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從這時起,甘地開始著土布裝。不僅如此,他還學會了紡紗織布,並且大張旗鼓地向社會廣泛宣傳土布,就連參加戈克利逝世一周年紀念大會演講也不忘加入讓他感到意義非凡的土布運動和土布精神的內容。他總是強調說。“我們自己的衣服式樣,是最適合我們的生活環境的”,“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在語言、穿著、思想上表現土布精神。”
甘地認為,他之所以要在全國發動一場土布運動,並不是一時頭腦發熱,也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他的非暴力抵抗運動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印度經濟與道德自救的關鍵。從倫理道德上講,他認為愛好華麗的服裝正像嗜好煙酒、女色一樣,會導致道德淪喪。而從更深層的政治經濟角度講,正是英國殖民者的入侵,破壞了印度以手紡手織為基礎的社會結構,使其能以低廉價格購買印度的棉花,然後運往英國工廠加工成產品,以高昂的價格在英國壟斷的紡織品市場上出售,從而獲得高額的壟斷利潤。為了挫敗英國工廠的機器,甘地多年來苦苦探索、實踐,終於發掘了印度世代相傳的木製紡車。他想讓印度自紡自織代替進口洋布,以阻止印度的滾滾財源流入英國人的腰包。多年來甘地一直為這個發現做不懈的宣傳。
土布運動的發展過程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時間方麵基本上是相呼應的,然而,又不完全一致。因為當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被迫停止時,土布運動也從未停止過。當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結束,印度獨立後,甘地也還在堅持推行土布運動,直到甘地逝世,土布運動才宣告結束。
1919年聖誕期間國大黨在阿姆利則召開的年會,甘地主張的提倡手紡手織的土布運動的議案獲得通過。繼1921年7月國大黨孟買會議提出中心工作限於9月30日以前加緊提倡土紡土織的土布工作之後,工作委員會號召國大黨從當年8月1日起一律不準再穿洋布衣服而改著土紡土織的土布衣裝。為表明禁絕洋布、推廣土布的決心,7月31日,甘地在伯利的烏瑪索巴裏廣場舉行焚燒洋布的群眾集會。數千群眾參與了這一燒布壯舉,他們將搜集到的洋布及其製成的衣服集中起來,付之一炬,當火焰騰空而起時,群眾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歡笑聲,仿佛他們因此掙脫了枷鎖。8月1日,甘地召開一次大規模的群眾大會,講述了這次焚燒運動的深遠意義,他說。“不能實現土布運動,印度便不能自救。”
甘地聚眾燒布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甚至包括甘地的追隨者。然而,甘地在孟買點燃的燒毀洋布之火並未就此熄滅,印度各地爭相效法,成批成批的英國布在烈火中化為灰燼,表明人們誓不穿洋布的決心。
1921年9月,為進一步推動土布運動的開展,甘地鄭重宣布,在他有生之年,他決定放棄穿其他任何衣服,隻穿手工紡織製作的纏腰和披巾。正因為這個原因,甘地後來慣常的裝束是上身赤裸,下身用一片土布裹住,必要時才搭上一條土布披巾。不論是對群眾演講,還是同對手談判,不論是在印度各地考察,還是到國外訪問,他都不改常態。甘地每天抽出半小時紡線,從不間斷,同時他敦促同事們也這樣做。每天的紡線成了一個宗教儀式,紡線時間成為祈禱和禪坐的間歇。不管怎麼說,從此以後,一項普通的紡線活動成為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象征,成為甘地領導和平革命的象征,成為民族團結和自由的標誌。
1924年6月,剛出獄的甘地參加了國大黨在阿赫梅達巴舉行的年會,因為甘地提出的議案中包括“取消黨員每月繳納四先令黨費的規定,改為黨員每日至少半小時,每月15小時,至少需要向黨組織交納紡紗四英兩”的提議,全印國大黨委員會討論甘地的建議案時,國大黨元老尼赫魯和達斯表示強烈反對,他們批判甘地行動專製。為了表示他們的不滿和憤怒,在甘地正式提出第一個議案時,他們和一大批擁護者退出會場。盡管決議案最後都獲得多數通過,但由於自由派退出會議和老尼赫魯、達斯在這個問題上的堅決態度,也大大影響了甘地貫徹這項議案的決心,從顧全大局的角度考慮,最後甘地還是遷就自治派,比如紡紗的規定隻作為任人選擇的辦法,等等。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甘地的土布運動的主張,並不能得到老尼赫魯理解,他要推行自己的方案是何其艱難。但是甘地並沒有因此淡化推廣土布的感情。
同年8月31日,他在孟買的豪華劇院發表演說,在此闡述了他的建設性工作思想,主張把土紡土織與穆斯林親善、解救“賤民”作為當前主要工作。
在以後的五年中,甘地幾乎是將他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土布運動的宣傳工作上,他無聲無息的走遍全國,在他所到之處受到非常熱烈的歡迎。一路所見所聞,甘地對他推行的土布運動非常滿意。在孟加拉,他看到了國大黨在這裏首先實現了以繳紗代替交黨費,土紡土織在甘地所到之處也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