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科學營養(2)(3 / 3)

4.吃飯前可以先喝幾口湯,給消化道增加一點“潤滑劑”,以防止幹硬的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5.可以將米飯適當煮得鬆軟一點,利於消化。

經常吃肉並非好事

人們天性愛吃各種肉類,不愛吃蔬菜和水果,有人認為:隻要多吃富含鐵鋅的肉魚蛋,蔬菜水果吃不吃無所謂。其實,這種認識是一種偏見。

1.人體在正常狀態下,血液為弱堿性。血液中酸性過多會引起身體不適。而我們每天都在大量食用酸性食物,如米和麵、肉類、魚類、貝類、雞蛋、花生,還有啤酒和白糖等,以致造成血液酸性化。肉類食物多含酸性物質,食用過多,會破壞體內酸堿平衡,導致酸性物質過多,使大腦活力降低、記憶力減退、身體疲乏,開始時手腳發涼、容易感冒、皮膚脆弱、傷口不易愈合等。嚴重時會直接影響腦和神經功能,思維能力下降,神經衰弱。

2.人們膳食中所攝入的瘦肉、動物內髒、蛋黃中的鐵多為三價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如果長期食用大魚大肉,食物中的鐵質就不能被人體吸收與利用,造成營養的極大浪費,出現缺鐵性貧血。

3.肉類食物往往會很油膩,容易讓人產生困倦感,容易導致肥胖和一係列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

所以,膳食安排要本著全麵、適量與均衡的原則,注意糧食、水果蔬菜和肉蛋奶三大類食物的科學搭配。

1.每天一定要吃一定量的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等。

2.每餐都要有主食(米、麵等)。

3.每日食品種類要多,可以滿足機體對不同營養素的攝取,從而達到營養平衡,增強人體體質。

4.如果連日吃肉過多,應盡量改吃清淡一點的飯菜。

5.適當吃一些山楂片。

6.經常做一些步行、慢跑、伸展運動。適量到戶外運動,有助於調養好胃口。

肉類反複冷凍不利於保鮮

冰點以下的低溫,可迅速將鮮肉的細胞膜和原生物質中的水分凍結成固體冰晶,使肉質不變,營養成分不失,起到保鮮作用。一次買回較多的肉,一頓吃不完,就需要放入冰箱冷凍。下次食用時,人們常不自覺地將凍肉解化,然後吃不完的再放入冰箱冷凍。殊不知這樣做十分不妥。

1.當凍魚、凍肉等食品處於低溫冷凍狀態時,其細胞膜遭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傷,細胞液大量流失,因此重新冷凍的食品,其新鮮程度就較原來狀態大幅度地下降,營養成分損失較多,影響食品原有的鮮度和風味。

2.食品經過反複冷凍和解凍,其細胞膜遭受到損壞,汁液流失,溫度回升,這樣為細菌和黴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食品就容易腐敗變質。因此,每解凍一次再重新冷凍,食品的保存期限就將縮短數天,即無形中影響了食品應有的保質期。

3.研究表明,食品的再次冷凍、解凍,特別是反複多次的冷凍、解凍,還容易產生致癌物質。而且,重新冷凍的次數越多,產生致癌物質的濃度相應就越高,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就越大。

4.肉類在冰箱中冷凍的時間越長,脂肪氧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脂肪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輕度氧化物和羰基化合物,這兩種物質對身體非常有害。

所以,在冷凍食品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營養素的破壞和流失。不要將鮮的雞、鴨、魚肉進行反複解凍和冷凍,以免發生變質而不利人體健康。

1.為了便於食品的冷凍和取存,在冷凍之前,先把肉切成每一次需用的分量,肉塊不要太大,以免結凍或解凍過程時間過久,影響美味。再用保鮮袋分成小袋冷凍為好。這樣每次用多少就可取多少,肉類的鮮美滋味才不會在反複冷凍解凍的過程中被破壞,細菌也不會滋生。

2.冰箱中冷凍的魚和肉等,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月,否則您就享受不到它們原有的美味和營養了。

不要吃過多的糖

甜食是一種味覺的誘惑,因為甜味可以讓人感到愉快。然而,吃糖過多卻暗伏危機。

過量吃糖害處多

1.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其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縮短10-20年。

2.中老年人不宜過多食用甜食,以免使血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引起高脂血症、動脈硬化、肥胖症、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等疾病,從而危及健康。

3.吃糖過量會引起尿石症,長期食糖過量,還會加速細胞的老化,使人體環境適應能力差,頭發變黃變白。

4.糖留在口腔內,細菌就會大量繁殖而形成一些有機酸和酶,直接破壞牙齒,使牙齒脫鈣、腐蝕,形成齲齒。

5.吃糖過多,尤其是粗纖維類糖還會刺激腸黏膜,加重肝髒負擔,引起腹脹、腹瀉,進而阻礙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6.兒童自幼嗜糖,成年後極易患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7.長期高糖飲食,還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引致佝僂病。

8.多吃糖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1消耗過多,引起眼球內膜彈性減退、眼球變形、視神經炎和軸性近視,甚至引發腳氣病、慢性消化不良、多動症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