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僅要聽對方說話的內容,也要注意和捕捉說話者的情緒、動作等非語言信息。
②必要時,將對方所說的予以重述,以表示你在注意聽,也鼓勵對方說下去。
③遇到你確實想多知道一些的事情時,不妨重複對方所說的要點,請他做進一步的解釋和澄清。
④在談話中間,避免直接地質疑和反駁,要讓對方暢所欲言即使有問題,留到稍後再來查證。最重要的是,要獲知對方的真實想法。如果你反對對方的觀點,應暫時予以保留。如果可能造成考官對你的錯誤排斥,應找時機禮貌地予以解釋或證明。
⑤注意找出信息的關鍵部分。歸納出中心問題,不要使思維迷亂。
⑥要始終表現出對談話者的尊重與信任。這是一條根本原則。你對考官表現出信任,考官才能相信你的話,這是人際關係中的互動原理,任何單方麵的要求都將遭到心理上的排斥。即使你認為對方所講的無關緊要或者錯誤,仍要從容而耐心地傾聽。雖然不必表示你對他所說的都讚同,但應在適當間歇中以點頭或應聲之類舉動,表示你的注意和興趣。
⑦記錄下重要的部分。
⑧不要過早做出結論和判斷。
冷靜客觀地回答。麵試的主要內容是“問”和“答”,在麵試中,考官往往是千方百計“設卡”,以提高考試的難度,鑒別單位真正所欲求的人才。要應付這種局麵回答得體,就一定要掌握應答中的基本要領。
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麵試時,常會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或根本不懂的問題。麵對這種情況,首先要保持鎮靜,不要表現得手足無措。每個人都不是全才,不可能什麼都知道,考官也不會要求應試者無所不知,這既無必要,也不可能。所以應試者不必為自己的“無知”而懊惱,甚至感到無地自容。其次不要不懂裝懂,牽強附會,答得驢嘴不對馬尾,還不如坦率承認自己不懂。第三,不能回避問題,默不作聲。沒把握的問題可以略答或致歉不答,但絕不能置之不理或拒而不答。
②確認提問內容,切忌答非所問。麵試中,考官提出的問題過大,以致不知從何答起,或對問題的意思不明白是常有的事。若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可以隨便回答,但在麵試這種鄭重的場合,“想當然”地去理解對方所提問題而貿然回答,可能被視為無知,甚至是傲慢無禮。對於不太明確的問題,一定要采取恰當的方式搞清楚,請求考官諒解並給予更加具體的提示。對於考官來說,與其聽你“答非所問”的敘述,不如等你將問題搞明白,再進行對話更輕鬆些。
③正視壓力,理智大度。在壓力麵試中,一般是主考官有意識在麵試過程中逐步向應試者施加壓力,以考查其能否適應工作中的壓力。麵試中有的考官提出特別尖銳的問題或有意令應試者感到左右為難,由此考驗應試者的應變能力如何,反應是否得體,胸襟是否廣闊等。有的主考官會故意提出一些令人氣憤又無稽的論點,考驗應試者是否立場堅定、有主見。因此在麵試中,應試者應事先有心理準備,切勿表現出不滿、懷疑、憤怒,要保持冷靜,提示自己這是在麵試而不是實際情況,不要去妄推考官的不良目的,應表現出理智、容忍、大度,保持風度和禮貌,係統地與考官討論問題的核心。
此外,接觸到考官所提的問題後,要盡可能全麵細致地考慮回答,以防窮追不舍,同時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④找準症結,對症下藥。首先,要注意識破考官的“聲東擊西”策略。當考官覺察到你不太願意回答某個問題而又想有所了解時,可能采取迂回的策略。例如對於政治問題和其他一些敏感性的問題,許多人不願真實表達自己的觀點。考官為了打消你的顧慮,可能會這樣問你:“你周圍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些什麼看法-”麵對這種情況,你不要以為說的不是自己的意見,就可以信口開河。因戈考官往往認為,你所說的很大部分都是你自己的觀點。另外,考官可能采用投射法測驗你的真實想法。所謂投射就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例如,考官讓你看一幅圖畫,然後讓你根據畫麵編造一個故事:這種方法一方麵是測驗你的想象力,一方麵是測驗你深度的心理意識。這時,你盡可以放開思維,大膽構思,最好能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表明你具有創造力、想象力,但同時不要忘記這樣一個原則,所編故事情節要健康、積極、向上。因為考官認為你是在“以己度人”,故事情節中融入了你的真實心理。
其次,要分析判斷考官的提問是想測試你哪方麵的素質和能力或其他什麼評價要素,要有針對性地回答。
⑤掌握小組麵試中的談話技巧。小組麵試,在這裏有兩個方麵的含義。既是對主考官來說的,又是對麵試者來說的。一般有兩種類型:一是隻有一個應試者麵對多個考官;二是多位應試者麵對一個或多個考官。
前者可能是輪流提問,每位主考官在麵試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從不同角度考查麵試者,從而全麵、準確地對每位麵試者做出甄選性評價。後者則往往是要求應試者做些小姐討論,協作解決某一問題,或者讓應試者輪流擔任“領導”主持會議、發表演說,或者實行無領導無主題小組漫談等等。考官可能參與應試者活動,也可能在一旁觀察。這種麵試方式,主考官通過對麵試者的表現進行評價,如群體意識、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思維理解能力、環境控製能力、領導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等。
麵對小組麵試,入場時要爭取獲得一個好印象,向每位評委微笑致意,謙虛、謹慎、禮貌地回答每個評委的任何提問,以情感人,爭取每個評委給你較好分數。對有把握的問題詳細回答,對於無把握的問題略答或致歉不答。麵對諸位評委,要保持鎮靜,切勿慌亂。要保持頭腦清醒,聽清問題後,待提問完畢後再從容回答。對於評委主席的提問應力爭圓滿回答,因其態度對其他評委有一定影響。小組麵試時可能會遇到幾個主考接連向你提出不同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切勿心煩意亂,而要鎮定自若,既要一一回答,又要顯得禮貌。
小組討論方式是對應試者在風度、教養、見識等方麵的綜合考查。個人發表意見時要求觀點明確,盡可能先表達論點,再進行簡要闡述。受到反駁時,應表現出涵養與冷靜,必要時可予以解釋,以更多更好的論據支持自己的論點。
禮貌得體地提問。麵試中應試者的提問,包括向考官提問,以及小組麵試中對同場競爭者的提問。麵試過程是考官與應試者雙向信息交流的過程,一般主要是考官提問,應試者回答。應試者除非感覺確有必要,盡量少提問或不提問,特別是不要提那些特別簡單、特別複雜或十分敏感的問題,因為大多數考官不習慣於回答應試者的提問。這是基本原則,一般情況下都要遵循。
當然,並非說應試者不能提問題,禮貌得體的提問,往往能活躍麵試氣氛,激發考官的興趣,顯示你的熱情、關注、自信和才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恰當合理地解釋。在麵試中解釋是常用的表達方式。解釋的目的是將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實、觀點說清楚,或者是闡釋某件事的原因,或者是將考官的誤解及時澄清。解釋本身並不難,但要使自己的解釋達到預期效果,而不至於文過飾非,“越描越黑”,這就需要一定的原則和技巧了。
①有理有據。解釋其實就是闡明應試者的論點的論據。在確鑿的證據和一定的邏輯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將很容易接受應試者的解釋。
②實事求是。解釋時若真實情況難以直言,最好不要尋找像口、強詞奪理,更不能巧言令色、憑空編造。該解釋的,就講明客觀原因,表明自己態度;不該解釋的,不要亂加說明。應試者若有不便直說的或不願在考場表露的事情,可以如實向考官說明並請求他們諒解。
③承擔責任。當應試者被要求解釋自己過去工作中的失誤或某些不足時,若僅僅說明事情的經過而回避自己的責任,就不明智了。欲通過自己的解釋獲得考官的信任和諒解,應試者最好勇於承擔責任。在自己承擔責任時,要就事論事,將責任嚴格限定於所解釋的事情上,不要隨意擴大。
④間接解釋。間接解釋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釋,包括自己原單位領導、大學的老師、獎狀證書等書麵材料以及媒體資訊等,引用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解釋,將增強自己解釋的客觀性和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