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感覺神經麻痹。口唇、舌、指尖麻木和剌痛,隨後感覺消失而麻痹。

④運動神經麻痹。出現抬手困難、步態蹣跚、語言不清、瞳孔散大、血壓和體溫下降,全身麻痹呈癱瘓狀態。

⑤預後不良,病死率達50%左右。

河豚魚中毒無特效療法,以催吐、洗胃和導瀉為主。因注重預防,加大宣傳,禁止出售河豚魚;對河豚魚進行集中加工,去除有毒部分。

2.毒蕈中毒

毒蕈中毒具有季節性,多發生於氣溫高雨量多的夏秋季節,同時具有散發性和家族性,多為個人采摘誤食引起。臨床上主要分為四型:

(1)肝腎損害型

又稱內髒損害型,病死率高,一般分為六期:

①潛伏期。5~72小時,多數在食後24小時以內發病。

②胃腸炎期。惡心、嘔吐、劇烈腹痛,嚴重腹瀉,伴有頭暈、頭痛、倦怠無力,一般為1~2天,嚴重者可引起脫水、類霍亂,迅速死亡。

③假愈期。胃腸炎症狀消失後的短暫無症狀期。

④內髒損害期。急性中毒型肝炎(肝髒大,脾大、肝區痛、黃疽、禮了明顯增高、肝細胞脂肪變性、充血壞死),腎髒損害(少尿),出血傾向(嘔血、哢血、鼻艦),高熱。

⑤精神症狀期。中毒性腦病(煩躁、抽搐、驚厥、昏迷、

⑥恢複期。輕度中毒患者3~5周恢複,一般無後遺症。

該型治療以保護肝髒為主,特效解毒藥為二巰基丙磺酸鈉或二巰基丁二酸鈉。

(2)神經精神型

可出現胃腸道症狀、精神錯亂、壓抑、神經興奮、多汗、流涎、脈緩、瞳孔縮小、聽覺味覺改變等。可用阿托品藥物及時治療,可迅速緩解。

(3)胃腸炎型

潛伏期0.5-6小時,主要症狀為劇烈嘔吐、腹瀉(水樣便廣上腹部陣發性疼痛。經對症處理可迅速恢複。

(4)溶血型

潛伏期6~12小時,胃腸道症狀、溶血性貧血、血尿、黃疽、肝脾腫大,嚴重可致昏迷、心衰而死亡。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以迅速控製症狀。

3.亞硝酸鹽中毒

①亞硝酸鹽是有毒物質,為白色不透明結晶,易溶於水,極似食鹽、白糖、堿麵。人中毒劑量為0.3~0.5g,致死量0.3g。

②中毒機理,亞硝酸鹽經消化道被迅速吸收入血使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為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失去攜氧能力,造成組織缺氧;另外亞硝酸鹽鬆弛平滑肌(特別是小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③中毒原因,誤食亞硝酸鹽而中毒;食用添加過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肉類食品(發色劑);食用貯存過久的新鮮蔬菜、腐爛及放置過久的煮熟蔬菜(硝酸鹽被含有硝基還原酶的細菌還原為亞硝酸鹽);食用剛醃製不久的蔬菜(醃製當天時最多,15天後逐漸降低,26天後降至最低);兒童消化功能不良時,食用過多蔬菜,硝酸鹽在腸道內被還原,導致腸源性青紫症;用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冑的苦井水做飯(容器不清潔、隔夜食用)。

④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組織缺氧。發茵急速,食物中毒潛伏期一般1~3小時,而誤食亞硝酸鹽者僅十幾分鍾。主要表現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狀,重者眼結膜,麵部及全身皮膚青紫。自覺症狀有頭暈、頭疼、無力、心律快,嗜睡或煩躁不安,呼吸急促,並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昏迷、驚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⑤治療,排除毒物(催吐、洗胃、導瀉〕;特效解毒藥。

四、食物中毒的調查處理

1.食物中毒的調查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1)明確診斷和搶救病人

醫師通過詢問病史和體檢,初步確定是否為食物中毒,和可能由何種食物引起,並將情況及時向衛生防預站報告,通知有關食堂、餐館暫時封存可疑食物,保護好現場。同時,盡早及時就地搶救病人,重點在老人、兒童和重症患者。對已攝人可疑食物而無症狀者也應嚴密觀察。

(2)現場調査

①中毒情況調査,當地衛生防預站和有關部門接到報案後應立即組織人員到現場調查,進一步了解發病經過、主要臨床表現、發生中毒的地點、單位、時間、中毒人數、重病人數及死亡人數、可疑食物、進食範圍及發病趨勢、已采取的措施和待解決的問題等。

②現場一般衛生情況調査,了解餐具、炊具、用具、設備是否符合衛生要求,炊事人員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狀況,用膳製度等,分析可能引起中毒的原因和條件。

(3)確定中毒食物

①詳細了解病人發病前24~48小時內進食的各餐食譜,找出可疑食物。

②進一步了解可疑食物的來源、運輸、儲存情況、製作過程及出售中有無汙染的可能。

③采樣檢驗,對吃剩的可疑食物、餐具及用具塗抹物、病人排泄物、炊事員的手部等進行檢驗,査明病因。

2.現場處理

確定食物中毒類型後,針對原因立即對現場進行處理,以防止事件擴大蔓延。

①封存一切剩餘的可疑食物。如有關單位已將可疑食物封存,則應根據具體情況予以必要的補充或變動。此時除成批存放的食品外,還應査明有無零散的同一批食物,應予追回。

②初步查明可疑食物在該單位被汙染的可能原因,並及時督促改進。如果汙染源不在該單位,則應立即通知該食品供銷係統的各個環節將可疑食物封#。

③對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剩餘食品及患者排泄物進行消毒。引起中毒的殘餘食品可煮沸20分鍾後棄之。液體食品可加漂白粉液消毒。患者排泄物可用石灰乳或漂白粉液消毒。飲食器具、炊具、容器等應徹底消毒。加工食品的廚房內桌麵、家具、地麵、牆壁均應洗擦消毒。

④炊事人員中的腸道傳染病患者及帶菌者,上呼吸道感染或化膿性皮膚病患者,應暫調離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