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戴的王冠中,有一種是平板且前後有串串的垂珠,隨皇帝的頭擺動而搖晃著,那頂就是冕冠。那麼,為什麼古代皇帝的冕冠上前後要有垂珠呢?
古人對於服飾有一定的規定,並不是憑空隨意製定。如《後漢書·輿服誌》上載:“……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以五彩章施於五色作服。”所以古人是仰觀天象,俯觀地之法,尊崇天地德澤,效法大自然的華美紋飾,才製訂服章規製,並區分爵祿位階、尊卑貴賤。
漢服分為禮服和常服,其中冕服是帝王和百官最為隆重正式的禮服,通常在祭祀時穿著。冕服出自《禮記·雜記上》:“複,諸侯以褒衣;冕服,爵弁服。”這是講在喪禮上為死者招魂時,諸侯要先用天子所褒賜的衣服,然後用冕服和爵弁服。
冕服包括冕冠、冕服、鞋子。冕冠,簡稱為冕,是指古代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禮帽。如《說文》記載:“冕,大夫以上冠也。”
據《周禮·春官·司服》載:“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享先公饗射則□(bì,錦雞的別名)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群小祀則玄冕。”《國語·周語上》:“太宰以王命命冕服。”韋昭注:“冕,大冠;服,□衣。”《宋史·輿服誌四》:“冕服悉因祀大小神鬼,以為製度。”
冕冠是由冕版、冕旒(miǎn líu)、笄(jī,古代男女盤頭發或男子別帽子用的簪子)、延、武、充耳等組成,這些裝飾都含有深意。
冕冠的頂部覆蓋一長形木板,稱為冕版。冕版又稱為“延”,用細致的布帛包裹,板形前圓後方、前低後高。前圓後方象征天圓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來治理人間之意;而前低後高,呈前俯之狀,象征皇帝有謙恭的美德,能傾聽民意,關懷天下百姓,這也是“冕”字的本意。冕版的中間橫著一條紅帶,代表天河,稱為天河帶。
冕版的前後各有垂珠,稱為冕旒。《禮記·玉藻》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卷以祭。”孔穎達疏:“天子玉藻者,藻,謂雜采之絲繩,以貫於玉,以玉飾藻,故雲玉藻也。”意思是說,“藻”是由五彩絲線編織而成,藻上穿以數顆珠玉,一串珠玉即為一旒,所以旒又稱為“玉藻”。天子的冕冠有十二旒,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如《字彙·冂部》上載:“古者諸侯、大夫皆有冕,但以旒之多寡別耳。”
據戰國時趙國史書《世本》記載:“黃帝作冕旒,垂旒,目不斜視也。”因冕旒會在皇帝的眼前腦後來回晃動,也會遮蔽視線,故有告誡皇帝目光不應斜視,不看不該看的事物,品行要端正,遵守禮製,並且要有威嚴之意。
冕冠的帽身(圓筒狀)兩側各有一個小孔,稱為“紐”。戴上冕冠後,要用玉笄(簪子)從紐的一側進入,穿過冕冠內的發髻再從另一側紐出來,如此冕冠便固定在頭上不易鬆脫。帽身的底部有帽圈,稱為“武”。
另外,在冕冠的兩側各垂一條懸係玉瑱(zhèn)的彩線,稱“□(dǎn,古代冠冕上用以係瑱的帶子)”。□上的玉瑱,正好垂在耳旁,是用來塞耳的玉器。如《說文解字》載:“瑱,以玉充耳也。”又《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杜預注:“瑱,充耳。”孔穎達《正義》:“禮以一絛五彩橫冕上,兩頭下垂,係黃綿,綿下又縣玉為瑱以塞耳。”所以瑱又稱為“充耳”。天子的充耳為玉,諸侯則為石。充耳隻是懸掛在兩耳邊,不是直接塞進耳內,目的是提醒皇帝身居宮中耳不聰,不可妄聽,勿信讒言。
皇帝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這是曆史經驗。就是不偏聽、不偏信。為官者在作出決策、在考察一個人時,要尊重曆史,從現狀出發,考慮長遠,而且要尊重集體的意見,千萬不要一個人說了算;否則盲目決策,會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