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果斷地對壞習慣說“不”
好的習慣能助你成功,而那些壞的習慣則會成為你成功的阻礙。許多大事的失敗往往都被一些細節決定,而你的行為習慣就是這些細節的始作俑者。
一位國有企業的廠長,在企業並不景氣的情況下,接到了一筆國外訂單,價值600萬元,全廠職工聞訊無不歡欣鼓舞,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正式簽合同那天,廠長與外商談判十分順利,眼看快中午了,廠長熱情地邀請外商共進午餐,然後再正式簽訂合同,大功即將告成之時,這位廠長忽然嗓子發癢,習慣性地“啪”——一口痰吐在了地上。外商見狀立即止步,表示合同不簽了,結束了這還沒有開始的合作。原因是連廠長自己都不愛惜工廠的環境,外商懷疑這種企業領導人帶領下的職工素質和企業水準。
一種壞習慣的養成將會讓你失去很多,也許是機會,也許是別人的尊重,也許代價更嚴重——那就是與成功的永遠隔離。壞習慣,真的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麵對可惡而又頑固的惡習,我們能夠克服它嗎?
這裏有一個大象“林旺”的故事:“林旺”小時候被放進了動物園,它的鼻子被一根鏈條拴在了木樁上。有一次,它想掙開鐵鏈到猴山去看看猴老弟,沒想到掙得太猛,把鼻子掙得生疼。
“哎喲,不得了!”林旺眼裏含著淚,心裏自言自語:“我這頭小象是掙不開這個鐵鏈的。”半年後,林旺又想到大街上轉轉,一掙鏈條,又一次把鼻子掙得生疼:“我是永遠也掙不開這個鏈條了。”兩次失敗,兩次心中自言自語,使得它再也不敢去掙那根鏈條。後來,年複一年,小林旺長大了。但是,此時它再也不想到外麵去玩兒了,因為它以為自己是不可能掙脫鏈條的。但實際上,這時的它隻要輕輕一掙,就完全可以到外麵瀟灑走一回。小林旺從小到大,從大到老,終於老死在了一個小小的象房裏。這樣的悲劇故事,豈止是隻在動物世界上演?人們可以自問一聲:我是小林旺嗎?非常可能!
林旺的悲劇,基於它從兩次掙脫動作中得出的一種負麵認識:我是掙不脫那根鏈條的。這關鍵的兩次自我暗示,使兩次否定性的自我評價進入了它的潛意識之中,每當碰到這樣的事,就會形成習慣性反應。不是我們無法克服,而是我們對壞習慣已經習以為常,認為它已經是我們的一部分,不可逾越了。
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壞習慣,現在,該是對它說“不”的時候了。
改掉壞習慣,我真希望能跟你說那是很容易就能做到——但是不然,你一定得努力去克製自己的行為,時時刻刻。
用勤奮敲響成功之門
許多人將自己不能成功的原因歸結為自己運氣不好。我要是有他那樣的機會說不定比他還強呢,隻可惜老天爺不長眼,哼!
有一位懶惰成性的鄉紳,他擁有一塊地產,每年坐收8000元的地租。後來由於無力還債,他把一半地產賣掉了,剩下的一半租給一位勤勞的農民,租期為20年。契約到期的時候,這位農民去交定租時,問鄉紳是否願意把這塊土地出賣。鄉紳感到十分吃驚,他問:“是你想買嗎?”“是的,如果我們能講好價,我就買了。”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鄉紳仔細打量著眼前的這位農民,說:“天啊,請你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我不用交租金,靠兩塊這樣的土地也不能養活自己,而你每年都要交付給我200元的租金,這些年下來,你竟然還買得起這塊土地。”“道理很簡單,”農民回答說,“你整天在家裏坐享其成,卻不知坐吃山空,而我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任何勞動都會得到回報的。”這個農民的話極其正確,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付出以後才能有回報,所以人一定要勤奮。上帝是公平的,對每個人的時間也是一樣的,你用在什麼地方,或一段時間內在什麼地方付出,回報就會出現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