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是個喜歡讀書的人,他常常因為癡迷於書而忘記做其他事情。
那天,富蘭克林成功地論證了電的存在後,心情非常高興,忍不住大聲地歡呼起來。第二天,富蘭克林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和幾個朋友打了招呼,約請他們來為自己慶祝。富蘭克林出於貧困的家庭,從小就在印刷廠學徒,即便兜裏有錢,也多用在買書上,很少這麼破費過。
時間在慢慢地流逝著,富蘭克林坐在靠窗的椅子上,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淡,眉頭皺了起來。為什麼他們還沒有來?總不會都有事吧?富蘭克林望著窗外,心底突然泛起一種寂寥感。
午時早就過去了,就在富蘭克林有些失望時,終於來了一個朋友,隻是,神色間流露著不情願的樣子。富蘭克林意識到自己哪裏做的不夠,得罪了大家,他沉思了一會兒,問那位朋友:“到底我什麼地方讓大家反感了?”朋友說:“本來我也不想來的,又怕你傷心。”富蘭克林點點頭,說:“我看的出來,但我隻想知道為什麼?”朋友吞吐了一下,說:“和你相比,我們大家沒有一個人的成就及得上你,而你一有了成就,便邀請我們來慶祝,對你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但是,對於我們,卻是一件很丟麵子的事,我們會感到慚愧的。”富蘭克林默默地想著與朋友們交往的這些日子,的確,他太過於關注自己了,而很少去考慮大家的感受。
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後,富蘭克林找了一個本子,將自己喜歡顯擺成就的習慣寫下來,提醒自己一旦哪一天又有了沾沾自喜的言語,便認真地給自己記一次過,罰自己向朋友道歉一次。
起初,富蘭克林的記過本隔三岔五便添上一行字跡,一年後,字跡越來越少了,而富蘭克林的朋友越來越多了。
每個人都有缺點,隻有正視自己,誠懇地接受朋友的批評,並加以改正,才會成為缺點越來越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