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習慣把契馬布埃看成是西歐新舊繪畫傳統的一條分界線,他是活動於意大利拜占庭藝術風格由繁盛期轉向衰落時期最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為意大利繪畫帶來了新的空間意識和雕塑特征。契馬布埃據說還是喬托的老師,他的藝術為喬托和杜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隻是因為喬托青出於藍的輝煌成就和出眾才華,才淹沒了契馬布埃的影響。但丁在《神曲·煉獄篇》中寫到:契馬布埃曾被公認為畫壇魁首。如今喬托獲得了這一美稱,因而前者的榮耀為之失色。
契馬布埃所走的藝術之路與喬凡尼,皮薩諾一樣,初步突破了意大利拜占庭樣式的束縛,被追求寫實技法的藝術思想所鼓舞,同時還難以避免地留下了哥特式美術傳統的烙印。《為天使和先知們所圍繞的聖母》是契馬布埃的名作,此畫雖然還是拘泥於傳統和程式,然而卻因為這一題材要求畫家突出畫麵的莊嚴氣氛,忌諱任何戲劇性的激情流露。此畫仍然可認為是以往許多拜占庭繪畫成就的一件總結性作品,然而從其技法上的創新之處來看,此畫則標誌著從拜占庭繪畫向文藝複興萌芽的重要轉折點。
契馬布埃(Cimabue,約1240-1302),原名本奇維耶尼,迪佩波,“契馬布埃”是其綽號。他生於佛羅倫薩,卒於比薩,是13世紀後半期首先進行風格革新的畫家,被奉為文藝複興新藝術從中世紀藝術轉化的先鋒。契馬布埃一生主要在佛羅倫薩活動,曾於1272年去羅馬,1301-1302年在比薩,以及在阿西西教堂的聖弗朗西斯科上部教堂作畫。他早期的作品承襲中世紀拜占庭風格,以後不斷創新,與佛羅倫薩城市共和國在13世紀後半期的蓬勃發展相呼應,傳達出時代氣息。
《聖特裏尼塔的聖母像》是契馬布埃的代表作,也是一幅祭壇畫此畫的構圖布局及形象描繪仍承襲拜占庭風格,懷抱耶穌的聖母端坐中央,兩旁有天使環繞,寶座下繪有四位先知,從中可以看出此畫已脫離了中世紀聖像畫的模式,聖母形象已轉為生動柔和,加強了形體的雕塑感,線條輕快有力,富於生氣,寶座結構的表現也開始注意深遠關係。契馬布埃吸取了希臘藝術的傳統,他的藝術語言清晰、明確而富有熱情。此畫中的聖母形象,比拜占庭的藝術更具有世俗的性格,可以體現文藝複興前期的新藝術特征。
§§第四章 早期文藝複興的雕塑和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