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希特勒(1 / 3)

說起希特勒,除了狂熱的納粹或新納粹分子外,幾乎所有的人都一致認定這是個大惡魔。是他,把人類拖入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幾千萬生靈慘遭塗炭,更多的人無家可歸。不過,人們也不得不承認,希特勒是一個天才的政治家、軍事家、宣傳家,否則即使有此心也無此力。後來的曆史學家說:如果沒有阿道夫?希特勒,那就幾乎可以肯定決不會有第三帝國。因為希特勒有著惡魔般的性格、花崗岩般的意誌、不可思議的本能、無情的冷酷、傑出的智力、馳騁的奇想以及驚人的判斷人和局勢的本領。隻有到最後由於權力和勝利衝昏了頭腦,他才做出自不量力的事情。在催眠學界看來,他還是一位頂級的催眠高手,前麵曾說過,希特勒曾被評為世界十大催眠師之一。讓我們想一想吧,當時德國的國力,根本不足以發動一場世界大戰,並與世界上那麼多強國結成的同盟相抗衡。但他所領導的納粹德國又確實把整個世界打得亂抖。在紀念諾曼底登陸勝利60周年的時候,許多盟軍的二戰老兵回憶當年的那一幕,還是認為勝利多少有點僥幸。為什麼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能力來呢?可能的解釋之一是:德國人的主觀能動性、德國的潛能被最充分地調動起來了,並發揮到了極致。在第三帝國存的12年零4個月的時間裏,幾千萬德國人盲目地在追隨他,為他所任意驅使。而實現這一狀態所使用的手段,應該就是催眠術。

●他出身卑微,卻扮演了一個超人形象

在希特勒的反對者看來,他是一個年輕時在維也納一事無成的流浪漢;一次大戰中的一個無名小卒;戰後在慕尼黑無人聞問的倒黴蛋;啤酒館政變中的政治小醜。可他自己可不這麼認為,相反,他覺得自己是個超人,他的大批追隨者也是這麼想的。

他對自己個人在地球上的作為有著一種神秘的使命感。“在千百萬個人中間……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這個人顯然就是他自己。他在《我的奮鬥》中寫道,“他有著無容置疑的力量,能夠在搖擺不定的廣大群眾的思想世界中,形成花崗石般的原則,並且為了這些原則的唯一正確性而進行鬥爭,直到在自由的思想世界的起伏的波浪中,出現一塊信念和意誌完全一致的堅固崗石。”雖然在寫《我的奮鬥》一書時,他還算不上一個大人物,但他並不介意,他深信自己是上帝挑選出來領導偉大的國家的人民擺脫他們的困難、取得進一步偉大成就的,雖然他們可能在開始的時候並不了解他或者知道他的價值。他認為,天才人物的命運往往如此——特別在開始的時候。“幾乎總需要一些刺激的因素才能使天才人物登場,”他說:“那時世界上還不肯承認他,不願意相信這個表麵上與世人並無二致的人物竟然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物;在人類的每一個傑出兒子身上,這種事情總是一再重演的……天才的火星,”他宣稱,“在真正有創造性的人誕生之時起就存在於他的腦袋中。真正的天才總是先天的,從來不需要培養,更談不上學習了。”

在亂世,恐慌和茫然是群眾的普遍心態。他們從內心期待有一個人,最好是半人半神站出來,為他們指明方向。如果這個人有一次、兩次被事實證明是正確的,那麼人們就會毫無保留地對他產生全身心的依賴,對他的話言聽計從。

希特勒就是這麼一個人,或者說他致力於把自己塑造成這麼一個人。這個形象一旦被塑造;一旦被認可,就能產生一種巨大的磁場,吸引人,然後驅使人。

●他沒當成藝術家,卻有一件攝人心魂的作品

希特勒年青時的夢想是當一名藝術家,卻因藝術素質太差而未果。不過,作為一個天才的催眠大師,卻設計出一件攝人心魂的作品。

還在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遠未得勢之時,希特勒做了一件事,一件看起來好象是微不足道而實際上卻意義非凡的事。威廉?夏伊勒在他的《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中有這些的描述:

希特勒要做藝術家沒有成功,做宣傳家卻成了一個大師,他在1920年夏天觸動了一個靈機,不能不叫人認為是天才的表現。他看到,納粹黨所缺少的是一個能夠表達這個新組織的主張,打動群眾的心靈的徽號,一麵旗幟,一種象征。希特勒認為,群眾必須要有一麵明顯的旗幟來隨之前進,為之鬥爭。他在多方考慮和試了不少圖樣以後,想出了這樣一麵旗幟:紅地白圓心,中間嵌個黑卐字。帶鉤十字的卐字雖然是襲用古代的,日後卻成了納粹黨的有力的和嚇人的標記,最後也成了納粹德國有力的和嚇人的標記。希特勒從哪裏得到這個念頭,用卐字來做黨旗和黨徽,他在《我的奮鬥》中並沒有提到,雖然他曾就這件事寫了很長的一

段話。

卐字的曆史同人類一樣悠久。在特洛伊的廢墟中,在埃及和中國的廢墟中,都有人發現過卐字。我自己也曾在印度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遺物中看到過它。在近代,愛沙尼亞和芬蘭這樣一些波羅的海國家的國徽中也出現過它,德國自由團人員在1918年到1919年的戰鬥中曾在那裏看到過。埃爾哈特旅在1920年卡普政變期間開進柏林時曾經把它漆在鋼盔上。希特勒在奧地利的時候無疑在某個反猶政黨的黨徽中看到過它,也可能是埃爾哈特旅來慕尼黑的時候加深了他的印象。他說,許多黨員們向他提出的圖樣不約而同地都有一個卐字,而且有一個“來自斯端恩堡的牙醫師”確實提出了一個“一點也不壞而且同我的圖樣很相像的”旗幟的圖樣。

至於顏色,希特勒當然不要他痛恨的魏瑪共和國的黑紅黃三色。他不想采用前帝國的紅白黑三色旗,但是他喜歡這三種顏色,不僅因為——據他說——這三種顏色是“現有色彩最協調的顏色”,而且因為這三種顏色是他曾經為之戰鬥的德國軍旗的顏色。不過它們得換個形式,於是便加了一個卐字。希特勒對他的獨特創造感到非常喜歡。“這是一個真正的象征!”他在《我的奮鬥》中驚歎說,“紅色象征我們這個運動的社會意義,白色象征民族主義思想,卐字象征爭取亞利安人勝利的鬥爭的使命。”

不久又給衝鋒隊員和黨員的製服設計了卐字臂章。兩年後,希特勒設計了納粹的錦旗,供在群眾遊行時使用和在群眾集會的主席台上裝飾。這種錦旗模仿古代羅馬的圖樣,上麵是個黑色的金屬卐字,有一隻鷹踩在一個銀色的花環上,下麵是個長方形金屬框,刻有納粹黨的縮寫字母,掛著有流蘇的繩子,整個錦旗就是一麵方形的卐字旗,上麵寫著“覺醒吧.德意誌!”

這也許談不上是“藝術”,然而卻是最高超的宣傳。納粹黨有了一個任何其他政黨所不能比擬的標記。帶鉤的十字仿佛具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吸引著在戰後初期混亂的年代中一直彷徨無依、生活沒有保障的下層中產階級,鼓舞他們朝著一個新的方向采取行動。他們開始在它的旗幟底下聚集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