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無領導小組討論(二)(2 / 3)

強化共同點,淡化不同點。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理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找出彼此的共同點,引導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整個過程中要態度誠摯,以對問題更深入的分析、更充分的證據來說服對方。

先肯定後否定,柔中帶剛。敵視的態度不能達到有效反駁的目的。從心理學角度看,敵視的態度會使人產生一種反抗心理,因而很難傾聽別人的意見。不要在對方情緒激動的時候力圖使他改變觀點。因為在情緒激動時,情感多於理智,過於逼迫反而可能使其更加堅持原有的觀點,做出過火的行為,造成更難以改變的結果。

當對方提出一種觀點,而你不讚成時,可先肯定對方合理的地方,或稱讚對方善於突破常規勇於探索的精神,然後轉折一下,婉轉柔和地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見解。肯定是手段,轉折否定是目的。先予肯定,可使對方在輕鬆的心理感受中,繼續接受信息。這樣既使自己能從難以反駁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又使對方能在較平和的心境中接受。

(四)全神貫注,尊重他人

當別人發言時,應該用目光注視對方,認真傾聽,不要有下意識的小動作,更不要因對其觀點不以為然而顯出輕視、不屑一顧的表情,這樣不尊重對方,會被考官認為是涵養不夠。在討論中應當表現出對他人談話內容的興趣,而不必介意其他無關大局的地方,例如對方濃重的鄉音或讀錯的某字。聽別人談話就要讓別人把話講完,不要在他講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去打斷他。假如打算對別人的談話加以補充或發表意見,也要等到最後。在聆聽中積極反饋是必要的,適時地點頭、微笑或簡單地重複一下對方的要點,是令雙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適當地讚美也是需要的。切不可東張西望,或顯出不耐煩的表情。

(五)信心十足,語氣堅定

無領導小組討論雖然是求職競爭者之間的“短兵相接”,但也不是特別難對付的可怕事情,因為各個應試者都是一樣地公平競爭,要對自己充滿信心。應試者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和主見,即使與別人意見一致時,也可以闡述自己的論據,補充別人發言的不足之處,而不要簡單地附和說:“某某已經說過了,我與他的看法基本一致。”這樣會使人感到你沒主見,沒個性,缺乏獨立精神,甚至還會懷疑你其實根本就沒有自己的觀點。在論辯中要多擺事實,講道理。不僅要立場鮮明,態度嚴肅,還要語氣堅定,信心十足。這樣可以使對方明確自己的觀點,重視自己的意見。如果聲音小、語氣不堅定,會給人以無主見、無信心的印象。

另外,還有一些用得上的小技巧。

在論辯中,如果自己處於被動的不利地位,就不要再糾纏於原來的話題,這時可以及時轉移話題,或抓住對方的一個弱點。也可以從新的話題上向對方發起進攻,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

如果發現自己有明顯的錯誤,最好趁對方發覺並予以指出之前,自己主動承認錯誤,這樣可以避免受到無可反駁的批評,又因為有主動認錯而顯得有風度,還可以變被動為主動,消除對方的戒備心理。

不要太相信第一印象對別人的判斷。日常生活中往往易於根據印象對某人的氣質、性格做出判斷,在小組討論中,不要以此判斷一個人的學識、論辯能力和觀點態度。如果先入為主,很可能不利於自己在論辯中的地位和能力的發揮。

退而求其次,如果你既作不了領導,也做不了一方論辯的幹將,就更要小心從事,力求“好鋼用在刀刃上”。以禮待人,善解人意,也很重要,談話中給予每個人同樣的尊重,才是最有修養的。平凡中見神奇,讓大家和考官在一點一滴中感到你的魅力。

準備紙筆,記錄要點。隨身攜帶一個小筆記本,在別人滔滔不絕地討論時,你可以做些記錄,表明你在注意聽。

上交討論提綱。將最後的討論紀要迅速整理成文,一目了然,上交主考官,既展示了自己流暢的文字功底,又給人辦事得力、精明能幹的好印象。

十、無領導小組討論例題

例題一

近年來,消極腐敗現象,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成為社會輿論的熱點問題。導致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原因很多,有的群眾歸納了以下十個方麵的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西方不健康思潮湧入我國,給人們以消極的影響。

中國傳統封建意識中的“做大官發大財”,“當官做老爺”意識複蘇,一些幹部“為人民服務”思想淡化。

商品、市場經濟的負效應誘發了“一切向錢看”,導致舞金主義和個人主義泛濫。

誰都恨腐敗,但對反腐敗問題無能為力有時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了腐敗行為,從而助長了腐敗問題的蔓延。

所謂“衣食足則知廉恥,實則知禮節”,由於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商品經濟發展還不充分,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高,貧富差距拉大,造成“笑貧不笑娼”等畸形心態。

政治思想教育跟不上從而形成“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對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不敢理直氣壯地宣傳。

國家在懲治腐敗問題上,政策太寬,打擊不力,人們反腐敗信心不足。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腐敗是任何社會都具有的共同特質,是人類社會無法消除的。

與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配套的相適應的民主製度與法律法規不健全。

十年動亂時期國家窮、人民窮,腐敗現象少;現在國富民康I所謂“富貴思淫欲”,這助長了腐敗的蔓延。

請問:你認為上述十個問題中,哪三項是導致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隻準列舉三項),並陳述你的理由。

1.考生須知

考生接到“討論題”後,可以用5分鍾時間擬寫討論提綱。

5分鍾準備時間過後,按考號順序每人限3分鍾依次發言闡明自己的基本觀點。

依次發言結束後,考生間可進行自由交叉辯論;在辯論過程中考生可更改自己的原始觀點,但對新觀點必須明確說明。

辯論結束後,考生將擬寫的發言提綱及草稿紙交給主考官(或考務人員),考生退場。

2.組織、操作、評分要求與說明

該討論題的設計主要目的在於測評考生綜合分析問題、論證說服組織領導能力。通過辯論,考官可以在考生間進行橫向對比,易於把握考生間的整體能力水平差異。

關於腐敗滋生蔓延的原因,不限於題上列的十項,隻是為了便於爭論,在試題設計時選擇了有矛盾衝突,又不易馬上駁倒對方的十項原因。在討論過程中考生可能從十項原因之外又提出別的原因,而且很切題、深人考官可據此,適當調整評分標準,不可拘泥原題,在評分上搞“一刀切”。

評分時,每位考官手中有一張評分表,該表把參加本次討論的考生全包括在內了,考官可依據《評分參照表》為考生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