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對孩子做的事要以鼓勵、肯定為主(1 / 1)

品嚐成功,進一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孩子生活自理的動力。當孩子取得點滴進步時,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幹”……都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孩子自覺掌握自理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孩子限於自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家長們要耐心細致地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必要時家長們還需協助孩子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孩子積極進取的精神。

由於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於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和自理能力,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對促進孩子身心發展將產生積極作用。

激發孩子的好勝心,競爭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潑好動,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話就可以激起他的好勝心,躍躍欲試。家長可以抓住孩子這一特點,設計一些有趣的比賽活動。例如在中午起床時可以舉行穿衣比賽,第一名有獎品等方法來督促孩子。

3到6歲是培養一個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關鍵時期,這一點已被中外許多教育學、心理學專家所肯定。因此,在這個階段,賞識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樹立自信心。那麼,從家長的角度,怎樣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呢?

鼓勵孩子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的能力是從自理能力開始發展起來的,自信心是從做一點一滴的小事培養起來的。孩子3歲左右具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鼓勵他自己穿衣服、係鞋帶、擺放碗筷、收拾玩具等,見孩子做了什麼事情,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有些家長覺得讓孩子拿個東西,掃個地什麼的,又費話又費時,倒不如自己做省心。殊不知,讓孩子做這些小事,可以滿足孩子的參與欲望和表現欲望,當孩子感覺自己會做許多事,並且有的事比爸爸媽媽做得還好時,自信心就會倍增。

培養孩子學會賞識自己。賞識自己是自信的基礎,要讓孩子從小就感覺到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有很多優點。家長要善於給孩子創造賞識自己的氛圍和機會。

要持之以恒,反複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從而養成自覺愛勞動的習慣。成人對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