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心理治療

考試要點

一、心理治療的概述

①心理治療的概念;

②心理治療的分類。

二、心理治療常用方法

①精神分析常用方法;

②行為主義治療的常用方法;

③人本主義治療的特點。

三、心理谘詢

①心理谘詢概念;

②心理谘詢的方式和手段。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心理治療的概述

1.心理治療的概念

心理治療又稱精神治療,是應用心理學的原則和技巧,通過治療者的言語、表情、手勢、態度和其他特殊的手段、方法來改變病人的認知活動、情緒障礙和異常行為,從而達到減輕病痛和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2.心理治療的分類

①從理解上分,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的心理治療。廣義的心理治療指醫療全過程,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地影響患者的心理而達到治療目的。其中包括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接觸、談話、檢查的過程以及醫院優美舒適的環境、方便合理的醫療製度、卓著的工作效率,無一不在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狹義的心理治療就是指醫生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②從形式上分,可以分為個別心理治療和集體心理治療。個別心理治療是通過治療者與病人的個別談話或其他方法的治療。集體心理治療是把數人或十幾個病情相似的病人編成小組,由治療者分次向集體實施的治療。

③根據病人意識範圍的大小,可分為覺醒治療和催眠治療。覺醒治療是指病人的神誌處在清醒狀態,根據醫生表達的信息,病人能自覺地進行積極的思考,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催眠治療是指病人處於意識極度狹窄的狀態下,病人可接受醫生的言語指導,可將在意識中已經忘卻的心理創傷回憶起來。

④根據學派理論可以將心理治療分為心理動力學派、行為主義學派和人本主義學派等治療。

二、心理治療常用方法

1.精神分析療法

精神分析療法是由著名的奧地利精神學家弗洛伊德所創立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治療技術。具體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

(1)自由聯想

事先要讓病人打消一切顧慮,想到什麼就講什麼,醫生對談話內容保證為他保密,鼓勵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講出來,不要怕難為情或怕人們感到荒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在進行自由聯想時,要以病人為主,醫生不要隨意打斷他的話,當然在必要時,醫生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自由聯想的最終目的是發掘病人壓抑在潛意識內的致病情結或矛盾衝突,把他帶到意識領域,使病人對此有所領悟,並重新建立起現實性的健康心理。

(2)夢的分析

弗洛伊德認為夢乃是做夢者潛意識衝突欲望的象征,做夢的人為了避免被人家察覺,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慮的產生。弗洛伊德認為與夢境內容有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類:①睡眠時軀體受到的剌激;②日間活動殘跡的作用;③潛意識內容的反映。人們通過夢的工作中的那些規律或心理機製而表現為各種離奇的夢境。一般可以歸納為以下六類:象征、移置、凝縮、投射、變形和二次加工。

(3)認知領悟療法

認知領悟療法的適應證是強迫症、恐怖症和某些類型的性變態。

2.行為主義治療的常用方法

(1)行為治療的定義

行為療法又稱為行為矯正或學習療法。它是根據行為學習理論,認為各種疾病都可視為機體某一部分的活動異常,都是個體在其過去生活經曆中通過條件反射、觀察、模仿等學習方式而獲得的,是對環境適應不良的結果。這樣就可以設計某些特殊的治療程序,通過學習消除和糾正,或建立一種新的健康行為來替代他。

(2)行為療法的類型

①應答性行為療法。是根據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原理建立的一種對抗性條件作用或去條件作用,把由於應答條件反射機製所形成的異常條件反射消除,或建立起一種新的正常的條件反射。

②操作性行為療法。是根據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機製用獎勵強化所期望的行為,用懲罰消除不良行為而達到治療目的。

③替代學習療法。是以學習所示範的新行為來替代舊的不良行為。

④自我調節技術療法。強調通過自身有意識、有步驟的控製體內生理活動、情緒體驗以改變不良行為反應。

⑤認知行為療法。是根據認知行為理論建立,強調病態行為與不正確的認知評價有關。因此治療時必須伺時改變錯誤的信念和情緒,其病態反應方式才能得以有效的糾正。

(3)行為療法的具體方法介紹

①係統脫敏法。人的神經症是通過條件反射形成的,那麼也同樣能夠通過去條件作用而治療。實施的程序是製定焦慮等級,放鬆訓練,脫敏治療。

②衝擊療法。治療開始即使病人處於他最怕的情境中,如果並沒有真正可怕的事情發生,緊張、焦慮不安便會明顯減輕。

③厭惡療法。本法是將病人厭惡的刺激與對他有吸引力的不良剌激相結合,形成條件盡射以消退不良刺激對病人的吸引力,使症狀消退。

④標記獎勵法。是采用獎勵的方法增強所期望的行為,並用不強化使已建立的不良行為逐漸消失。應用時注意目標明確,獎勵標記,堅持兌現。

⑤放鬆訓練。是按一定的練習程序,學習有意識地控製或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節那些因緊張剌激而紊亂了的功能。

三、心理谘詢

1.心理谘詢概念

心理谘詢是給來詢者以心理上的指導和幫助的過程。通過心理谘詢,心理學家能夠幫助來詢者解決其心理上的疑難問題,解脫其心理上的苦惱,改善人際關係,提高其應對各種事物的能力,從而促進其主動調節與適應環境能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2.心理谘詢的方式

(1)門診心理谘詢

在綜合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和衛生保健部門均可設置心理谘詢門診,接待來訪者。這種形式所接待的來訪者直接見麵,能進行,麵對麵的對話,故谘詢較深入,效果較好。

(2)信函谘詢

多為外地要求心理谘詢者,或本地要求谘詢者出於暫時保密或試探心理,故以信函開路。這種形式,隻能初步了解情況,進行安撫和穩定情緒工作,卻無法麵對麵深人磋商,故最終還是導致來門診親臨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