第十二單元 自我保健與群體保健
考試要點
―、自我保健
①自我保健的內涵;
②自我保健的內容;
③自我保健的方法。
二、群體保健
①家庭保健;
②特殊人群的保健。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自我保健
1.自我保健的內涵
自我保健是指在發病前期為增強人群健康狀況總體水平所采取的健康行為和幹預措施,使之具有健全的體魄和行為心態。這是一種為適應疾病譜、死因譜改變,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觀念認識的深化所采取的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實行自我保健是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目標,實行倡導的“健康為人人,人人為健康”的重要標誌。自我保健側重於提高個人、家庭的自我心理調適,提高社會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建立身體、心理行為和社會的全麵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側重於致病因子出現之前的臨床前預防,即三級預防中的第一級預防,以推動個人、家庭及社區消除不良個人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自我保健的內容
①生理保健。人體各個器官的功能有一定限度,滿足人體正常的生理需要。充分的營養,合理的休息,適當的運動,使生理調節處於良好狀況,這都屬於生理保健。
②心理保健。人們為了自身健康,必須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注意心理調節,減少心理痛苦,學會心理適應,保持情緒穩定等,都屬於心理保健。
③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自我保健的重要環節,由於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存在著差異,不良的衛生習慣,行為和衛生知識水平都阻礙著自我保健的實施。加強全民的健康教育,將大大促進自我保健的實施。
④不良行為的控製。行為因素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吸煙、飲酒、不規律的飲食,不良的生活習慣對疾病的發生起著重要作用。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將有利於人群健康。
3.自我保健的方法
(1)生理調節
①堅持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是自我保健的一種具體方法,正常人每日進行有節奏的運動和肌肉收縮的鍛煉,可使體質增強。常見的形式有散步、跑步、體操等。
②合理的營養。合理營養是指人體內所需營養成分在體內應保持正常比例,維持各種營養物質在體內的平衡。
③有規律的工作和休息,注意勞逸結合。很多人不是由於工作而勞累,而是由於不會組織勞動,工作沒有節奏,不休息,無意義的瞎忙,很快就會疲勞。
(2)心理調節
健康的心理狀態對增進人體健康十分重要,心理狀態健康主要指個體的智力健全,情緒正常,行為協調,反應適度等。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自我調節是指個人的內心願望和要求與外界要求相一致的情況下,所產生的一種心理控製形式。特點是社會對個人的行為要求與個人內心願望相一致。誘導調節是指通過輿論,教育或他人勸解來實現的心理調節。脅迫調節是指通過強迫的方法實現心理調節。
(3)行為矯正
個人不良行為的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先有認識改變,其次是態度改變,再次是行為改變。行為矯正主要通過以下方法進行:①限製的方法。限製是對不良生活行為方式采取適度製止的方法。②強化的方法。強化是指加強和鞏固良好行為的方法,如提倡認真貫徹三級預防戰略,對疾病應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二、群體保健
1.家庭保健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為基礎的一種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組織形式。家庭衛生保健是以家庭為單位,在家庭生活場所開展的各種衛生保健活動。家庭衛生保健屬於社會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庭保健對健康的作用和影響是極其重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①家庭是社會生產的基本單位,家庭成員―與否,直接影響著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因此,家庭衛生保健對於保障社會勞動力,促進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②家庭是人口繁衍的基本單位,與人口數量和質量的控製密切相關。健康家庭的生育功能良好。通過優生和計劃生育,能較好地控製人口的數量,保證人口質量,降低發病率。不健康的家庭,因為多生等原因造成人口素質低下,人口質量下降,使傳染病、貧血、營養缺乏症等發病率升高。近親結婚的家庭,會給下一代造成嚴重的遺傳病,並由此引發一係列家庭社會問題。
③健康家庭的經濟和消費功能正常,注意合理營養,合理消費,從而保持家庭成員良好的身體素質,增強了家庭成員的抗病能力。不健康的家庭消費功能失調,經濟緊張,生活困難,造成生活質量低下,營養失調,以至身體素質差,家庭成員抗病能力下降。
④健康家庭人際關係協調、融洽,家庭成員尊老愛幼,和睦相處,情緒穩定,精神愉快。這些良好的心境使人體生理代謝的調節和控製,保持穩定狀態,從而保持身心健康。不健康的家庭人際關係緊張,給家庭成員帶來精神上的憂鬱、焦慮、氣憤或悲傷等情緒。這些不良刺激必將擾亂人體生理代謝的調節機製,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加速各個係統組織器官的衰老,最終引起各種身心疾患。
⑤健康的家庭教育功能良好。父母文化素質較髙,教育方法得當,子女自幼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使他們具有健全的人格,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功能失調,家庭教育能力差,教育方法不當,家長行為不正或以身作則差,不僅會影響子女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而且可導致乖戻行為和變態心理以及青少年犯罪。
家庭保健的內容包括:
①家庭心理衛生:要學會冷靜的、心平氣和的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
②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精神氣氛和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