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質量和生命數量既相互聯係又相互製約。兩者常常形成對立,而不得不犧牲一定生命數量換取更好的生命質量,反之亦然。生命質量可以看作是具有一定生命數量的人在一定時點上表現的健康狀態。
二、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的內容和測評工具
1.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
(1)身體狀態
反映身體功能和活動能力,包括以下三個方麵:
①活動受限。是生命質量中較為敏感的指標。有三層含義:一是個體正常軀體活動受限;二是遷移受限,表現為不能外出或外出不能達到一定距離;三是自我照料能力下降。
②角色功能受限。角色功能如角色緊張、角色衝突等,可以由身體健康狀況引起,也可由心理狀態引起,故角色功能受限是反映生命質量的一個綜合指標。
③體力適度性。個人在常態活動中所表現出的疲勞感、無力感和虛弱感,如爬山、搬重物等。
(2)心理狀態
①情緒反應。是生命質量測量中最為敏感的部分。因為情緒是心身聯係的橋梁,它不僅受疾病的直接影響,而且也會受到身體和社會功能狀態的間接影響。
②認識功能。是個人完成各種活動的基本能力,包括時間地點定位、方向識別、機智思維、記憶力等。
(3)社會功能狀態
社會功能能否實現與以下兩方麵有關:
①社會資源。指個人的社會網絡和社會聯係。網絡數量指可能交往的朋友、親屬、鄰居、同事等的數目,網絡質量指各種人際關係的密切程淩。
②社會接觸。指個人與他人的具體交往情況。以接觸頻率或參加活動次數來評價。
(4)一般性感覺
指個人對其健康狀態、生活狀況作出的自我評判,一般與個人的經濟、文化背景和價值取向關係極為密切。是生命質量評價中較為主觀的指標。
①健康自評。包括對現時健康的認識和對未來健康的期望。健康自評是一種綜合評價,反映個體生命質量的總變化。
②自我生活評價。是個體對其生活某方麵的自我評價或對其生活各方麵綜合性的自評。反映個體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同時自我生活評價與健康狀態的各方麵直接聯係,是生命質量水平的直接反映。
2.常用測評工具
常用測定生命質量的工具如下:①疾病影響量表;②艦似肪脅健康指數;③諾丁漢健康量表;④健康狀態分類係統;⑤癌症病人生活質量指數等。
三、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的應用
1.健康狀態和生命質量的測評
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健康評價。用生命質量的理論和方法來評價健康符合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要求,它用整體的綜合的指標來說明健康,更強調個體、社會在健康中的作用,更注重個體的生存能力,而不僅是身體健康。
2.選擇治療方法
在臨床醫學中,長期以來,有關療法的選擇都以醫生的科學知識和經驗判斷為基礎,很少顧及病人的態度。有些療法的實施與否,會對病人今後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這樣的問題,隻有通過生命質量評價來解決。
3.計算質量調整生存年數
質量調整生存年數亦稱健康壽命年,是用生命質量來調整期望壽命或生存年數而得到的一個新指標。傳統的壽命即出生期望壽命計算時有一個不合理的地方,即把人們在不正常功能狀態下的生存時間與正常功能狀態下的生存時間等同看待,應該從生存時間中扣除不正常部分,由此獲得的生存時間才能和健康人處於等同狀態。生命質量評價提供了衡量生存時間質量的方法,用質量調整生存年數的計算綜合反映人群生命質量和生存數量。
4.成本一效益分析
成本一效益分析就是獲得一定效益需多少費用的分析。對衛生部門來說,最大的效益就是給人群帶來更多的生存年數和更好的生命質量。目前,西方醫學界用每拯救一個質量調整生存年所需要的費用作為成本效益指標,即費用人化,籍此對各種投資方案的經濟效益作出分析評價。
第八單元 社區衛生服務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的概念
①社區概念;②社區衛生服務的概念;③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④社區衛生服務的意義。
二、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
①社區健康教育;②社區預防;③社區康複;④社區醫療;⑤慢性病防治與管理;⑥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的概念
1.社區概念
社區是若幹社會群體(家庭、氏族)或社會組織(機關、團體)聚集在一定地域所形成的一個生活共同體。其構成要素如下:
①以一定社會關係為基礎而組織起來的人口集體。一定數量、質量的人群,是構成社區的主體,他們既是社會產品的創造者,又是社會關係的承擔者。②一定的地域條件,即人口集體或居民群賴以進行生產、生活活動的有一定地界的地理區域。是影響社區人群活動的性質及特點的重考因素。③一定的生活服務設施,以滿足居民的物質、文化需要。是衡量社區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④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認同意識。社區人群具有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認同感及其對社區的歸屬感。⑤為促使規章製度的具體落實而產生的各種社會群體和機構,如教會、會社及政治組織等,起協調種種社會關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