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捐助人之謎(2 / 3)

這又給了聞新一個意外。繞過來繞過去,“劉樹蔭”到底是誰?是邢小芳本人,還是至今沒露麵的“別人”?聞新本欲前來解開這個謎,卻陷入了更加撲朔迷離的謎團之中。管“他”是誰,聞新還是把一張演播廳的入場券硬塞到了女老板手中。

第二天晚8時,“希望在新風”的專題聯歡會準時在電視台演播廳舉行。參加聯歡會的除了10對助學對子雙方外,還有市裏領導、各界代表和知名人士,以及對希望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企業家們。節目開始,隨著主持人的話語和手勢,攝像機鏡頭推向了10對“1(家) 1”助學對子,可李誌同學的身旁仍是一個空位。聞新十分著急,他在挨對挨對地把助學對子的雙方介紹給大家時,心裏卻在七上八下地敲起了鼓。他多麼急切地盼望奇跡會出現啊!就在他介紹李誌同學時,邢小芳立馬就會出現在李誌同學的身旁。可是,鏡頭已移向了李誌,仍不見有人來,他失望了,失望中卻突然產生了一個救場的主意:如實地把李誌同學的捐助人“劉樹蔭”為什麼沒來的情況向大家介紹,讓此時無聲勝有聲,人雖沒到場同樣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00果真起到了轟動效應:大家聽完聞新的介紹後都精神振奮,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位埋名隱姓的雷鋒的感人事跡。

聯歡會節目在一個挨一個有條不紊地進行。聞新注意到,演播廳裏再沒有新到的來賓,他這才仔細回味昨天邢小芳說過的話:“你要找的人明天會準時來到演播廳!”邢小芳說得那麼認真,不會是戲言,現在沒見邢小芳來,這麼說,“劉樹蔭”還真不是邢小芳,接替劉樹蔭的義舉作無名雷鋒的人其實早就來了,隻是沒坐在李誌同學的身旁。聞新特別留心在座的來賓中誰可能就是“劉樹蔭”。

聯歡會中有一項企業家向希望工程奉獻愛心的活動,活動的高潮是青年民營企業家郭慕學向希望工程捐贈100萬人民幣。郭慕學是聞名省內的助學先進,他多次向希望工程捐贈巨額資金。聞新曾多次采訪過他,兩人有一定的交情。當捐贈儀式完畢後,郭慕學來到了李誌同學麵前,撫著李誌的肩說:“很遺憾,劉老師沒能來到演播廳。他如有在天之靈,也希望你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李誌懂事地點了點頭。

聞新立即捕捉到了這個微妙的信息:郭慕學很可能就是接替劉樹蔭與李誌同學結成助學對子的人!聞新接受了昨天采訪邢小芳的教訓,他不露聲色地臨時插進了一項活動,讓領導和企業家們為“希望工程”贈言題辭。

郭慕學的題詞是:“希望=1 1 2 3 4……”聞新看著辭詞的內容和筆跡,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

第二天一早,聞新將郭慕學總經理堵在了辦公室裏。郭慕學矢口否認他就是李誌同學的捐助人。聞新出示了李誌提供的信封和昨晚給希望工程題詞的複印件,指出信封上的筆跡與“希望=1 1 2 3 4……”的題辭的筆跡是出自一個人之手,郭慕學無話可說了。緘默了一會,郭慕學才鄭重地說:“作為朋友,我可以把真相告訴你,但此事宜不宜向社會披露,你一定要審慎行事!”聞新表示理解地點了點頭:“行!”

郭慕學這才心情沉重地談了起來。

郭慕學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山村。他12歲那年,父親去山裏打石頭賣,被坍塌的山石砸死。一年後,母親養不活3個孩子,改嫁他人。此時他剛好小學畢業,新的家庭沒給他繼續讀書的條件。可他太想讀書了,認為讀了書才能使自己變成一個對社會更有用的人。他決定進城打工,準備掙夠了學費後回來再繼續讀書。

城裏沒有他小小13歲少年打工的地方,更難讓他安身。回家不能讀書,他已沒了退路,於是,他就在城市裏靠乞討為生。久而久之,和其他乞丐混熟了,惡劣的生存環境,使他也染上了一些小摸小拿的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