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單元 惡性腫瘤的防治

考試要點

一、惡性腫瘤的主要危險因素

①環境因素;

②生活行為因素;

③藥物因素;

④病毒因素;

⑤遺傳因素。

二、惡性腫瘤的防治措施

①第一級預防;

②第二級預防;

③第三級預防。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惡性腫瘤的主要危險因素

惡性腫瘤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個人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環境有害因素和機體因素等。

1.環境因素

①環境化合物,人類腫瘤與環境中的化學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已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元素達30多種。環境汙染與癌症的關係往往體現在種種化學物質以及生物因素對水、空氣和土壤的汙染上。職業環境中的致癌物質造成的職業性腫瘤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到5%,以男性多見。現已有砷及砷化物、石棉、聯苯胺等21種職業化學物質被定為確認致癌物。

②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可引起人類多種癌症,如各種類型的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皮膚癌等。

2.生活行為因素

①吸煙、飲酒。吸煙與1/3的癌症有關。吸煙引起鱗狀細胞肺癌的歸因危險度百分比男女分別為65.44%和53.79%。已知煙草可導致肺癌、膀胱癌、口腔癌、胰腺癌、喉癌等。有報道認為,飲酒和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腸癌有關。長期飲酒可導致肝硬化,繼而可能與肝癌有關。飲酒又吸煙得某些惡性腫瘤的機率更高。

②膳食、飲水。膳食結構的不合理以及與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可導致癌症的發生。如黃曲黴菌可汙染稻穀、玉米等各種糧食,黃曲黴毒素致癌作用極強,習慣於食用黴變糧食者發生肝癌、食管癌的危險性增加。

③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不良生活方式、不良衛生習慣如性紊亂等與現代腫瘤發病率的增加有關。

3.藥物因素

臨床治療中應用或不合理應用的各種化學藥物,有些已被證實,可能有致癌或誘癌危險。如抗癌藥、含有非那西丁的止痛合劑、免疫抑製劑、激素及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抗生素等。

4.病毒因素

目前認為可能構成因果關係的有:鼻咽癌與EB病毒、肝癌與乙型肝炎病毒、子宮頸癌與人型單純皰疹病毒及人乳頭狀瘤病毒。

5.遺傳因素

大多數惡性腫瘤的發生,環境和遺傳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對於遺傳性癌瘤來說,那些帶有缺損基因的人中,有80%~90%將會發生惡性腫瘤。另外,有遺傳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的人,更易發生惡性腫瘤。

二、惡性腫瘤的防治措施

1.第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即病因預防。要加強對惡性腫瘤的流行病學研究,探索、鑒別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和病因因素,努力消除和防止其作用,在全人群中開展有關防癌的公共衛生宣教,提高機體的防癌能力。常用的方法有:

①鑒定環境中的致、促癌劑,尤其應加強對已明確的致癌劑(如職業性致癌因素)的檢測、控製和消除,製定其環境濃度標準,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止環境汙染。

②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如在全人群中勸阻吸煙以預防肺癌。

③合理營養膳食。

2.第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是指早斯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常用的方法有篩檢,發現和防治高危人群,根治癌前病變,尋找生物標誌物,提高診治能力。

第三級預防是指盡量提高癌症病人的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注重康複和止痛治療。要求對癌症病人提供規範化診治方案和康複指導;對慢性病患者開展姑息止痛療法。注意臨終關懷,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質量。

第十九單元 心腦血管疾病防治

考試要點

一、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①機體因素;

②疾病因素;

③生活因素;

④社會心理因素;

⑤氣象因素;

⑥多因素的聯合作用。

二、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措施

①第一級預防;

②第二級預防;

③第三級預防。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各種心髒病、腦血管病(以腦卒中為主,包括腦出血、腦梗死、腦血栓等)和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

1.機體因素

機體因素主要包括性別與年齡、超體重與肥胖及遺傳等幾個方麵。

(1)性別與年齡

一般情況下,男性40歲以後冠心病的現患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每增加10歲,發病率遞增一倍;女性冠心病的平均發病年齡比男性晚10歲左右,到更年期後,逐漸接近男性。冠心病的死亡率也是男性高於女性。腦血管意外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尤其是60歲以上,發病率較高,且男性高於女性,但75歲以後,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2)超體重與肥胖

許多資料證明:超體重(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和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易患因素。

(3)遺傳

在冠心病發病率高的國家和地區觀察到:冠心病有較肯定的家庭聚集性。有患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其冠心病死亡率為一般人群的2.4倍。有腦血管意外家族史的人群,其發病率顯著高於對照組。

2.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主要有高血壓、高脂蛋白血症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心髒病等。

(1)高血壓

高血壓是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患高血壓的年齡越早,得冠心病的危險性越大。據日本的一些研究結果表明,腦血管意外的發病危險性隨血壓的增高而提高。若以血壓正常者的發病危險性服為1,則高血壓患者的RR為1,嚴重高血壓患者的RR為36.8。

(2)高脂蛋白血症與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清中某一種或幾種脂蛋白的增多。低密度脂蛋白,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因此,臨床上低密度脂蛋白型是引起冠心病的常見類型。動脈粥樣硬化是發生腦血管意外的主要病理基礎,為此,動脈粥樣硬化也構成了腦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險因素。

(3)糖尿病

槺尿病患者最常見和危險的並發症是冠心病。據回顧性調査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的機率不僅較正常人高2倍,且發病早、病變範圍廣。糖尿病作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女性較男性具有較強的發病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