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篇 擴大戰場 進軍巴黎(1)(3 / 3)

8日夜到9日晨,E級艇攻擊了由17艘艦船組成的EBC3船隊;另一群E級艇攻擊了ECMI船隊,2艘坦克登陸艦被擊沉。

9日夜到10日晨,E級艇又擊沉了滿載彈藥的英國近海船;第二天夜裏又有2艘拖船被擊沉,一艘護衛艦艦艄被炸掉……

形勢表明,必須徹底製止E級艇的瘋狂進攻。

6月14日,根據拉姆齊的要求,18架“蚊”式戰鬥機和335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空襲了在勒阿弗爾集中的E級艇,一舉擊沉各種艦艇39艘,重創8艘。

15日,又空襲了布洛涅港。結果,E級艇從此隻能進行有限的布雷行動,而德國潛艇在盟軍強大的空中優勢下也隻能望船興歎毫無作為。

希特勒開始報複了,倫敦戰區很快就變得比任何人所能預料的更為可怕。

6月13日那天晚上,沿英國東南海岸出現了凶險的征兆。空襲警報器在多佛爾的峭壁上尖聲嘶叫,防空探照燈在英國鄉村的上空劃出由無數個光柱組成的巨大十字。然後,雙筒自動高射炮的紅色曳光彈,像噴泉似的在沿海數公裏長的夜空中噴射。火箭炮也立即發射。

當彈殼碎片穿過灌木叢雨點般落下時,人們發現一道亮光劃破夜空———沒頭沒腦、沒有眼睛的德國火箭,從英吉利海峽對岸飛到英國內地,在撒滿月光的田野上像橫衝直撞的蝙蝠一樣地呼嘯著,如同成百上千的吸血鬼飛來吸吮英國人的鮮血。

這就是德軍新研製的秘密武器V-1型火箭。它是一種用彈射器發射的飛航式導彈,重212噸,長76米,飛行高度2,000米,時速約600公裏,射程可達370公裏,攜帶炸藥重7,000公斤。

為了對英美盟軍諾曼底登陸的行動進行報複,迫使英國和談。

1944年6月13日夜,德國首次向英國發射10枚V-1火箭,其中一枚落在英國領土上。

6月15~16日,德國又發射200枚火箭,在飛越海岸的144枚中有73枚擊中倫敦。在各種氣象條件下V-1火箭的威脅始終存在,它的襲擊給倫敦市民帶來巨大的恐慌。

空襲警報不停地嘶鳴著。四處傳來高射機槍向空中徒勞無益射擊的聲音,火箭仍不斷地飛來。在遠處的什麼地方又傳來一陣爆炸聲。防空高射機槍更猛烈地射擊著,防空警報器的聲音不斷地響著,而且越來越刺耳,越來越尖利。

到7月6日止,從法國沿岸各發射場發射的火箭共有2,754枚,倫敦平均每天要挨100枚。

大不列顛曾經遭到過可怕的空襲。但盟軍於6月在諾曼底登陸成功後,平民們確實感到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他們不僅期待著勝利,而且希望以後再不會遭到空襲。而當德國的新式火箭開始大量襲擊倫敦時,平民們的希望破滅了。令人沮喪的影響不限於平民群眾,前線的士兵也開始擔心家裏親人和朋友的安全。

因此,必須盡快地阻止德軍的火箭發射。

後來英國皇家空軍飛臨法國北部,成功地將德軍火箭儲存庫炸毀。到8月底,V-1火箭已不再構成嚴重威脅,希特勒所宣稱的“奇跡”並沒有出現。

希特勒說:必須堅持抵抗!

盟軍登陸,非同小可,使納粹將軍們慌了手腳。

倫德施泰特和隆美爾認為,現在是當麵把真相告訴元首希特勒的時候了,並且要他承認一切後果。

6月17日希特勒到蘇瓦鬆北麵的馬吉瓦爾同他們開會,討論形勢。開會地點是在一所建築堅固的地下避彈室裏。

有趣的是,這座避彈室曾準備在1940年夏天進攻英國時作為希特勒的大本營,但是一直沒有使用。現在過了5個夏天,非但沒有向英國進攻,如今反而正受到盟軍的進攻。

希特勒臉色蒼白,神經質地擺弄著他的眼鏡和夾在手指間的紅藍鉛筆。他彎著腰坐在一隻凳子上。陸軍元帥和將軍們站立著。

他簡單地、但是冷冷地同大家打了個招呼。然後憤憤地說,他對盟軍登陸成功十分氣惱,並要在場的所有戰地指揮官負完全責任。他說:“我命令全體將士,必須堅持抵抗,盡快恢複失地。”

兩位元帥向希特勒力陳讓德國陸軍在諾曼底流血送死的不明智。他們建議把第7軍有秩序地向塞納河方向撤退,以免被盟軍殲滅。因為撤至塞納河一帶後,第7軍可以會同德軍第15集團軍一起,與盟軍進行一場雖屬防禦性、卻是機動性的作戰,至少會將盟軍遲滯在對德軍有利的一線,而且尚有一些成功的希望。

希特勒對兩位元帥的上述建議根本不感興趣,對其他任何建議都聽不進去,特別在隨機調動部隊方麵,他甚至不肯給這些陸軍元帥們比以往更多的自由。

希特勒不僅對陸軍元帥們的忠告置之不理,反而滔滔不絕地向他們保證說,新的V型武器,即前麵提到的火箭,將對戰局發生決定性的影響。陸軍元帥們要求說,既然這種武器如此有效,就應該馬上用來對付盟軍所入侵的海灘,或者用來對付在英國南部盟軍部隊集結的港口。而希特勒卻堅持必須集中轟炸倫敦,“以便使英國轉向和平”。

這樣,德軍防禦部隊隻能守在不斷崩潰的防線上,毫無希望地堅持下去。陸軍元帥和將軍們也隻能勉強執行希特勒命令,即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岡城———阿弗朗什一線。

很快,戰爭事實證明希特勒所指望的V型火箭,沒有產生他所預期的那種效果,而盟軍在諾曼底的軍事壓力卻越來越大。

有一天,希特勒司令部突然來了電話,向西線司令部詢問:

“我們該怎麼辦?”

德軍西線總司令倫德施泰特元帥反駁說:“結束戰爭,此外還能做什麼!”

很快希特勒撤了倫德施泰特的職,把東線的克魯格調來接替他。

克魯格元帥是一個身強力壯而富有進取心的軍人。起初,他非常高興,並且像所有新上任的司令官一樣,充滿信心。但是不到幾天功夫,他就變得非常嚴肅和沉靜了。因為眼前的戰事太嚴重了。

沒過多久,即克魯格上任還不到2個月,德軍不僅整個防禦陣線被盟軍突破,而且一支數量巨大的德軍被圍困在法萊茲“袋形地”,全軍覆滅。8月16日,克魯格被希特勒撤職。兩天後,他在乘車返回德國的途中吞服氰化物自殺。

他在給希特勒的最後一封信中說道,雖然他認為對於其部隊的失敗他沒有任何罪過,但他看不出在德國國內會獲得多大同情。

看來自殺是他可以采取的惟一的體麵方法。他要求元首認識德國絕望的處境並締結和約……

6月6日下午,當諾曼底登陸開始不久,英國首相丘吉爾就致電斯大林,通告了諾曼底登陸行動:

一切開始進行得都很順利。水雷、障礙物和地麵的炮台大多已被克服。空降很成功,而且規模很大。步兵登陸進展迅速,許多坦克和自行推進火炮已運上岸。氣象預報中天氣常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