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反攻江西圖複興(2 / 3)

文天祥的部下聽說以後,拍手稱快,士氣大振,而元人還不死心,不久,又派了一名叫吳浚的降將前去規勸。

這天,文天祥正在大帳內處理軍務,忽然有人來報:“吳浚請求接見。”

文天祥一怔,心想,他來幹什麼?去年派他屯兵瑞金,相機攻取雩都,而他卻被元軍嚇破了膽,變節投降了,此次回來定沒安好心!

“讓他進來!”

“給大人請安!”吳浚進了大帳,一邊叩頭一邊說。

“你這個軟骨頭,有何臉麵回來見我!”文天祥讓他站起來,訓斥道。

“小將兵敗,走投無路時才歸順了‘大元’……”

“什麼‘大元’!胡說!”

“對,對,不是‘大元’,小將當時實在是沒有其他辦法啊……”

“休要囉嗦,你到底幹什麼來了!”

“我,我……如今元軍統帥讓我前來,說是大軍已占了閩浙,張世傑將軍帶小皇帝下了海,宋朝氣數已盡,您不如……”

“不如什麼?也像你一樣‘歸順大元’,對吧?”

“對,對……不,不,是讓您去當大官,識時務者為俊傑嘛……”

“住口,你這個敗類,讓你去打雩都,你卻降敵,你還算不算宋人?多少將士犧牲疆場,而你卻賣國求榮,今天還竟敢來勸降!”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小將我這就告辭了……”

“站住!”文天祥猛地站起身來,“今天你休想回去,我要砍下你的頭,為犧牲的烈士報仇,要用你的血祭我們的戰旗!”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大人饒命……”

“什麼來使,臨陣投降,你是叛徒!”文天祥大聲說著,“集合隊伍!”

部隊集合在練兵場,全軍將士個個士氣昂揚,大旗迎風飄展,光彩照人。文天祥下令將叛徒吳浚拉到軍旗下,然後對眾將士說:

“我們義軍是抗元救國的軍隊,軍紀嚴明,執法如山,吳浚臨陣脫逃,投降敵軍,愧對祖先,愧對大宋,今天斬了這個叛將,來祭軍旗,我們定能旗開得勝!”

文天祥一聲令下,吳浚人頭落地,然後用這個叛將的頭和血,祭了軍旗。接著,文天祥動員大家做好隨時出擊抗元的準備。

祭旗後,軍心大振,將士們見文天祥這樣堅決抗元,而且執法嚴明,就更加堅定了勝利的信心。

文天祥率領義軍,很快就攻占了梅州。

梅州在廣東東北部,地處南嶺南麓。文天祥的部隊經過一番整頓,五月從梅州開拔,越過南嶺,進入江西,展開了收複江西失地的戰鬥。

文天祥的部隊一到江西,勤王軍的舊部和各地的義民紛紛起來響應,一場如火如荼的抗元鬥爭在整個江西展開了。上至文官武將,下至平民百姓,英勇抗元的事跡層出不窮。

吉州泰和針工劉士昭揭竿而起,帶領一幫義軍殺進縣城,欲驅元寇,由於寡不敵眾,他被捕了。在監牢中,他受盡酷刑,寧死不屈,最後咬破指頭,在白綢子上寫出“生為宋民,死為宋鬼,赤心報國,一死而已”十六個字,自縊而死。

吉州蓮花廳(今蓮花縣)吳希適起而勤王,效法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募勤王兵幾千人,與蜀、桂勤王兵會師,直取袁州,首戰告捷。元兵王夢應部不甘失敗,與吳希適交鋒,吳希適親臨火線,士氣大振,終於打敗王夢應,並連取衡州(今湖南衡陽)。

萬安百姓怒而抗元,連庵廟寺祠也不能平靜了,一個和尚起兵勤王,在旗上寫著“降魔”,並稱“時危聊作將”。

龍泉(今遂川縣)孫褔(文天祥妹夫)一夜之間糾集勤王兵數千,練槍習箭,養精蓄銳,令元兵望而生畏。

永新彭震龍(文天祥妹夫)出奇製勝,攻下縣城,趕走元兵。

……啊,振奮人心的往事,令人神往的故土!文天祥感到自豪。他緬懷犧牲了的戰友,更渴望揮戈躍馬馳騁疆場,他情不自禁地吟起了嶽飛的《滿江紅》:

……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文天祥在汩汩的山泉邊洗臉,水裏倒映著他歡笑的臉龐。“文大人,你看!”忽然傳來鄒渢愉快的聲音。文天祥踅踅身子,隻見鄒渢手捧著一束火紅的山花走來。文天祥迎上去,從鄒渢手裏接過花。故鄉的花,開得分外豔麗,殷紅似血。文天祥不由得念起了劉士昭血書上的字:“生為宋民,死為宋鬼,赤心報國,一死而已。”他依稀覺得,那美麗的花,就是劉士昭他們的血染紅的!

部隊又出發了!蹄聲更急,文天祥把馬韁勒得更緊了。

迎接文天祥和他的部隊的,是古老的會昌城。會昌城外眾山,點首笑向五師,滔滔的貢水,在傾訴對王師的衷情。連文天祥也沒料到,會昌的首戰,竟是如此得心應手,沒打上幾個回合,駐紮在這裏的元軍就潰不成軍,逃之夭夭。被收複的土地上,又響起了自由的歌聲,城裏的百姓像鬧元宵一樣,點燃鞭炮,慶祝勝利。

這時,雩都城裏的百姓也自動組織起來,並研究了周密的行動計劃:燒糧倉,燒軍營,燒衙門調虎離山……派人出城與文天祥聯係具體的行動時間和信號……

和文天祥聯係的人出發後,城裏的百姓做好了準備。兩天後的傍晚,文天祥親自指揮大隊人馬按規定的信號向雩都城發起了進攻。

元軍主將率軍隊守住四個城門,頑強抵抗。城外殺聲震天,準備攻城,城內元軍劍拔弩張嚴密防範,雙方相持不下。

正在這時,忽有人向元軍主將報告:“糧倉起火!”

元軍守將回頭一看,果然火光衝天,便馬上下令:

“撤下一部分人,立即救火!”

一隊元軍從城牆上抽調下來,前去救火了。元軍主將剛定下心來指揮戰鬥,又接二連三有人前來報告:

“大營起火!”

“縣衙起火!”

“城裏有埋伏!”元軍主將一麵高喊著,一麵又抽調大批人馬前去鎮壓。

此時,整個雩都城上空,黑煙繚繞,火光將夜空映得通紅。有糧倉、大營、縣衙起的火,也有百姓在街道上堆柴草引的火,這就是城中百姓們設的計策,誘使元軍從城上撤下來。

四座城門的守軍撤下了一多半,這時事先隱蔽在周圍的義民,手持棍棒、菜刀衝上去,齊心協力砍倒守城的元軍,將城門打開,文天祥帶著大隊人馬如潮水一般衝進城裏,和義民一起又衝上城頭,殺死守城的元兵,占領了城頭。

一隊隊人馬開進城來,四個城門都被文天祥占領,元軍成了網中魚、甕中鱉。文天祥的隊伍和義民一起捉拿元軍,就這樣幾千名元軍,除打死之外,全部被俘。

戰鬥結束,雩都城又回到了宋軍手裏,文天祥率領軍隊取得的這次重大勝利,是整個抗元鬥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它充分顯示出宋朝軍民團結抗元的巨大力量。

接著,文天祥乘勝攻下興國縣城,又以興國為據點,分兵攻打贛州和吉州,一連收複了贛州所屬各縣,吉州8縣收複了4個,文天祥的軍隊大有席卷贛南之勢。

文天祥在江西連連獲勝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一下子傳遍了全國,極大地鼓舞了各地人民的鬥誌,他們紛紛起兵響應,其勢銳不可擋。湖南各地也組織了許多抗元的武裝部隊。湖北、淮西等地區受湘、贛勝利影響,也掀起了抗元鬥爭。鬥爭烽火燃遍各地,出現了自抗元戰爭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好形勢。

元世祖忽必烈一方麵對文天祥在江西的重大勝利感到震驚不已,一方麵又暗自慶幸南宋隻有一個文天祥,而整個宋軍又沒有全盤的計劃和統一的指揮。景炎二年(1277年)7月,元世祖任李恒為統帥,令他不惜一切代價消滅文天祥領導的江西義軍。

麵對元人強大的攻勢,文天祥設法收攏部隊,一麵與元人周旋,一麵爭取機會撤向江淮。他想北上與鄒渢的大軍會合,不料鄒渢也遇上元軍,於是隻好當機立斷,率部隊且戰且退,向東南方向撤去。

一心想早點消滅文天祥的元軍統帥李恒,在興國沒能消滅文天祥,便率部隊窮追不舍。

李恒率大軍一連追了二三百裏,於八月十七日清晨,在廬陵東固的方石嶺追上了文天祥,文天祥又陷入了困境,情況非常緊急。

督統製鞏信是一員老將,他誠懇地對文天祥說:

“文大人,您趕快撤走吧,我帶幾十個弟兄在這裏掩護。”

“不,要死就死在一塊兒,今天咱們就在這裏決一死戰!”文天祥舉起劍說道。

“不能啊,文大人,”鞏信再次懇求,“國家少了我一個鞏信沒什麼,可不能少了您啊!大人以國事為重,趕快帶上部隊走吧,到了南方還要拯救大宋呢!”

文天祥用淚眼望著這位老戰友,領著部隊繼續向前走去。大部隊剛一離開,李恒就領著大隊人馬趕來了。

鞏信身邊隻有幾十名步卒,怎麼能阻擋住大隊元軍呢?於是,老將鞏信急中生智,令幾十名士兵分別占據有利地形,一麵死守住山口要道,一麵呐喊助威,設下疑兵陣。

元軍沿山路衝了上來,鞏信等人沉著應戰,幾十名英勇的戰士用刀、槍將衝上來的元兵打得落花流水,元兵鬼哭狼嚎地滾下山去。幾十名士兵一邊打一邊不斷地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