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主食吃得少小心生白發。
5.作為營養餐的主食不但要常換常新,還要注意多樣化。
小貼士
一個成年人每日糧食的攝入量以400克左右為宜,最少不能低於300克。
攝入維生素並非越多越好
人類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維生素,但是這不等於維生素是多多益善。有些人生怕日常食物中的維生素不夠,就買來各種各樣的維生素製劑,不自覺地就容易超量服用。
事實上,人體需要維生素,但每天的需要量是以微克或毫克計算的。維生素廣泛分布於各種食物之中,隻要膳食合理是根本不會缺乏的。
維生素攝入過多,會導致中毒和白白浪費。
1.脂溶性維生素攝入過多可能引起中毒。由於脂溶性維生素(加A、D、B、K)則可貯存於肝髒中,積累過多則可能引起中毒。例如,維生素D中毒可表現為低熱,四肢無力,惡心,嘔吐,頭痛等。如小兒過量攝入維生意D,會引起惡心嘔吐,甚至由於骨化形成過早,造成身材矮小等。每天攝入3毫克維生素A,就有導致骨質疏鬆的危險。長期每天攝入33毫克維生素A會使食欲不振、皮膚幹燥、頭發脫落、骨骼和關節疼痛,甚至引起流產。
2.水溶性維生素攝入過多會造成浪費。由於水溶性的維生素(如B、C)在體內不能貯存,一旦超過了生理用量,機體就自動將其排泄體外,造成浪費。水溶性維生素如果吃得過多,大部分都會迅速地從小便中排出,所以不容易引起中毒。
當然,如果在機體患了慢性肝炎、結核、腫瘤或慢性腹瀉等,維生素的吸收減少時,應當遵照醫囑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
那麼,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各種維生素多少?
維生素的需要量
成年人每日維生素A攝入推薦量(簡稱RDA,據美國醫學科學院):男性3000國際單位,女性2310國際單位。
維生素E成年人RDA:男性15毫克,女性15毫克。哺乳期19毫克。
維生素D成年人RDA:男性5微克,女性5微克。每天不宜超過50微克。
維生素B1成年人RDA:男性1.2毫克,女性1.1毫克。
維生素B2成年人RDA:男性1.3毫克,女性1.1毫克。
維生素B12成年人RDA:男性2.4微克,女性2.4微克,孕婦2.6微克,哺乳期2.8微克。
維生素C成年人RDA:男性90毫克,女性75毫克,孕婦85毫克,哺乳期120毫克。
維生素PP(煙酸)成年人RDA:男性16毫克,女性14毫克。
葉酸(維生素M)成年人RDA:男性400微克,女性400微克,孕婦600微克,哺乳期500微克。
如何從膳食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1.改變一些飲食習慣,少吃經過高溫、大油烹調的菜,多吃涼拌菜。
2.不要將蔬菜長時間浸泡和搓洗。
3.將蔬菜煮湯後應保留原湯,不應棄掉。
4.買來的水果和蔬菜不應長時間放置。
水果並不能取代蔬菜
有些人以為水果的營養價值比蔬菜高,口感比蔬菜好,多吃點水果就可以代替蔬菜了。這種方法可取嗎?水果能代替蔬菜嗎?
1.水果含糖較高,蔬菜與水果不可相互取代。如果吃的水果含糖量過多,會使血液中血糖訊速升高,不利於身體健康。蔬菜的長處是不會引起人體內血糖濃度的大幅度波動。
2.有些水果所含纖維素較少,而蔬菜多含有粗纖維。人體缺乏粗纖維時大便幹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炎、舌炎、貧血、牙齦出血等現象就會發生。
3.蔬菜所含的維生素C一般都比水果多。如果人體嚴重缺少維生素c,就會得壞血病。
4.蔬菜所含的礦物質一般都比水果多。蔬菜中含大量的礦物質,主要有鈣、磷、鐵,是組成人體骨骼、牙齒、血液的主要成分。有預防軟骨病和貧血症、補腦助血、安眠養神之功效。礦物質的作用在於它可以調節人體的體液、血液的酸堿值,蔬菜中的礦物質經消化後所產生的酸性,可保證人體的酸堿平衡。日常生活中如不經常食用蔬菜,勢必影響人體中的酸堿平衡,輕則降低白血球的抗菌力,重則引起血液中的酸中毒現象。而水果是人體礦物質尤其是鉀的主要來源之一,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能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5.一般水果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D等的含量也遠遠低於綠葉蔬菜,與淺色蔬菜相似。
小貼士
通常情況下,水果攝入不足時,綠葉蔬菜倒是可以代替水果提供各種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
總吃剩飯是因小失大
剩菜吃不完棄之太可惜了,一般的做法是下一次加熱再吃。但是也有的家庭飯菜一剩再剩,這就不太合適了。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剩飯呢?
1.大米飯剩放過久,加熱不夠,就會產生一種微生物,叫做黃曲黴。黃曲黴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會大量生長繁殖,並代謝一種物質,對人體產生致命的傷害。這種物質叫做黃曲黴毒粟B1,它可以誘發肝癌,是所有致病物質中毒性最強的少數致癌物之一。
2.長期食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