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
二、登革病毒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傳播媒介是三帶喙庫蚊,幼豬是乙腦病毒傳播環節中最重要的中間宿主或擴散宿主。人感染乙腦病毒後,絕大多數表現為隱性或輕型感染,隻有少數引起中樞神經係統症狀,發生乙腦。乙腦病毒感染的免疫主要依賴體液中和抗體。乙腦病後免疫力持久,隱性感染同樣可獲得免疫力。防蚊和滅蚊是預防乙腦的關鍵。
二、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是伊蚊傳播的傳染病的病毒,引起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綜合征。蟲媒病毒是指一大類通過吸血的節肢動物(蚊、蠅等)叮咬人、家畜、野生動物傳播疾病的病毒,具有自然疫源性。共同特點:①病毒呈小球形,直徑多數40~70nm。②單正股RNA,外麵是20麵體對稱性衣殼,最外層是包膜。③病毒在PH3~5條件下不穩定,病毒對熱、脂溶劑敏感。④宿主範圍廣。⑤疾病有嚴格的季節性和地方性。
第二十七單元 出血熱病毒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漢坦病毒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漢坦病毒
漢坦病毒又名腎病綜合征出血熱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原體。病毒呈圓形,橢圓形或多形態性,平均直徑約120nm。單負股RNA,有長、中、短三個片斷,有包膜,包膜上鑲嵌有血凝素。病毒可在多種培養細胞中增殖。傳染源為鼠類。流行性出血熱有明顯的地區性和季節性,病毒侵入人體約2周潛伏期,急性起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高熱、出血和腎損害。臨床經過可分為發熱期、低血壓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複期。病後免疫力持久。
第二十八單元 皰疹病毒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單純皰療病毒
①原發感染;②潛伏與再發感染;③先天性及初生嬰兒感染。
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三、巨細胞病毒
四、EB病毒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人類皰疹病毒的種類有單純皰疹病毒I型、單純皰疹病毒II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人皰疹病毒6型、人皰疹病毒7型、人皰疹病毒8型等。共同特點:①病毒呈球形,核衣殼20麵體立體對稱,其內由雙股DNA組成的核心,核心殼外為包膜;②除EB病毒外,人皰疹病毒均能在A二倍體細胞核內複製,產生明顯細胞病變;③病毒感染宿主細胞可表現為增殖性感染和潛伏性感染。
一、單純皰疹病毒
1.原發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易感染半歲以後的嬰兒,為原發感染。
2.潛伏與再發感染
HSV-II的感染多起於性生活後,主要引起生殖器皰診。把HSV原發感染後,機體不能徹底消除病毒,當人受到非特異性刺激後,潛伏的病毒被激活轉為增殖性感染,引起複發性局部皰疹。
3.先天性及初生嬰兒感染
妊娠期婦女因HSV-I原發感染或隱伏感染的病毒被激活,病毒可經胎盤感染胎兒,誘發流產、早產、死胎或先天性畸形。孕婦生殖器有皰疹損害者,分娩時病毒可傳給胎兒而發生新生兒皰疹感染。
二、水痘-帶狀皰療病毒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經呼吸道侵入人體,兒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病愈後病毒能長期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中年後,當機體免疫力下降後,潛伏的病毒被激活,引起複發,成帶狀皰疹。
三、巨細胞病毒
巨細胞病毒種屬特異性高,增殖速度慢,複製周期長,細胞腫脹,核變大,形成巨大細胞,核內產生一大型嗜酸性包涵體。兒童初次感染通常是隱性感染,長期帶毒成為潛伏感染且排出病毒,多種途徑傳播,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引起宮內感染,新生兒經產道也能感染,密切接觸,性行為、輸血等多種途徑也能傳染。免疫功能降低時,體內潛伏的病毒激活,易發生肺炎,腦膜炎等疾病。
四、病毒
EB病毒在人群感染非常普遍,幼兒感染時多無症狀,青春期感染的50%。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第二十九單元 其他病毒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狂犬病病毒
二、人乳頭瘤病毒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狂大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外形似子彈狀,中心為螺旋對稱的核衣殼,核酸為單負股RNA,外麵是脂蛋白包膜。病毒主要在野生動物及家畜中傳播。人被帶毒犬咬傷後,病毒通過傷口進入體內,潛伏期一般為1~3個月,人發病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神經興奮性增高,吞咽或飲水時喉頭肌肉發生痙攣。經3~5天後,病人轉入 人麻痹期,最後因昏迷、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幾乎達100%。我國目前使用細胞培養製備的滅活病毒疫苗,於第1、3、7、14、24天各肌注免疫效果好,不良反應少。
二、人乳頭瘤病毒
人乳頭瘤病毒,主要經直接接觸感染者的病損部位或間接接觸被汙染的物品而傳播,生殖器感染是經性交傳播,新生兒可經產道感染。病毒僅停留在局部皮膚黏膜中,不產生病毒血症,引起尖銳濕疣等疣類疾病,且與宮頸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