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單獨命題是始於2005年的。2005年是話題作文“臉”,2006年也是話題作文“雨燕減肥”,2007年是命題作文“①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②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二選一),2008年是漫畫材料作文“老鼠寫給人類的一封信”,2009年是材料作文“對蔡銘超流拍行為的看法”(議論文),今年(2010年)是命題作文“找回童年”(議論文或記敘文)。

從命題走向上來看,江西作文命題,一直是比較平穩的,按照交叉輪換的原則進行。在難易程度上一直把握得比較好,沒有大起大落的現象,更沒有命製偏題怪題。無論是考生、家長、教師、專家,都對江西卷高考作文題,表示肯定和讚許:既新穎獨特,又體現了對廣大考生的人性關懷;既體現了時代特色,又較好地規避了猜題押題的現象。

今年的命題作文“找回童年”,也命製得比較好。有人說,這個作文題太容易了,失去了檢測的意義。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根據我多年參加高考作文閱卷的經驗和下筆親自寫高考作文的體會來看,要寫這個作文題,的確不難,人人有話可說,但要寫得符合要求,要寫得精彩、出色,就不那麼容易了。

“找回童年”,這個題目有兩段:“找回”和“童年”。“找回童年”,為什麼要“找回”?不就是“失去”了才要重新“找回”來麼。所以寫作的重點應該在“找回”二字上。如果你單從“童年”二字上去寫,寫成“回憶童年”或“童年的回憶”、“童年的趣事”、“童年的樂趣”等等,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如何體現“找回”,能否體現“找回”,就是寫作成敗的關鍵了。體現“找回”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比較直觀、易用的方法,莫過於進行今昔對比,來體現“找回”。

此外,對“童年”二字也要進行再次理解,你不能隻理解成,“童年”就是人的低齡階段。正如提示文字裏有所透露的,是天真爛漫、百無禁忌、無憂無慮、健康快樂……“童年”是有寓意的,其寓意大概就是人之初,人之根本,是真誠、純真、無忌、坦率等的象征,也是好奇、自由、勇敢、快樂等的載體。“找回童年”,實際上就是“找回真誠,找回純真、找回勇敢,找回快樂……”之意。這正如寫2005年的話題作文“臉”一樣,你不能隻狹義地理解為“臉是人體的一部分”或者“臉是需要經常洗淨的”,其實這裏的“臉”,不光是外在形象的代名詞,也可以比喻“麵子”“尊嚴”“榮譽”等等。“童年”為什麼會“失去”呢?提示文字裏雖然沒說,但我們完全可以說出各種各樣的原因: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過大、學習任務的繁重、學習競爭異常激烈而殘酷、人心人情的世故冷漠、人性的自私自利、過早地成長“成熟”……都可以使童年“丟失”。

另外,從寫作要求上來看,特別要注意的就是文體要求:一定要寫成議論文或記敘文。寫成議論文,就要有論點、論據、論證;寫成記敘文,就要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體現一個明確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