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通過改革人事製度,公開向社會或本係統招聘需要的人才。為了真正選到優秀人才,他們在人事組織和紀律監察等有關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下,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原則,采取考試、考核的方法,綜合評分,擇優錄取。其中競聘演講是十分常見的考核方法之一。
競聘演講也稱競崗演講或競職演講,一般是在其他形式的考試考核之後進行,也有的是在競聘者其他形式的考試成績合格後才進行,主要是介紹自己的工作經曆、德才狀況和競爭職位的優勢和設想(或預案),有時還兼有答辯。
競聘演講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和情境中進行的,有時決定著競聘的成敗。因此,競聘者對其演說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一、競聘演講的特點
競聘演講具有口語性、群眾性、時限性、臨場性、交流性等演講的一般特點,由於它是針對某一競爭目標而進行的,所以,除了這些共性外,它還具有以下“個性”特點。
(一)目標的明確性
目標的明確性,是競聘演講區別於其他演講的主要特征。這一方麵表現在演講者一上台就要鮮明地亮出自己所要競聘的目標(或處長、或主任、或副站長、或副經理等等),另一方麵,其所選用的一切材料和運用的一切手法也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使自己競聘成功(使評委或聽眾能投自己一票而其他類型的演講則不同,不管是命題演講還是即興演講,雖然都有一定的目的,但其目標卻有一定的“模糊性”、“概括性”和不具體性。如果說演講是汪洋大海中行駛的一艘郵船,一般演講是要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困難,駛向遙遠的彼岸,而競聘演講則是要通過競爭來選擇船長。
一般說來,在競聘演講時,競聘者首先要向評審人員及聽眾講清自己的應聘條件,突出自己的優勢,強調擁有的這些優勢足以完成競聘職務所應承擔的工作;其次要回答“若在其位,如何謀其政”。演講的總體內容應始終圍繞一個目標崗位職務工作進行,做到目標明確。
(二)內容的競爭性
競聘演講的全過程,其實是候選人之間就擁有的優勢及未來推行的施政目標、施政構想、施政方案進行比較與選擇的過程。因此演講者必須“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而“競爭性”,也就是演講者無論是講自身所具備的條件,還是講自己的施政的構想,都要盡最大可能顯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新”的勝他人一籌的“優勢”來。
一是自身優勢的競爭,要敢於為自己“評功擺好”。在其他的演講中,內容盡管可以海闊天空地談古論今,說長道短,但一般都忌諱“顯示”自己的長處。但競聘演講則不同,它的全過程都是聽眾在候選人之間進行比較、“篩選”的過程,競聘者如果“謙虛”、“不好意思”說自己的長處,表示自己也是“一般般”,就不能戰勝對手。有時,甚至還要把本來是“劣勢”的東西換一個角度講成“優勢”。比如,在一次競聘班長的演講中,一位演講者如此介紹:“我從沒有擔任過班千部缺少經驗,這是劣勢。但正因為從未在官場做過,一身幹淨,沒有官相官態,,官腔官氣、少的是畏首畏尾的私慮,多的是敢為的闖勁。正因為我一向生活在最底層,從未有過高高在上的體驗,對擺官架子看不慣,弄不來,就特別具有民主作風。因此,我的口號是做一個徹底的平民班長”。
二是施政方案的競爭性。在許多時候,自身所擁有的條件和優勢是無法改變的,但施政方案和施政目標則是可以創新和有創意的。隻有具備了明確、先進的施政目標,且有切實可行的施政措施來保證,才會取得競爭的成功。因此,競聘者要想法在這方麵壓倒對方。
(三)主題的集中性
所謂主題的集中,是指在表達意思時,必須突出一個重點,圍繞一個中心,而不要搞多重點,多中心,不能企圖在一篇演講中解決和說明很多問題。
比如,在一次小學校長競聘演講會上,一位很有“希望”的老校長就由於談得太麵麵俱到而讓人產生了反感。他在介紹自己時,不僅詳細介紹了自己大半生的經曆,而且在說獲獎情況時,把在某晚報征文比賽獲紀念獎這樣的與競聘條件無關的獎勵都說上,羅列了不下二十個,說得聽眾直笑。在說措施時,又從如何抓學生學習、體育、德育到如何開辦校辦工廠,從如何管理教學,到如何關心教工生活,其措施幾乎是“全方位”的。結果造成了立意分散,讓人聽了好像什麼都說了,而又摸不清他到底說了些什麼。對比之下,另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就圍繞“如何把學校教學水平搞上去”這一中心問題講,講得有情有理,頭頭是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自己競聘成功。
(四)材料的實用性
實用性,是指所選材料既是符合實際的,又是對自己競爭“有利”的,也就是無論講自己所具備的條件還是談任職後的“構想”,都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從實際條件出發,切忌誇大優勢,“喊大”措施。聽眾邊聽你的演講,邊在“掂量”你的“話”是否能在現實中發揮作用,取得效果。那種發自肺腑講實際的措施才是聽眾最歡迎的。有個工人在競聘演講中就做到了這一點。他說:“恕我直言,我無力為你們迅速帶來財富,提高你們的工資,增加你們的獎金,我能做到的隻能是:第一,誠懇地傾聽你們的呼聲,熱忱地采納和獎勵你們的合理建議,我準備成立一個由新老工人和技術人員一起參加的智囊團,讓大家提出優秀的改革方案和科學的管理措施。第二,現在咱廠癱瘓的原因是因收不上來幾百萬的外欠款,我要是當了廠長,我一方麵要用法律解決問題,一方麵設立獎勵製度,誰要是能完成任務,就獎勵207。。當麵點清,說話算數。第三,目前當務之急是把積壓產品銷出去。這就要調動全廠工人的積極性,要把專業推銷員和業餘的結合起來,按效益提成。第四,在擴大銷路的同時,還要擴大生產,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我們要先拿出點資金讓工廠的機器轉起來,我先拿出準備給兒子娶媳婦的兩萬元進行集資入股。第五條,在工廠扭虧為盈之前,我先不拿工資。盈利之後,我的工資和獎金也拿全廠平均數。我當廠長隻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和全廠工人們一起,讓咱們廠起死回生,扭虧為盈!如果,兩年之內,不能實現這個目標,我就立即自動下台。最後,我還要說,我平生最恨的就是貪汙腐敗,我要是當廠長,我保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如果發現我有一分錢不幹淨,大家可以把我家的全部東西都拿走。”
因為他所講的都是真誠的、切實可行的,所以他贏得了工人們的信任。
(五)內容的“程序”性
競聘演講不像一般演講那麼“自由”,它除了題目和稱呼外,一般分為五步:
第一步,開門見山講自己所競聘的職務和競聘的緣由。
第二步,簡潔地介紹自己的情況:年齡、政治麵貌、學曆、現任職務等一些自然情況。
第三步,擺出自己優於他人的競聘條件,如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等。
第四步,提出假設自己任職後的施政措施。
第五步,用最簡潔的話語表明自己的決心和請求。
在具體演講中,可根據情況有所變化,但其內容和結構基本上是“定式”的,具有一定的程序性。
(六)表述的條理性
一般情況下,競聘演講中,演講者在說明自身優勢和施政措施時,要適應聽眾的聽覺習慣,條理清楚。不能漫無邊際,說到哪兒算哪兒。可用列條的方法列出自己擁有的優勢和假設任職後的施政措施,如“第一點”“第二點”或“其一”“其二”表示。除此,在每一“步”之間要用“過渡語”來承上啟下。如,當自我介紹之後,可以說:“我之所以敢於來競聘,是因為我具備以下條件”;講完條件後,可以再用一個“過渡語”,比如:“假如我競聘成功的話,我將從以下幾方麵來開展工作”這樣不僅條理清楚,而且使演講上下貫通,渾然一體。許多競聘演講詞都采用排比的語言格式,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聽起來條理清楚,印象深刻,如:“學習求深;作風求證;管理求嚴;工作求實。”
(七)語言的“準確”性
準確,一般是指要恰如其分地表情達意。但競聘演講中的準確除此以外還有另外兩層意思:一是所談事實和所用材料、數字都要“求真求實”,準確無誤,比如,介紹經曆時,是大專畢業生,就不能說是大學畢業;在談業績時,三次獲獎,就不能虛說“曾多次獲獎”,最好把在什麼時間什麼範圍什麼獎項說得清楚明白;如涉及到數字也要盡量具體。二是要注意分寸,因為競聘演講的角度基本上是以“我”為核心,如掌握不好分寸,誇大其詞,就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使自己的演講失敗。
(八)演講的技巧性
競聘演講是演講的一種,也存在演講技巧問題。它除了要求演講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外,還應當充分考慮競爭對手、聽眾的心態、臨場狀況等多種因素,用據理力爭的方式,巧妙地說明“他不行,我行”,或“他行,我更行”。當然自我推銷要有藝術性,切忌為了競爭而貶低對手,所遵循的原則必須是“唯真唯實,具體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