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把微笑留在臉上(1 / 1)

他出生於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小鄉村裏,自幼家境貧寒,少年時,他在漢尼拔小城的一家印刷作坊裏打工,由於人手少,繁重的工作使他臉上每天都帶著疲憊之色,然而,再累他也要強顏歡笑,因為老板性格暴躁,稍有不慎就會惹來大罵。

一天,他在排字時,發現了一篇《上帝的微笑》,看得入了神。由於長時期和文字打交道,他逐漸對文學產生了興趣,而這篇《上帝的微笑》對他心靈的觸動很大。書中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礦工,終日苦惱,找不到快樂。一天,礦工去見上帝,請上帝賜予他財富。上帝說:送你財富,不如送你快樂。礦工便選擇了快樂。後來的日子,礦工雖然生活一直並不富裕,但每天都生活在快樂中。

他想了半天,突然悟到,快樂才是最大的財富。想到這些時,他的心胸豁然開闊,臉上露出了微笑。這時,老板進來了,見他還沒有完成工作,就大發雷霆。而他,一直微笑著看著老板。

老板發了一頓脾氣,氣漸漸消了,問他,你怎麼還笑得出?你誤了半天的時間,我要損失多少收入?

他說,因為我發現了比財富更寶貴的東西。說著,他熟練地操作著,將那則《上帝的微笑》印了出來。

不久,他離開了那家小作坊。之後,他當過水手,經營過木材。無論在哪裏,他始終保持了快樂,並讓微笑感染著身邊的人。

對快樂的徹悟和追求,使他迅速走上了一條以幽默、詼諧手法見長的創作之路。他先後創作了《競選州長》、《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鍍金時代》、《哈克貝裏·費恩曆險記》、《傻瓜威爾遜》等名著,許多作品,以調侃的手法,譏諷、揭露了美國社會上流行的一副副醜陋的嘴臉。

他就是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短篇小說大師馬克·吐溫。

海淪·凱勒曾說: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他這麼有才,即使是上帝,也會鍾愛他。其實,與其說是馬克吐溫的才情打動了上帝,不如說是他的幽默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當一個人被困苦的生活壓倒,即使明媚的陽光,也會在眼中灰暗起來;當一個人心胸裏裝滿快樂,命運也會向他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