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失訪
失訪是指在健康教育計劃執行或評價階段,目標人群由於各種原因而不能被幹預或評價。
練習題及答案精講
第七單元 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概述
①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概念;②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要素。
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健康教育
①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基本內容;②健康教育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基本作用;③社區衛生服務中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
三、農村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①農村社區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②農村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與方法。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概述
1.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概念
社區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區為單位,以社區人群為教育對象,以促進居民健康為目標,有組織、有計劃、有評價的健康教育活動。其目的是發動和引導社區人民樹立健康意識,關心自身、家庭和社區的健康問題,積極參與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規劃的製定和實施,養成良好衛生行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體健康水平。
社區健康促進則是指通過健康教育和環境支持改變個體和群體行為、生活方式和社會影響,降低水地區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素質。社區健康促進的兩大構成要素是:健康教育及其他能促使行為和社區環境有益於健康改變的一切支持係統。
2.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要素
①明確政府職責,製定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政策。②建立健全社區健康敎育與健康促進組織網絡。③開發利用社區資源,動員群眾廣泛參與。④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居民健康意識和技能~⑤調整與改善社區健康服務。⑥加強社區健康教育與插康促進規劃設計、藍測管理與評價。
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健康教育
1.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基本內容
①社區常見疾病防治的宣傳教育;②家庭健康教育;③創建健康城市的宣傳與動員;④社會衛生公德與衛生法規教育。
2.健康教育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基本作用
健康教育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是促進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具有基礎和導向作用。
社區衛生服務中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社區健康教育應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的指導下,充分體現“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原則,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承擔具體任務。
①建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站和居委會負責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網絡。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領導負責社區健康教育的組織協調,由專兼職人員負責具體工作。③全科醫生和社區護士在醫療、護理、預防保健等各項工作中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④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檔案,包括年度計劃、工作記錄、年終考核、評價。⑤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一一宣傳櫥窗或衛生宣傳欄。中心要設立健康教育活動室。⑥根據居民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不定期地編寫和發放簡單、實用的衛生科普材料,同時對居民進行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指導;舉辦健康教育講座、谘詢活動,每月至少一次;有條佇者開展電化教育;推行健康教育處方。⑦配合上級單位和健康教育專業機構開展健康教育相關工作;協助、指導社區內學校、機構、廠礦企業開展健康教育活動。⑧開展醫護人員健康教育培訓。
三、農村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1.農村社區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
①農村常見疾病防治的宣傳教育;②移風易俗,改變不良衛生習慣;③農村環境衛生與環境保護;④健康觀念與衛生法製教育。
2.農村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與方法
①深入開展“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行動”;②開發利用農村傳播媒介和渠道;③培訓家庭保健員,開展“衛生科普入戶”活動;④結合農村疾病防治,開展健康教育;⑤抓好城鄉結合部一鄉鎮社區健康教育。
第八單元 學校健康促進
一、概述
①學校健康促進的概念;②學校健康促進的目標人群。
二、學校健康促進的實施
①學校健康促進的實施內容;②學校健康促進的實施步驟。
三、效果評價
①健康教學的評價指標;②學校衛生服務的評價指標;③學校環境評價的指標。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概述
1.學校健康促進的概念
學校健康促進,即強調通過學校、家長和學校所屬社區內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給學生提供完整的、積極的經驗和知識結構,包括設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課程,創造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提供合適的健康服務,讓家庭和更廣泛的社區參與,共同促進學生健康。學校健康促進的目標人群可以分為一級和幾個次級。一級目標人群指學生群體,次級目標人群包括學校領導、教職員工、學生家長、社區領導。
2.學校健康促進的目標人群
學校健康促進的目標人群可以分為一級和幾個次級。一級目標人群指學生群體,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學生;次級目標人群包括學校領導、教職員工、學生家長、社區領導。此外,大眾傳播媒介對兒童青少年行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大眾傳媒可以說是學校健康促進幹預目標的一個特殊領域。
二、學校健康促進的實施
1.學校健康促進的實施內容
(1)學校健康政策
學校政策是順利開展學校健康促進的保證,體現學校決策者的思維觀念,影響行動和資源。學校健康政策的內容包括:學校針對健康食品的政策;學校完全嚴禁並在所有活動中禁用酒精和非法的精神興奮劑類物質。
學校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實施方式主要有健康課程教學、健康活動和健康谘詢三個方麵。
(2)學校健康社會環境
是激發和促進學生參加健康活動,主動培養健康意識的外部環境,它包括學校的人際環境、事物環境和物質環境。人睦關係主要指學校內師生乏間、員工之間及員工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係。事物環境是指校內各種活動和措施以及學校師生員工的健康實際狀況。學校物質環境指學校的基礎環境及自然環境。
(3)社區關係
是學校與學生家庭之間的聯係,以及學校與學校所在社區各組織、團體之間的聯係。
(4)個人健康技能
①教師課程設計內容要反映學生的健康問題;②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解決實踐工作的能力;③發揮教師及學校在健康促進中的關鍵作用;④幫助其他人員有機會掌握有關學校健康促進的技能。
(5)學校衛生服務
指學校或有關衛生服務機構向學生提供直接服務,並與學校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擔負起兒童少年學校衛生保健教育的責任。衛生服務內容包括:①學生和教職員工能得到基本的衛生服務;②地方的衛生服務部門對學校的健康項目提供幫助,進行教師培訓。
學校健康促進的實施步驟
①轉變觀念,提高決策者對“健康促進學校”(實施學校健康促進的目標)的認識。②建立學校健康促進領導和工作機構。③製訂學校健康促進計劃。
三、效果評價
1.健康教學的評價指標
多用知識、態度、行為變化的指標,尤其是知識的變化,不少-者認為它是學校健康教育評價的重點,因為有的學生在校時間不長,行為可不急於作出評價。知識常用平均分數、及格率、滿分率、達標率、提高指數等指標;態度常用態度轉變率;行為常用行為轉變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
2.學校衛生服務的評價指標
反映學生因病缺課的指標有:人均病假日數、月病假率。
反映體格檢查和其他檢測的指標有:患病率、發病率、檢出率、感染率、治愈率、再感染率等。
反映學生生長發育變化的指標最常用的有:等級評價方法,百分位數法等。影響生長發育的內外因素十分複雜,過程較長,生長發育水平的變化往往不是健康教育的惟一結果。該指標是間接的,故在評價時要慎重分析。
3.學校環境評價的指標
學校環境評價一般主觀成分較少,方法簡單。通常把有關部門製訂的各項衛生標準製成檢查表進行對照比較,看是否達到標準。如學校建築麵積、教室采光、照明、通風、課桌椅結構及配置等均有標準可供檢查對照。
學校人際環境評價一般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可通過訪問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父母等共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