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應試者分別以推舉候選人的董事身份,參加討論,決定總經理的最終人選。
應試者須知:
應試者接到“討論題”後,用5分鍾時間擬寫討論提綱;
按考號順序每人限3分鍾闡述自己的基本觀點;
依次發言結束後,應試者用30分鍾時間進行自由交叉辯論。在辯論過程中,應試者可更改自己原始的觀點,但對新觀點必須明確說明;
辯論結束後,應試者將擬寫的發言提綱交給主考官,應試者退場。
評分要素及權重:
言談舉止得體發言主動生動;論點準確;綜合分析與論證說理能力;提綱挈領;組織、領導能力。
例題五
情景:你們正乘坐一艘科學考察船航行在大西洋的某個海域。考察船突然觸礁並立即下沉。隊長下令全隊立即上橡膠救生筏。據估計,離你們出事地點最近的陸地在正東南方向1000海裏處。救生筏上備有15件物品,除了這些物品以外,有些人身上還有一些香煙、火柴和氣體打火機。
問題:現在隊長要求你們每個人將救生筏上備用的15件物品按其重要性進行排列,把最重要的物品放在第一位,次重要的放在第二位,直至第15件物品。請你們一起討論,在25分鍾內定出一個統一方案。
附:排序用的物品
指南針,剃須刀,鏡子,飲用水,蚊帳,機油,救生圈(一箱),壓縮餅幹(一箱),小收音機(一台),航海圖(一套),二鍋頭(一箱),巧克力(一千克),釣魚工具(一套),15米細纜繩,驅鯊劑(一箱),30平方米雨布一塊。
十一、無領導小組討論實戰經曆
下麵是一位參加過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應試者的經曆和感想,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無領導小組討論的一些細節和要求。“群毆啟示錄”把別人都打敗,自己也出不了線
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采用“小組麵試”,同學中很多人戲稱這種“群麵”為“群毆”競爭激烈,“麵試場”即“鬥毆場”。中滋味隻有參加過的人才有所感悟。但為什麼群毆,中,一些人屢屢被“毆”,一些人卻能在“毆鬥”中脫穎而出,並非後者有什麼特別過人之處,隻是他們更清楚“群股”的特點罷了。我想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無論失敗多少次,成功一次就夠了,因此,我希望通過記錄自己的這一次成功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荒島逃生,也是職場求生
2004年11月,我通過簡曆篩選和第一次麵試,順利地進入了某地方移動公司的第二輪麵試。麵試采用“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和我一樣,參加麵試的七人中的多數都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麵試。
我們要做的是一道智力題荒島逃生。一架小型飛機墜落在一個無人的荒島上,荒島地理位置不明,存活下來的有六個人:
孕婦,已懷有八個月的身孕。
發明家,研究綠色環保能源,並且已經取得較大進展。
醫學家,在艾滋病方麵有深入的研究。
宇航員,被派往火星尋找探索適合人類居住的新領域。
熱帶雨林救學家,長年從事熱帶雨林搶救工作。
流浪漢。
荒島上隻有一個求生工具,一個僅能容納一個人的熱氣球,氣球上沒有水也沒有食物。考官要求麵試者在存活的六人中選擇一個你認為最應該逃出去的人,每個人有三分鍾時間思考兩分鍾時間陳述。這是第一輪,隨後進行20分鍾小組討論,力求得到一致的小組答案。如果20分鍾無法達到一致,考官會按照每個成員的表現給分。自始至終,考官隻控製時間不幹預討論內容。
題目給出之後,每個人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這是,題中的荒島逃生其實也是我們這些求職者的職場求生。3分鍾之後“表演”開始。我們的表現將決定各自的成敗。
能救一個人,也能救所有人
我們開始按照座位順序依次說出自己的答案。我排在第三個發言。
第一個發言者小選擇,其理由是:一個孕婦承載了兩條人命,應該讓她先出去以道德為基準點來設計營救方案,持這種思維態度的人很多,隨後又有兩位麵試者選擇了同一個答案,是第一輪陳述中選擇人數最多的答案。
第二個人選擇發明家,認為他對工具比較了解,可以很好地運用工具逃生,成功逃生的概率最大。
第四個發言者小選擇熱帶雨林振救學家,理由是長年從事熱帶雨林裏麵的救生工作的人,熟悉樹林環境,肯定有很強的求生和自救能力,因此獲救的概率也很大。之後發言的一個麵試者也選擇了與他相同的答案。
我是選擇宇航員的人。我告訴麵試官,我的選擇可以達到“六贏”這道題隻是說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人首先逃生,並不是說其餘的人就得等死,隻有選擇這樣一個人,首先能救自己,然後尋求島外救援,於是也能救所有人。
我選擇了宇航員,因為他是生存能力最強的人,也是逃生最合適的人選,而且選擇他,六個人都存活的效率最大。首先,宇航員一般從部隊中選拔,經過特殊訓練,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不僅身體素質超過常人,在缺水和缺食物的情況下生存時間最長,而且,這個宇航員是被派往火星尋找最適合人類居住環境的專家,具有相應的飛行能力和經驗,以及在空中判斷地理和方向的能力,因此,宇航員是最合適的人選。
其次,我用排除法說明其他人留下來的理由。孕婦既然已經懷有八個月的身孕,身體很虛弱,並且即將臨盆,如果選擇她,一旦情況突變引起早產,兩條生命都將麵臨危險,因此反而是最不適合首先出逃的;既然孕婦留下來,醫學家也應該留下來,雖然他是艾滋病方麵的專家,但畢竟是個醫學家,具備了基礎的臨床知識,形勢需要他留下來照顧孚婦和可能提前出生的嬰兒。發明家從事新型綠色無汙染能源的研究,他或許有能力和經驗在荒島上找到相關的可以產生能源的物品,從而盡量延續眾人的生命;熱帶雨林接救學家研究過熱帶雨林的特性,對地理和植物的屬性,具備一定的經驗和常識,或許也能在荒島上發揮他的作用;最後是流浪漢,常人以為流浪漢一無是處,但他卻有別人無法替代的優勢,他有豐富的在惡劣的環境下生活的經驗和頑強的生存能力,他可以挨餓數十天,僅僅依靠少量的食物生存下來,另外,他能夠依靠現有的東西轉換成自己需要的可用的東西,也可能給眾人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