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馬裏內蒂與博丘尼的未來主義宣言(1 / 1)

未來主義(Futurism)是流行於意大利,然後影響到西方各國的文藝思潮和藝術運動。未來主義的發起人是意大利詩人、戲劇家F。馬裏內蒂,美術方麵的代表人物有C。卡拉、U。博丘尼、G。巴拉、G。塞韋裏尼等。1909年2月20日,馬裏內蒂在巴黎的《費加羅報》發表未來主義宣言,號召創造與新的生存條件相適應的藝術形式,宣告未來主義的誕生。第二年2月11日,由卡拉、博丘尼、巴拉、塞韋裏尼等在米蘭簽署的《未來主義繪畫宣言》發表,呼籲畫家們發展未來主義的風格。同年4月,又發表了《未來主義繪畫的技法宣言》。1912年和1914年,又分別發表了關於雕塑和建築的宣言。

未來派認為,20世紀初工業、科學、技術、交通、通訊的突飛猛進,使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新時代的特征是機器和技術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速度、力量和競爭。“我們宣告,由於一種新的美感,世界變得更加光輝壯麗了。這種美是速力的美。一輛快速行駛的汽車,車框上裝著巨大的管子,像是許多條蛇在爆發地呼吸……如機關槍一般風馳電掣的汽車,比帶翅的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像更美1909年,《未來主義宣言》。”

未來主義全盤否定傳統文藝的價值,認為人類的文化遺產和現存的文化都是腐朽、僵死,與現實的精神不相容的。他們的口號是“摒棄一切博物館、圖、書館和學院”,反對一切模仿的形式,反抗和諧和趣味高雅,否定藝術評論的作用。未來主義的美學主張與表現主義有相同的地方,隻是他們特別強調表現運動和力量,口號更激烈,綱領更明確,虛無主義的色彩更濃厚罷了。未來主義的理論反映了一大群意大利年輕藝術家要求創新的意圖。他們不滿足意大利文藝複興在19世紀停滯不前、落後於歐洲其他國家的狀況,希望本民族的文藝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他們的藝術追求,也的確受到工業和科技革命鼓舞的一麵。但是,未來主義又是在意大利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出現的,它多少反映了意大利民族自我覺醒和自我奮起的精神,又反映了這個民族在曆史轉折時期彷徨、不穩定、虛無和偏激的弱點。

未來主義從其發端時日起,就受到了立體主義的影響,但不同於關注於機械的靜態美的立體主義,他們對運動表現出狂熱的情緒,他們利用立體主義的分解物體的方法來表現動的場麵和動的感覺。未來主義在初期,還采用了新印象派的點彩手法。典型的未來主義作品熱衷於用線和色彩描繪一係列重疊的形和連續的層次交錯與組合,並用一係列的波浪線和直線來表現描繪的光與聲音,表現人們在迅疾的運動中感覺到的印象。

博丘尼(Umberto Boccioni 1882-1916)是未來主義的核心人物,也是未來主義藝術家中最有才華的一位,早期接觸了新印象主義的理論和技法。他是兩次未來主義繪畫宣言的起草人和簽署者,還於1912年4月發表了未來主義的雕塑宣言。博丘尼的許多藝術思想,依然得自印象主義的色彩圖案的統一,甚至更直觀一些是得自新印象主義的點彩技術,他很熱衷於在觀者和繪畫之間,建立一種移情的一致性:把觀者置於圖畫的中心。盡管他也吸取了立體主義技術上的詞彙,他們的目的,卻不是做形式上的分析,而是要去直接激發情緒。《美術館的騷動》是他製作的第一件重要的未來主義繪畫。畫中的色彩是點彩派的,畫家將烏合之眾的騷動畫成角度性與直線性的結合,創造出一種亂轟轟的刺激感。然而其本身又可以分解成一種裝飾圖案,但從圖案上看,並沒有發生什麼十分嚴重的事情。這件作品,是為他以後最富有紀念性的成果做了準備。

博丘尼的油畫《城市的興起》(1910-1911)是用典型的未來主義手法來表現的,畫家把物體瓦解成許多運動著的線,來表現運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探求勞動、光和運動綜合效果。他的雕塑作品《空間的瓶》與《空間連續性的特殊形式》,表現了運動中錯綜複雜的印象以及連續產生的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