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社會因素

①社會因素的概念;

②社會因素影響健康的機製。

二、經濟因素與健康

①經濟對健康的促進作用;

②經濟對健康的負麵影響;

③健康對社會經濟的作用。

三、文化因素與健康

①文化的概念;

②不同類型的文化因素對健康的作用方式;

③習俗、宗教、教育對健康的影響。

四、家庭與健康

①家庭的類型;

②家庭的功能;

③家庭生命周期;

④具有高危因素的家庭。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社會因素

1.社會因素的概念

存在於社會環境之中的各要素的綜合統稱為社會因素。包括了社會的政治經濟製度、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文化因素、生活行為方式、衛生服務等,都對人類的健康與疾病產生影響。

2.社會因素影響健康的機製

社會因素與心理因素一起構成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發生影響。社會因素總是通過刺激機體的生理過程發生變化,導致軀體發生功能障礙而產生疾病。其作用機製集中在生理始基和生理中介機製兩方麵。

(1)生理始基

每一個體在生理方麵差異較大,影響較大的社會因素或自然災害對每個個體刺激的作用差異明顯,所患疾病也不一樣,這取決於生理始基的不同所致。不同的生理始基決定了個體對社會心理因素的敏感性。生理始基的存在是發生疾病的生理基礎,有了這種生理條件,還必須在一定的社會因素的刺激下才能導致發生疾病,社會心理因素在這些病的發生過程中起到了“一扳機”的作用。隻有生理始基和社會因素兩個條件同時存在,才導致機體發生疾病。

(2)生理中介機製

大量的社會因素刺激,作用於大腦皮層,大腦皮層通過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和免疫係統影響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出現功能紊亂直至出現器質性疾病。

①神經係統,包括大腦、皮質下中樞和植物神經係統。大腦皮層受到社會因素的刺激,產生一定的生理心理變化,如果社會因素刺激強度過強,持續時間過長,超過了人體的耐受閾值,可引起機體某些器官或組織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從而產生疾病。

社會因素刺激——大腦皮層功能紊亂——植物神經功能改變——內髒功能改變——內髒形態發生改變——導致發生器質性疾病。

②內分泌係統。內分泌係統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因素刺激可引起內分泌腺功能的改變,可使代謝過程和心理情緒兩方麵的改變,對疾病的發生產生作用。

③免疫係統。社會因素的刺激在應激狀態下,可影響到細胞的功能,導致免疫功能紊亂或減退。

二、經濟因素與健康

1.經濟對健康的促進作用

①經濟發展是改善與提高居民生活、勞動環境和條件的重要前提與基礎。

②經濟發展可增加衛生投資,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③居民健康水平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提高。

2.經濟對健康的負麵影響

①現代病的產生。

②心理緊張因素加強。

③環境汙染和破壞。

④大量合成化學物質進入人類生活。

⑤社會流動人口增加。

3.健康對社會經濟的作用

①社會經濟發展必須以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為先決條件。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衛生資源消耗減少。

三、文化因素與健康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個社會或其亞群成員所特有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即特定人群適應社會環境和物質環境的模式。文化是一個複合體,包括知識、信念、藝術、習俗、道德、法律和規範等。與疾病有關的文化因素包括對症狀的感知,偏愛的治療方式及公共行為生活方式等。

2.不同類型的文化因素對健康的作用方式

①導致或避免有害於他人的習慣行為,如大量飲酒、吸煙、吸毒等行為。

②對健康價值的認識和對衛生服務的反應。對健康價值的認識各不相同,有些人把健康看得高於一切,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占有物質財富、權力和榮譽比健康更為重要,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來換取這些身外之物。

③社會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對不同的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刺激作出的不同反應。反應的不同,取決於個體的心理特征。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和訓練提高自己的心理刺激閾值,減少外來因素的刺激,保持心理狀態的平衡,有助於極大地增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