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實驗室檢查;

⑥診斷標準;

⑦治療。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自體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

1.病因

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其次為葡萄球菌少數由肺尖球菌、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

2.發病相關因素

亞急性至少占2/3病例,發病因素主要有血流動力學因素、非細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暫時性菌血症及無菌性贅生物被細菌感染。

3.臨床表現

亞急性者起病緩慢,可出現乏力、全身不適、體重減輕等,有弛張性低熱、頭痛、背痛及肌痛等常見,典型體征可見Roth斑、0sier結節Jane way損害及指(趾)甲下裂片狀出血等。

4.並發症

可有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膿腫、動脈栓塞、細菌性動脈瘤、轉移性膿腫、腎功能衰竭、腦膿腫、腦栓塞、中毒性腦病等。

5.實驗室檢查

①血液檢查:可有紅細胞減少,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升高。

②尿液檢查:常有顯微鏡下血尿和輕度蛋白尿。

③血培養:如近期不曾經過抗生素治療,則血培養陽性率可達95%以上。

④超聲心動圖檢查:經食管作超聲檢查可提高贅生物的檢出率,尚可顯示瓣葉增厚、穿孔、主動脈細菌性動脈瘤、心包積液等。

6.診斷標準

①持續性血培養陽性伴以下之一:新出現的返流性雜音;心髒易患因素伴血管現象。

②陰性或間歇性陽性血培養結果伴以下三項:發熱;新出現的返流性雜音;血管現象。

7.治療

①藥物治療:原則為早期、足量、敏感和長療程;②外科治療:對已感染的心瓣膜做人工瓣膜置換術。

第十九單元 心肌疾病

考試要點

①概念和分類;

②心肌炎:病因及病理、臨床表現、診斷。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概念和分類

1.概念

是指除心髒瓣膜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肺源性和先天性畸形心髒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變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

2.分類

一般分成兩類:

①原發性心肌病:病因不明;

②特異性或繼發性心肌病:病因已明或屬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二、心肌炎

1.病因及病理

(1)病因

近年來由於風濕熱和白喉等所致心肌炎逐漸減少,原因不明,即所謂特發性心肌炎相對增多,其病因現在多認為是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病毒,如某些腸道病毒,不但能引起動物VMC,而且能導致動物DCM樣改變。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主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A、B,ECH0,脊髓灰質炎,流感和HIV病毒等),約占心肌炎的半數,其他還有細菌(如白喉等)、真菌和原蟲等。

(2)病理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組織學特征為,心肌細胞的融解,間質水腫,炎細胞浸潤等。心內膜心肌活檢能直接提供心肌病變的證據。

2.臨床表現

常見有發熱、頭痛、身體倦怠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或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接著出現心悸、胸痛、呼吸困難、浮腫甚至Adams-Stokes綜合征。

3.診斷

根據①臨床表現;②體格檢查:可見與發熱程度不平行的心動過速、各種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等;③心電圈檢查:可見ST-T改

變、R波減低及各種心律失常;④胸部X線:可見心影正常或略大;⑤超聲心動圖:可見室壁運動節段性或彌漫性減弱;⑥血清學檢查:CPK、GOT、LDH增高,血沉加快,白細胞增多反應蛋白增加等;⑦心內膜活檢等一般可做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