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基本概念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健康教育

①健康教育的涵義;②健康教育的研究領域。

二、健康促進

①健康促進的涵義;②健康促進的領域;③健康促進的基本特征;④健康促進的核心策略一一社會動員;⑤21世紀健康促進的重點。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在衛生工作中的作用

①實現初級衛生保健的先導;②衛生保健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③一項低投人、高產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④提高廣大群眾自我保健意識的重要渠道。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的涵義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幹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采納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幹預過程。其目的是消睡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的教育括動是有計劃、有組織、有係統和有評價的,它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2.健康教育的研究領域

健康教育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麵

①按目標人群或場所分為: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農村社區健康教育;學校健康教育;職業人群健康教育;患者健康教育;消費者健康教育;與衛生有關行業的健康教育。

②按教育的目的或內容分為: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人生三階段的健康教育;營養健康教育;環境保護的健康教育;心理衛生教育;生殖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控製吸煙酗酒和濫用藥品的教育;死亡教育。

③按業務技術或責任分為:健康教育的行政管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健康教育的計劃設計;健康教育人才培訓;健康教育的評價;健康教育材料的製作與媒介開發;社區開發的組織。

二、健康促進

1.健康促進的涵義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各自所負的責任。健康促進的基本內涵包含了個人行為改變、政府行為改變兩個方麵,並重視發揮個人、家庭、社會的健康潛能。

2.健康促進的領域

健康促進的領域:製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明確要求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更容易作出更有利於健康的選擇;創造支持的環境;加強社區的行動;發揮個人技能: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技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3.健康概進的基本特征

①健康促進是以健康為中心的全民教育,它需要社會人群自覺參與,通過自身認知態度和價值觀念的改變而自覺采取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②健康促進涉及整個人群和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而不僅限於某一部分人群或僅針對某一疾病的危害因素。

③在疾病三級預防中,健康促進強調一級預防甚至更早階段,即避免暴露於各種行為、心理、社會環境的危險因素,全麵增進健康素質,促進健康。

④社區和群眾參與是鞏固健康發展的基礎,而人群的健康知識和觀念是主動參與的關鍵。

⑤與健康教育相比,健康促進融客觀的支持與主觀參與於一體。前者包括政策和環境的支持,後者則著重於個人與社會的參與意識與參與水平。

4.健康促進的核心策略——社會動員

①社會動員的層次。

領層的動員:利用各種機會,大力宣傳,積極主動地爭取各級領導從政策上對健康需求和有利於健康活動的支持,使各級政府把發展衛生事業當做政府的職能,將衛生目標作為當地政治經濟發展的一部分。

社區、家庭與個人參與的動員:在改善居民健康的過程中,社區和居民應發揮重要的作用。應大力開發和動員社區的決策者,使他們充分了解各種社會衛生項目的意義和方法,認識到必須對社區居民的健康負起責任。

非政府組織的動員: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宗教團體和其他社會團體,基層組織的作用也日顯突出。

動員專業人員參與:專業人員是衛生服務的提供者,尤其是基層衛生工作者,他們生活、工作在居民中間,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他們的行為不僅直接影響到能否使更多的居民享有衛生保健服務,同時在與居民的接觸中,他們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對居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起著楷模的作用。

②社會動員的手段。

利用社會市場學的技術;信息的傳播;人員培訓;管理技術。

5.21世紀健康促進的重點

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召開了世界第四屆健康促進大會,會議發表的《雅加達宣言》中提出,要確立21世紀健康促進的優先地位,並提出了21世紀健康促進的重點,包括以下六個方麵:

①提高全社會對健康的責任感;②增加對健康發展的投資;③鞏固和擴大健康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④增強社會的能力及賦予個人權力;⑤保證促進健康所需的基礎設施;⑥行動起來,建立全球健康促進聯盟。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在衛生工作中的作用

1.實現初級衛生保健的先導

《阿拉木圖宣言》把健康教育列為初級衛生保健八項任務之首,並指出健康教育是所有衛生問題、預防方法及控製措施中最為重要的。為了完成初級衛生保健其他七項任務,必須有健康教育作為基礎和先導。

2.衛生保健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核心是促使人們建立新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製定一係列使行為和生活方式向有益於健康發展的策略,減低危險因素,預防各種“生活方式病”,這正是一種社會性的突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在各項措施中處於核心地位並具有戰略意義,是衛生保健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3.一項低投人、高產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

健康教育引導人們自願放棄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少自身製造的危險,追求健康的目標,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是一項投人少、產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4.提高廣大群眾自我保健意識的重要渠道

自我保健包括個人、家庭、鄰裏、同事、團體和單位開展的以自助為特征(也包括互助)的保健活動。它是保健模式從“依賴型”向“自助型”發展的體現。自我保健不能自發產生,隻有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才能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增強其自覺性和主動性,促使人們實行軀體上的自我保護,心理上的自我調節,行為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製和人際關係上的自我調整,提高整體醫學文化水平,提高人口健康素質。

第二單元 健康相關行為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健康相關行為概述

①健康的影響因素;②健康相關行為的概念及其分類;③基本健康行為。

二、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基本理論

①知信行理論;②健康信念模式;③行為改變階段理論。

三、健康相關行為幹預

①團體健康相關行為幹預;②個體行為矯正。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健康相關行為概述

1.健康的影響因素

人類的健康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文化的發展,醫學模式、健康觀念的轉變,人們對影響健康的因素的認識不斷深化。從健康教育學的角度,影響健康的因素可以分為四類:

(1)生物學因素

包括遺傳、病原微生物及個體生物學特征如性別、年齡等。

(2)環境因素

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之分。前者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後者包括社會製度、法律、經濟、文化、教育、人口、人際關係、社會狀態等多種因素,對人的健康有重大影響。

(3)衛生服務因素

衛生資源的分配、衛生服務的提供與合理利用、衛生服務質量的優劣,都與個人和群體健康有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