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麵試(二)(1 / 3)

(二)麵試中坦然應對

1.開始階段盡快適應

盡快適應麵試環境。能否迅速適應麵試環境,將直接影響麵試中正常水平的發揮,為此有必要對可能麵臨的麵試環境有更加全麵、準確的預測,不要把麵試環境事先就在腦子裏規定好,而是要根據現實場景隨機應變,迅速適應現實存在的麵試環境。

禮貌對待考務工作人員。應試者前來參加麵試,大都有一種忐忑不安的心理。一方麵對考場和考官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怯意,有點高深莫測;另一方麵擔心一旦麵試不過關,前功盡棄。有經驗的考官非常理解應試者的這種心理,進行麵試前會設法在最短時間內使應試者的情緒獲得調整、緩和,以便使他們的水平正常發揮出來。麵試中,組織者或考官會安排一些考務工作人員負責對應試者的接待服務。一般情況下,考務工作人員會熱情、自然地和應試者寒暄幾句,對應試者前來參加麵試表示歡迎,把應試者引見給考官,並向應試者介紹各位考官的姓名、職務等個人情況。對考務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應試者應及時給予積極的反應,平等禮貌地表示誠摯的感謝。禮貌地對待考務工作人員,將表現出你細心周到、尊重別人勞動、平等待人等個人修養水平,不僅會獲得考務工作人員的好感,而且會給考官留下美好的印象。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麵試的起始階段非常重要,因為“首因效應”也即我們平常所說的“第一印象”的影響,已經被定型化或概念化了。

進入麵試室後,對方叫你坐下時,切勿噤若寒蟬或扭扭捏捏,應即口說“謝謝!”坐下時要放鬆自己,但要坐得挺直,切勿彎腰弓背,不要雙腿交叉和疊膝,不要晃動小腿,最好雙腿自然並攏或稍微分開一點兒。應試者要絕對避免伸懶腰、打嗬欠、雙手抱在腦後、莫名其妙地跺腳等忌諱的舉動。隨身攜帶的皮包、物品等東西應拿在手中,或放在膝蓋上麵。雙手保持安靜,不要搓弄衣服、紙片、筆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物品。神態要保持親切自然,和顏悅色,不亢不卑。

由於現代的麵試理論和實踐都已表明“第一印象”容易產生重大偏差,造成不良後果,麵試專家們一再呼籲要克服“首因效應”,采取結構化、標準化的麵試方法,把問題深入下去,采用較為客觀的評分方法,綜合評定應試者的水平。

消除緊張情緒。應試者麵對麵試的場麵往往都有緊張的情緒,這在所難免。可采取下麵的方法自我放鬆:

第一,眼睛放鬆法。當你在場外等候時,不妨眼睛微閉,注意力集中在兩眼中間的印堂穴上,然後口中輕念“眼睛放鬆,眼睛放鬆”,開始時速度快一點,然後漸漸放慢,這樣可以使你從眼睛開始逐步處於鬆弛的狀態。

第二,握拳放鬆法。由於心情緊張,帶來肌肉緊張,這時幹脆來個“以毒攻毒”,雙手緊握拳,然後放開,再緊握,再放開,同時,腳掌也做收縮一放鬆的動作,手腳並用,效果最好。

第三,深呼吸放鬆法。人的心情緊張時,呼吸的節奏會加快,這時如能連續做深呼吸,就可消除緊張,深呼吸要一次一次慢慢做,最好用腹式呼吸法。

第四,大聲地說幾句禮貌的話,通常情況是,當人心理緊張時大聲說上幾句話,會暫時緩解緊張情緒。

第五,回答問題盡量放慢速度。不管是誰,一旦緊張起來,說話就會像打機關槍一樣,速度極快,而且,說得越快就越緊張,造成惡性循環。要控製自己說話的速度,讓字一個一個從口中吐出來,速度放慢了,心情也就沒有那麼緊張了。

第六,每句話的句尾加重發音,說得清楚明白。加重語尾發音,說得緩慢響亮,有助於消除緊張。

第七,如實說出自己心情緊張。

第八,眼睛對著對方額頭有利於消除緊張。麵試時目光的位置要放到好的地方。兩眼盯著考官的雙眼,自然感到緊張,低著頭或東張西望,又給人一種不沉著的感覺,最好的辦法是:麵對考官坐下後,臉對著考官的眼睛,但目光卻落在考官的額頭上,這樣既可以給考官一種專心聽講的良好印象,又會使自己的緊張情緒得以消除。

調節麵試氣氛。建立和諧友好的麵試氣氛對主試和應試雙方都有利。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主試對應試容易產生一種信任感和親切感,從而願意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且會輕鬆自然地發揮出正常的水平。一般說來,在正式提問開始之前,有經驗的考官會積極主動地去創造一個和諧友好的氣氛,以消除應試者的緊張或警戒心理。當考務工作人員將應試者引入考場並介紹姓名後,考官中的主考官應迎上來與應試者握手表示歡迎,然後請應試者入座,麵試即開始。在沒有考務工作人員引見的情況下,應試者進入考場之前,應輕輕叩門,待得到考官應允後方可入室。人室後背對考官,將房門輕輕關上,然後緩慢轉向麵對考官,有禮貌地同考官打招呼。

神態要保持親切自然。神態是每個人內心世界的外觀。麵試過程中,和顏悅色,不尤不卑,是最佳神態。如果主試積極主動、熱情友善應試者的心理壓力較小,一般會很快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對主試的行為報以積極的回應,就容易建立和諧、友善、寬鬆的麵試氣氛。

配合考官順利度過起始階段。起始階段主要是圍繞應試者的基本情況提出問題,並逐步引出麵試正題。在引入期,考官的提問一般很自然、親切、漸進,像閑聊漫談一樣。考官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消除或緩解應試者的緊張和焦慮情緒,二是引出麵試的主題。

對於考官的這類引導性的問題,應試者最好隨口應答,無所拘束,表現出對考官的好感和信任,但要注意用敬語如“您”、“請”等等,切不可將同學或同事之間使用的語言用於回答考官的問題。市井街頭常用的“俗語”要盡量避免,以免被認為油腔滑調,麵部表情要自然,謙恭和氣,機智敏捷,應付意外情況。

2.問答階段冷靜從容

麵試考官就廣泛的問題向應試者征詢、提問,並根據應試者的回答和表現對他們的能力、素質、心理特點、求職動機等多方麵內容進行評價。在主要問題談過之後,考官可能會提出一些比較敏感、尖銳的問題,以便深入、徹底地了解應試者的情況,為錄用抉擇提供更加充足的信息支持。

為了能在麵試的核心階段獲得考官的認同和讚許,贏得關鍵階段的勝利,應試者應從以下幾方麵做出積極的努力。

正確有效地傾聽。為了把握住麵試的關鍵階段,應試者應首先學會傾聽。

優秀的談話者都是優秀的傾聽者。不論你口才如何,若不懂得傾聽,就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雖然麵試中發問的是考官,回答的是應試者,應試者答話時間比問、比聽的時間多,應試者還是必須做好傾聽。因為別人講話時留心聽,是起碼的禮貌,別人剛發問就搶著回答,或打斷別人的話,都是無禮的表現,會令考官覺得你不尊重他。

麵試過程中,“傾聽”對於考官和應試者都是十分必要的,雙方都力圖準確把握對方的真實意圖,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應試者處於被試的地位,要時刻關注著考官的思維變化、談話內容的要點、主題的轉變,以及語音、語氣、語調、節奏的變化等各種信號。準確進行分析判斷,然後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因此“聽”清楚考官的每句話,是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聽”,並非簡單地用耳朵就行了,必須同時用心去理解,去積極地做出反應。“聽”,是麵試成功的一個要訣,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專心。應試者應全神貫注,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專心致誌注視著對方,以表明你對他的談話感興趣。在對方談話過程中你要不時表示聽懂或讚同。如果你一時沒有聽懂對方的話或有疑問,不妨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或針對性的問題,這樣不但使你的思路更明確,對問題了解更全麵,而且對方在心理上會覺得你聽得很專心,對他的話很重視,從而會直接提高他對你的評價。

第二,耐心。即使對一個你知之甚多的普通話題,出於尊重也不能心不在焉。麵試的目的在於讓對方了解你、信任你、接受你,而不是與對方比較高下,所以要盡量讓對方把話講完,不要不顧對方的想法而發揮一通。如果確實需要插話,應先征得對方同意,這樣可以避免引起敵視或不耐煩之類的誤解。

第二細心。也就要具備足夠的敏感性善於從對方的話語中找出他沒有表達出的意思。同時了解考官對你的話是否真正理解了對你談的內容是否感興趣,作為調整自己談話的根據。正確有效地傾聽,應注意達到以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