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緒論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基本概念
①免疫;②免疫係統及其組成;③免疫的三大功能;④克隆選擇學說。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基本概念
1.免疫
免疫是指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功能。
2.免疫係統及其組成
免疫係統主宰機體的免疫功能,是執行因有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功能的機構,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
3.免疫的三大功能
免疫學是研究機體免疫係統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科學。免疫係統的三大功能:①免疫防禦:是指機體對A 人侵病原體的抵抗功能;②免疫自穩:是機體清除衰老、損傷細胞,維持自身生理平衡的功能;③免疫監視:是機體識體、清除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妨止發生腫瘤和病毒持續感染的功能。
4.克隆選擇學說
20世紀50年代由澳大利亞免疫學家提出,其要點是:①各淋巴細胞帶有的受體顯示單一的特異性;②外來抗原選擇性地以高親和力結合相應的特異性受體並發生相互作用,使帶有該受體的淋巴細胞激活並發生克隆擴增;③該淋巴細胞激活而分化成熟為效應細胞,其受體的特異性與親代淋巴細胞相同;④帶有能識別自身抗原的淋巴細胞在發育早期被清除,在成熟的淋巴細胞庫中不複存在。
第二單元 抗原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基本概念
①抗原和抗原的兩種性能;②抗原決定簇;③抗原結合價;④共同抗原;⑤交叉反應。
二、抗原的分類
①完全抗原和半抗原;②異種抗原、同種異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獨特型抗原;③異嗜性抗原。
三、超抗原
四、佐劑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基本概念
1.抗原和抗原的兩種性能
抗原是指能夠刺激機體免疫係統發生免疫應答,產生抗體和7或致敏淋巴細胞,並能與相應抗體和7或致敏淋巴細胞在機體內或體外特異性結合、發生免疫反應的物質。抗原通常具有兩種性能:
①免疫原性:係指抗原能夠刺激機體免疫係統發生免疫應答、產生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的性能。
②免疫反應性或反應原性:係指抗原能與相應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特異性結合、發生免疫反應的性能。
2.抗原決定簇
抗原決定簇是存在於抗原分子表麵能夠決定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又稱表位。
3.抗原結合價
抗原結合價是指一個抗原分子上能與相應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的抗原決定簇的總數。
4.共同抗原
共同抗原(共有決定簇)是指兩種不同的抗原分子上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決定,亦稱交叉反應性抗原,出現於親緣關係很近的生物之間的共同抗原稱為類屬抗原;出現於不同種屬生物之間的共同抗原稱為嗜異性抗原。
5.交叉反應
交叉反應是抗原或抗血清除能與相應抗血清或抗原發生特異性的結合反應外,還能與含某種相同抗體的它種抗血清或含某種相同抗原決定簇的它種抗原結合的反應稱為交叉反應。
二、抗原的分類
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根據抗原性質分為兩類:完全抗原和半抗原。完全抗原是指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應性(反應原性)的抗原。半抗原是指本身隻有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簡單小分子抗原。半抗原單獨作用無免疫原性,當與蛋白載體結合形成半抗原一載體複合物時,即可獲得免疫原性。
2.異種抗原、同種異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獨特型抗原
異種抗原係指來自另一物種的抗原性物質,如微生物及其產物。同種異型抗原是在同一種屬不同個體間存在的抗原性物質,如入血型抗原。自身抗原是同一個體中自身組織細胞在某些因素如感染、外傷、藥物等的影響下,獲得了抗原性,誘發對自身組織細胞的免疫應答,這類組織和細胞及其成分稱為自身抗原。獨特型抗原為TCR、BCR區所具有的獨特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間構型結構,它們可成為自身免疫原誘導抗獨特型抗體的產生。
3.異嗜性抗原
是一類與種屬特異性無關的,存在於不同種係生物如動物、植物或微生物間的共同抗原。
Forssma首先發現在豚鼠髒器和綿羊紅細胞之間存在共同抗原,當時將這種共同抗原稱為Forssma。
三、超抗原
某些抗原物質隻需極低濃度即可激活2%~20%的某些亞型的T細胞克隆,產生極強的免疫應答,但又不同於絲裂原的作用,這類抗原稱為超抗原。
超抗原可分為外源性超抗原和內源性超抗原。前者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A~E,後者如小鼠乳腺腫瘤病毒蛋白Mls。
四、佐劑
與抗原一起或預先注入機體可增強機體對抗原免疫應答或改變免疫應答類型的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稱為佐劑。
佐劑種類較多,有生物性的如卡介苗;無機化合物性的如氫氧化鋁;人工合成類的如胞苷酸;脂質體、免疫刺激複合物等是新型的佐劑。常用的佐劑有弗氏完全佐劑和弗民不完全佐劑。
佐劑的作用機製:①改變抗原物理性狀,增加抗原在體內停留時間;②刺激抗原提呈細胞,增加對抗原的處理和提呈能力;③刺激淋巴細胞增值分化,從而增強和擴大免疫應答的能力。
第三單元 免疫器官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中樞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①淋巴結;②脾髒;③黏膜相關的淋巴組織。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中樞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分為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禽類特有的法氏囊,它們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和成熟的場所。
① 髓和法氏囊及其主要功能。骨髓造血器官,可生成多能造血幹細胞,是各種血細胞的發源地,也是人和哺乳動物B細胞及其他血細胞發育分化和成熟的場所。法氏囊又稱腔上囊,是禽類特有的中樞免疫器官,來自骨髓的始祖B細胞可在其內發育分化成熟為具有免疫活性的B細胞。人的骨髓與禽類法氏囊相當。
②胸腺及其主要功能。胸腺是T細胞分化成熟的中樞免疫器官,來自骨髓的始祖B細胞可在其內發育分化成熟為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新生期摘除胸腺的動物細胞免疫功能缺失,體液免疫功能受損。
二、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結、脾髒和黏膜相關的淋巴組織。它們是成熟T、B細胞移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後發生免疫應答的場所。
1.淋巴結
淋巴結分為被膜和實質,實質又可分為皮質和髓質兩部分,皮質區是T、B淋巴細胞聚集的部位,分為淺皮質區和深皮質區:淺皮質區內含淋巴小結,為非胸腺依賴區;深皮質區為彌散的淋巴組織,主要由T細胞組成,稱胸腺依賴區。髓索主要含B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髓竇為淋巴液通道,含大量巨噬細胞,能吞噬清除淋巴液中的細菌等異物。
2.脾髒
脾髒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除具有與淋巴結相似的功能外,還有造血、儲血和清除自身衰老損傷細胞及免疫複合物的作用。脾髒分為被膜和實質,實質由白髓和紅髓兩部分組成。
3.黏膜相關的淋巴組織
黏膜相關的淋巴組織主要包括扁桃體、腸集合淋巴結、闌尾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下層的淋巴組織。
第四單元 免疫球蛋白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基本概念
①免疫球蛋白;②抗體。
二、免疫球蛋白的結構
①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②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區;③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三、免疫球蛋白的類型
①免疫球蛋白的同種型;②免疫球蛋白的同種異型;③免疫球蛋白的獨特型。
四、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五、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①IgG的特性和功能;②IgM的特性和功能;③IgA的特性和功能;④IgE的特性和功能;⑤IgD的特性和功能。
六、抗體的製備①多克隆抗體;②單克隆抗體;③基因工程抗體。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基本概念
1.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於血液和體液中,也可作為抗原受體表達於B細胞表麵,稱為膜表麵免疫球蛋白。
2.抗體
擾體是由漿細胞合成分泌的,能與相應抗原結合,即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體是重要的免疫分子。
二、免疫球蛋白的結構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
Ig單體由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借鏈間二硫鍵連接組成,重鏈近氨基端1/4或1/5區域內的氨基酸、輕鏈近氨基端1/2區域內的氨基酸多變,稱為可變區,該區內某些區段的氨基酸具有?大的變異性,稱為超變區,重鏈和輕鏈剩餘部分的氨基酸組成和排列順序相對穩定,稱為恒定區。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區
Ig的多肽鏈分子通過反複折疊可形成若幹球形結構,這些結構具有不同的生物學作用,稱為Ig的功能區。
三、免疫球蛋白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