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醫患關係的重要性
①良好的醫患關係是醫療活動順利開展的必要基礎。例如,從診斷方麵看,醫患之間沒有充分的交往,醫生就往往采集不到確切的病史資料。現代醫學大量采用新技術、新裝備對病人檢查,這些檢查往往要求病人充分合作。顯然,如桌沒有病人的密切配合,就難以發揮這些裝備的效用。從治療方麵看,病人遵從醫囑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而病人的依從性往往與醫患關係有著密切的聯係。
②融洽的醫—關係會造就良好的心理氣氛和情緒反應。對病人來說,不僅可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應激,而且可以從良好情緒反應所致的軀體效應中獲益。對於醫生來說,從這種充滿生氣的醫療活動中亦可得到更多的心理上的滿足。即良好的醫患關係本身就是一種治療的手段,它不僅可以促進病人的康複,而且對醫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必須的。
3.醫患交往的兩種形式
醫患間的交往是人際交往的一種。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交換意見,傳達思想,表達感情和需要的信息交流過程。醫患間的交往,是醫務人員與病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或溝通過程。醫患間的交往,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言語形式的交往,即利用語言來傳遞信息;另一種是非語言形式的交往,包括動作和軀體的兩個方麵,即麵部表情,身體姿勢,眼神與手勢等,它們是與身體運動和植物神經係統活動有關的。
4.醫患交往的兩個水平
(1)技術水平
醫務人員憑借自己的技術性的醫學知識,為病人做出診斷與治療,包括采集病史,進行體檢和心理檢查,安排實驗室檢驗,開處方以及做具體處置等等。在這個水平上,醫務人員的言語指導和解釋雖然是采用非技術性的語言向病人傳達的,但醫患交往的基礎仍是醫生對醫學科學的應用。
(2)非技術水平
醫患間的交往像任何卷入社會關係中的兩個人的交往一樣,相互聯係,相互影響。
二、醫患交往中的問題
1.醫患間的衝突
衝突發生於有兩個競爭目標出現之時。按理說,在醫療情境中醫患雙方具有共同的目標一一病人的複原或康複,不應當有衝突。但實際上,醫患間的衝突是十分常見的,並成為損害交往和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醫患間衝突的原因有兩個:①醫患雙方在醫療事務中地位不相當;②醫患雙方對對方的期望不能做出適當的反應。
醫患衝突的後果是:①病人常常難以公開地談出自己的需要,因此不得不寄希望於醫護人員,依其知識和經驗來意識到自己的需要,並設法使之得到滿足。②如果醫務人員不'能做到這一點,病人們往往不敢公開地表示不滿,而以間接的方式做出反應。
2.醫患間交往障礙的原因罾
在醫生方麵,有的人雖有較高的技術,但缺乏醫德修養,有的人甚至兩者都缺乏。他們在診治過程中對病人的病痛缺乏應有的同情和責任感,對病人態度冷漠,漠不關心,厭煩甚至鄙視病人,以權威,救世主自居。在病人方麵,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由於疾病的折磨而變得情緒不穩,容易激動,反應敏感,對醫務人員過分挑剔或態度冷漠,這些也會成為醫患關係中的交往障礙。
三、醫患關係的模式
1.醫患關係模式類型
醫患關係是醫李模式在人際關係中的具體表現。醫患關係有三種基本模式:
(1)主動一被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