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篇 吉凶難測的科索沃(2)(1 / 3)

希臘在巴爾幹各國自古就有的市場的重新開放對於這個國家苦苦掙紮的出口商來說來得正是時候。希臘處於歐洲邊緣的孤立地理位置,人口隻有1000萬人,國內市場狹小,貿易集中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沒有潛力的部門,例如旅遊和服務業。而現在由於與巴爾幹國家的關係已經恢複,這些國家又有比希臘富饒得多的自然資源和雄厚得多的工業基礎,因此希臘的貿易前景一片光明。

1997年,希臘對巴爾幹國家的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20%,而1989年為7%。1996年,希臘對巴爾幹國家的出口達16億美元,而1989年僅為3.26億美元。

希臘公司一直看好南部巴爾幹國家和羅馬尼亞提供的有5000萬人口的市場,想在其中大展一番宏圖。在雅典看來,有著1.5億人口的黑海沿岸國家的市場似乎比歐盟的北歐成員國的市場更容易打入。希臘人有兩個偶像,一個是18世紀和19世紀在整個奧斯曼帝國內做生意的希臘商人,一個是控製整個黑海海上貿易直到20世紀40年代的希臘船主。在整個地區範圍內,小型的商貿企業(通常由一兩個企業主組成)使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就在黑海和亞得裏亞海進行貿易的希臘商人的傳統得以恢複。

巴爾幹一些國家的經濟轉軌使該地區消費者對新鮮食品、加工食品、白色和茶色商品(分別指一些大型家用電器和小型家用電器,因其外殼通常顏色而得名)以及建築材料的需求增加。盡管根據官方統計,巴爾幹南部國家的人均收入自1989年來下降幅度高達30%,但灰色經濟的持續發展為希臘商人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從1995年到1997年,希臘公司集中精力搶占巴爾幹各國市場。

北約投向科索沃的炸彈,不僅砸在了南聯盟的土地上,更砸在了希臘商人的心上。

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還未完全擺脫1997年“金字塔”式儲蓄計劃失敗後造成的混亂。飽嚐了“資本主義”毫不溫情的打擊後,阿爾巴尼亞人民“讓我們共同發財吧!”的美夢終於驚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巴爾幹窮國,自身的火藥桶中槍聲未息,就悍然揮舞起拳頭,夥同在科索沃的同宗兄弟向塞族人噴吐起危險的火舌。

作為東歐劇變的最後一張多米諾骨牌,阿爾巴尼亞難免對波蘭、捷克、匈牙利以及巴爾幹其他經濟已有了起色的國家多少懷有妒心。把科索沃並入自己的版圖固然可以壯大領土,但難民的大量湧入將更使其深陷泥淖難以自拔。

其它

歐洲其他國家盡管遠離戰區,但經濟難免也受波及。航空業和旅遊業先受其害。北約對科索沃進行空襲後,奧地利航空公司3月25日宣布取消了飛往整個巴爾幹地區的商業航班。羅馬尼亞關閉了三家機場。其他各國航空公司也紛紛取消飛往巴爾幹的航班,更有許多航線不得不改道繞行。

附表:東歐國家經濟形勢 單位:億美元

國別GDP GDP比上年增長% 通脹% 失業率%

阿爾巴尼亞22 2.0 30 13.5

保加利亞99 4.0 35 14

匈 牙 利448 4.5 14.5 9.2

克485 0.8 11.1 5.5

克羅地亞220 4.3 5.8 17.5

南 聯 盟120 7.0 54 24.5

蘭1530 5.9 13 0.5

馬 其 頓23 4.5 3.0 41.2

俄 羅 斯4920 -7.5 59 11.5

羅馬尼亞642 -3.5 45 9.3

斯洛伐克188 4.0 6.0 14

斯洛文尼亞180 5.3 9.0 14.6

烏克蘭486 -2.0 25 4.6

資料來源:[匈]《世界經濟》周刊編:《東歐10年》,1999年版。

注:匈、南、羅三國材料截止1998年底,其餘各國為1997年材料。南斯拉夫解體前的1985年GDP為443.7億美元,人均2070美元,1998年僅為1000美元左右。

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

泥足巨人偏涉險灘

當前,世界經濟最流行的話題之一就是“休克”的俄羅斯何時蘇醒?自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經濟始終一蹶不振。西方開具的多劑藥方並沒有使俄羅斯走出低穀,反而將其步步推向深淵。

在過去的幾年中,俄人均實際收入已下降80%,國內生產總值下降55%,奶產量下降60%。70%的人僅能糊口。4000多萬人生活在官方規定的貧困線以下。而貪汙腐敗和侵吞國家財產的少數人像沙皇一樣炫耀自己的財富。俄目前國內生產總值約5000億美元,不及中國的一半;1978年,中國的外貿總額隻是俄的20%,而如今,中國的外貿總額比俄羅斯多一倍。1998年8月的金融危機,俄羅斯元氣再傷,舉新債償舊債的日子也早已過得捉襟見肘了。

俄羅斯人不僅是南聯盟人的表親,更是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科索沃戰事不可避免地會觸及到俄羅斯那原已很脆弱的經濟神經。

總理往回飛 盧布向下掉

北約對南聯盟的襲擊激發了俄羅斯人的反美、反西方情緒,也惡化了俄羅斯的金融形勢,並將對俄經濟形勢造成不良影響。

首當其衝的是盧布彙率,1999年3月初之前,盧布彙率基本穩定。3月23日夜,得知北約將對南聯盟動武的消息後,俄羅斯總理決定不再訪美。第二天上午,莫斯科銀行間外彙市場盧布兌換美元的彙率就從24.6比1跌為26.5比1,到中午,貨幣兌換點的美元賣價已達27盧布;3月26日,俄羅斯儲蓄銀行的美元賣價已達28盧布,兌換點的美元買價也達26.4盧布。對此,俄羅斯報紙的評論是:總理座機往回飛,盧布彙率往下掉。中央銀行采取了強硬的行政措施,比價才穩定在24.2盧布兌換1美元。

北約與南聯盟戰事一起,俄政府和央行采取了種種措施,力保盧布穩定:提高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交存準備金的比重,防範用虛假進口合同騙取外彙,防止利用銀行間市場上下午交易差價做投機生意。此前由於市場看好俄羅斯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談判前景,盧布跌勢不猛,央行一周內僅用了2億美元外彙儲備維持盧布彙率。目前,俄黃金外彙儲備僅剩112億美元,其中大半是難以立即動用的黃金。近期內俄有不少到期債券要付息,一旦外彙用完,央行聽任盧布自由浮動,盧布一周內即可跌破30兌1美元的大關。雖然俄羅斯人仇美情緒上升,但是,民意測驗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俄羅斯人不願因此而放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