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無領導小組討論(三)(3 / 3)

我的目標是“六贏”,為了這個目標,宇航員是逃生求救的最佳人選,更重要的是,我同時啟動了逆向思維,為其他人找到留下來的理由,這是其他麵試者所沒有想到的,於是正反兩方麵的充足陳述,顯示出我思維的縝密性。

直到最後一分鍾,他仍然不肯屈服

雖然我是在第一輪陳述中唯一選擇宇航員的人,但很顯然我的分析影響了眾人,第一輪之後進入討論階段時,已經有四個人放棄以前的答案,轉而支持我的觀點。剩下兩人,一人堅持先救孕婦,另一人堅持選擇熱帶雨林拯救學家。

選擇孕婦的女生小八指出,我的結論是建立在諸多的假設之上,例如假設宇航員是經過特殊的培訓,有極強的求生能力等等,她懷疑我的假設能否經得起質疑。於是我搬出我國航天員楊利偉為例,楊就是從部隊精英中選技,在層層篩選後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第一個航天員的;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和美國航天員約翰.格倫也是從軍隊選拔的精英,不僅生存能力強,也表現出很高的素質。我說完之後,她思考了一下說,如果宇航員的情況真的如我假設一般,她便同意我的觀點。這樣,小組中隻剩下一個不同的聲音,還在堅持選擇熱帶雨林學家的小。

這時,另一個麵試者與其爭執起來。在討論伊始便自動放棄了原來的答案,轉而支持我,但與不同,他沒有給出任何支持的理由,也從未對我的選擇提出過質疑。或許是沉寂得太久,這時他想要抓住機會表現一下。兩人爭論的聲音不小,而且互相都不能說服對方,在這樣的氣氛下,我不便說話,於是安靜地呆在一邊,記錄他們的爭論,希望找出更好的理由說服小麵試官提示時間快到之後,我再次總結了宇航員的優點和其他人適合留下來的原因,開始深思,我能感覺到他已經基本同意我的觀點,但應該是出於其他原因,他並不想改變自己的意見。

時間到了,小B的不肯屈服使得小組意見沒能最終取得一致,這對於任何一個團隊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缺憾,我向麵試官提出要求,請求他再給我一分鍾“隻需要一分鍾,我們的團隊就可以達到一致!”。

我之所以有說服他的信心,是因為我在爭執當中,發現了分歧的關鍵所在我們的爭執源於對於同一個名詞“熱帶雨林拯救”的理解差異,我們認為“熱帶雨林括救”是一個賓語前置的定語,因此熱帶雨林接救學家的拯救對象是瀕臨消失的“熱帶雨林”,而非小8所理解的接救“在熱帶雨林中遭遇事故的受難者”,因此專家隻是對熱帶雨林的氣候以及動植物物種有較深的了解,並對地理有一定的掌握,但絕不是如他所說“也有很強的自救和求生能力”。

一分鍾很快過去,堅持己見的小8已無話可說,正在他考慮如何應對的時候,麵試官宣布時間到,於是討論就這樣結束,小組結論無法取得一致成了永久的遺憾。

“你曾屈服過嗎?”

我的出線似乎是沒有懸念的。麵試結束之後,大家一致認為我的表現最好,勝算最大。最終,我和另外兩名麵試者一同出線,但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勝算並非是最大的,冊的一番質問讓我意識到自己的風險,現在回想起來還有些後怕。

無領導小組討論結束之後,麵試官曾問我:

“你以前是否參加過辯論?”

“我參加過……”

“好了。”沒等我說完,麵試官便打斷了我的回答,追問道:“你曾屈服過嗎?”

那一秒鍾,我愣了一下,感到背後冒出些許冷汗,麵試官的質問讓我意識到,可能剛剛主導輿論的發揮有些“過”了。輿論有強大的導向性,雖然我的理由充分,也具有說服力,但卻很少肯定別人的意見,以至於表現出協調能力的欠缺協作不同於辯論,協作是在給對方足夠的肯定的基礎上,委婉地說服別人支持自己;雖然我們戲稱“群麵”為“群毆”,但若真的在麵試中“暖打”起來,效果一定是“全軍度沒”,每個人都必須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即使是暫時處於領導者地位的人,也必須學會肯定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道開放的智力題,與現實中的許多問題一樣,答案並不是唯一的。其實隻要我們仔細思考,小B的答案以及我們沒有想到的其他答案,如果得到充分的表達和理解,都可能成為正確答案,這說明我的選擇並非無懈可擊,所以我絕對不可能以十二萬分的理直氣壯去徹底否定他人的意見,這才更彰顯出“協調”的深刻含義。

出線的人還有,一個先質疑繼而服從的人和一個無論如何都不肯屈服的人。小A有自己的想法,不輕易屈服,後來聽到了足夠的證據,繼而有條件地屈服,並且為了達到小組意見一致成功地勸說了另一個人屈服;小B在沒有遭遇到足夠的反對之前一直堅持己見,一旦意識到反對是有道理的,也開始考慮屈服,團隊需要這樣的人,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兩人勝出的把握甚至要高於我。

慘遭淘汰,他在討論之前的自我介紹等環節中,讓麵試官很滿意,這說明他有自己的一些優點,但仍然無法彌補他缺乏主見又喜歡表現的致命傷。他和其他被淘汰的人一樣,過於輕率地放棄了原來的答案轉而服從他人,卻又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自己的改變,這樣的人往往會被忽視。

仔細分析每一個參加者的表現,以及最終的成敗得失,你會發現“群毆”的特點在於,麵試者有自己的觀點,話無需太多,說出來的就要精準到位;懂得尊重別人,學會肯定不同意見者;不能表現得太突出,也不能不表現。

(選自2005年2月版《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