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謝道韞是個才華非凡的女子,不僅僅是“詠絮”詩句,她關於《詩經》的評價,也被後人所欣賞。
有一次,謝安問謝道韞:“《毛詩》(即《詩經》)何句最佳?”謝道韞不假思索地回答:“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這幾句詩是《詩經·大雅·烝民》中的詩句,意思是說:吉甫寫下了這首詩,和美得像清風一樣,中山甫在外常掛念,用頌歌安慰他。
《詩經·大雅·烝民》是為尹吉甫所寫,其中的吉甫是指輔佐周宣王中興的尹吉甫。這首詩是歌頌大臣仲山甫輔佐周宣王成就周室中興而作的詩。其詩詞句清麗,猶如清風和美,化養萬物。謝安聽後深有同感,非常欣賞道韞,當即稱讚她頗有“雅人深致”謝道韞流傳下來的詩文不多,但她的《泰山吟》,又稱《泰山頌》堪稱歌頌泰山的佳作。
《泰山吟》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複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這首詩,一開始就突出了泰山的磅礴氣勢,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東,它雄偉蕃秀,高聳入雲。第二句中的“衝”字,極寫泰山逶迤而上,直刺雲天,既傳神又有動感。接著四句描繪泰山勝景,表達了作者對巍峨泰山的最高讚美,包含著作者對巍巍東嶽的無比景仰之情。
才女在高山仰止之際,觸發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這是指謝道韞夫王凝之及諸子均喪於孫恩之手,此後失親流離之苦,不難推想。但是,作者並沒有由此歸結為自傷身世的哀歎。“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麵對雄峻壯偉的泰山,詩人表達的是置身山川天宇,樂享天年,將有限之生命融化於無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懷。
這裏麵飽含著一段辛酸的曆史。
東晉孫恩信奉五鬥米道,山東起義後攻打會稽時,會稽內史王凝之沒有抵抗,他和他的幾個子女被殺。《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載:“(謝道韞)及遭孫恩之難,舉措自若,既聞夫及諸子已為賊所害,方命婢肩輿抽刃出門,亂兵稍至,手殺數人,乃被虜。其外孫劉濤時年數歲,賊又欲害之,道韞曰:‘事在王門,何關他族!必其如此,寧先見殺。’恩雖毒虐,為之改容,乃不害濤。”
古代女才子,值得歌頌;但當今女同誌中英雄模範人物、科技精英、紅旗手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她們同樣是社會的棟梁,更是我們歌頌的對象和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