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高薪水比不上會理財:別讓沒錢成為你的理財借口(3)(3 / 3)

工薪族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對工薪族來說,收入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在隻有工作收入沒有理財收入的情況下,積累人生第一個十萬,通常是需要相當毅力的,而要積累第二個十萬,就有很多快捷方式了,因為有了理財的本錢,錢生錢就容易多了。及早開始理財,就有機會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麵這個“理財方程式”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理財方程式的概念十分簡單。首先,把一半積蓄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讓財富暴露在不可控製的風險下。除存款和國債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其它低風險理財產品,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範圍並不大。

穩攻部分:

接下來就是如何錢生錢了,建議大家將“攻”的資金分為“穩攻”和“強攻”。穩攻部分,對於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一些波動度較小、報酬表現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10%不等。不過,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時還需有投資組合的概念,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強攻部分:

至於強攻部分,就是投資理財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等,既有機會讓人一個月賺10%,也有可能一個月賠掉10%。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有相當高的知識與經驗門坎,對於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穩攻方式進行,在比較有投資心得、功力較深厚之後,再加入強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最後,努力增加理財收入的同時,仍然要把工作收入積累下來,當初攢下第一個十萬的勁頭千萬不能鬆懈。如果能保留定期儲蓄的好習慣,同時堅持投資理財,擁有下一個十萬一定不會太久。

注:需指出的是,“理財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靈活調整的,主要取決於個人風險偏好和理財目標,如果能夠承受一定風險且短期內無較大資金支出計劃,則可提高強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議該部分比重不要超過5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增加穩守的比例,減少強攻的比例。

遠離“月光族”,讓財富從零開始積累

現在年輕人中流行著一種享樂的消費觀念,他們每月的收入全部用來消費和享受,每到月底銀行賬戶裏基本處於“零狀態”,所以就出現了所謂的“月光族”(每月工資都花光)這個群體。“月光族”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每月掙多少,就花多少;往往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名牌,吃飯下館子,可是銀行賬戶總處於虧空狀態;他們偏好開源,討厭節流,喜愛用花掉的錢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認為花出去的才是錢;他們還常常認為會花錢的人才會掙錢,所以每個月辛苦掙來的“銀子”,到了月末總是會花得精光。這就是“月光族”的真實寫照。

看過本書前麵內容的朋友應該很清楚了,“月光族”表麵上看起來十分風光的生活,實際埋藏著巨大的隱患,他們的資金鏈是處於“斷開”狀態下的。沒有積蓄,所有的收入都消費了,看似瀟灑的生活方式是以犧牲個人風險抵禦能力為代價的。導致的後果是:這些人很有可能因為一次意外(疾病、失業等),而使個人資金流出現嚴重問題,以至於無法抵禦這些不良影響的作用;更不要指望他們能獨立解決個人麵臨的成家立業、贍養老人以及撫養子女的問題了。所以,“月光族”風光表麵背後的本質是一種被動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會把你變成一隻“待宰的羔羊”,當風險來臨的時候你隻能“束手待斃”。

再從心理角度來分析,其實“月光族”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成熟的心態。經過調查,可以發現“月光族”往往跟單身是劃等號的。而已經成家的人,或者已經有男(女)朋友,並且計劃要成家的人往往都不是“月光族”的成員。為什麼會這樣?實際上道理很簡單,你見過結婚後的人花錢大手大腳,每月把賬戶裏的錢都花光光的家庭麼?很少見吧。因為他們需要養家,養孩子,怎麼能輕易讓自己的家庭暴露在風險之下呢?壓力迫使他們必須有風險意識。而單身的時候,往往“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父母暫時不用贍養,也沒有孩子要負擔,掙了多少錢,都用於個人消費了。所以很自然地,就很難控製自己的消費,慢慢成了“月光族”。說得深一些,因為這時候他(她)自己還是個“孩子”,還沒“長大”。這兒有兩個對比典型,大家看了會有更直接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