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補鈣,促進鈣的吸收,是幫助長高的良好途徑。除了多食富含鈣的食物以外,鈣的吸收和利用要通過魚肝油、蛋黃、乳品中的維生素D,以及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才能發揮作用。
4.多做運動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助於長高。因為體育鍛煉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改善肌肉和骨骼係統的營養。適量的鍛煉還可增加對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細胞的增殖,從而促進骨骼的生長。此外,體育鍛煉能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這些都會加速孩子的生長發育,促使孩子長高。
孩子的活動應選擇輕鬆活潑、自由伸展的項目,比如遊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單杠、打籃球等跳躍式的運動。而那些負重或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拉力器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對於正處於求學階段的孩子來講,鮮有時間能在最佳日照時間曬太陽,這樣,平時的鍛煉就更顯重要了。
5.擁抱太陽
科學研究證明,日照時間長有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能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加速體內維生素D3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兒童長高,並能預防貧血和佝僂病。因此,應給兒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以促進其生長發育。
一般認為上午9點多或下午5點左右是一天當中最佳的曬太陽時間。戶外活動時間最好在兩個小時左右,玩一會兒再曬一會兒,如此交替。曬哪個位置也有學問,應多曬屁股和後背,因為那是接觸陽光的麵積最多的地方。
6.積極防治疾病
各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都能產生直接影響。反複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會明顯阻礙兒童的生長發育。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髒病、貧血等均可影響身高增長。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等重大疾病,可使患兒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兒,醫學上稱為病理性矮小。因此,積極防治疾病,對生長期的兒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長損害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複的。
附錄:日本人是怎樣讓自己長高的?
與100年前相比,日本少年兒童平均身高增長了17~19厘米,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20世紀50年代增高11厘米,體重增加8千克,被國際公認為增強人類體質的奇跡。這個奇跡是如何產生的?
他們的秘訣就在於飲用牛奶。牛奶被譽為“白色血液”,它幾乎包含了人類生長發育和維持健康所需的一切優質營養成分,是補充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鈣質的佳品。
戰後的日本由政府支持,在兒童中大力普及飲用牛奶,這對於日本國民體質的增強和身高的增長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