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妮多次從城裏捎回信來,動員過去小學時的同學劉小梅出去打工。劉小梅的心被說動了,也卷起行李來到城裏。
李春妮在車站接到了她,將劉小梅徑直帶到了勞務市場。嗬,勞務市場裏人山人海,從四麵八方湧來的打工人群,前來招聘雇工的大小老板,把偌大的一個大廳和前麵的場地塞得滿滿的,劉小梅還從沒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麵。李春妮問劉小梅,是願意去工廠呢還是願意當保姆?劉小梅說去工廠她沒有技術,做家務她倒很在行,就選擇當保姆吧。李春妮就領著她往保姆堆裏站。
前來搭話了解情況的雇主倒不少,可是都高不成低不就的。李春妮在城裏曆練過幾年,劉小梅很聽春妮的話,春妮說不行她就不敢答應。這時,又來了一個幹部模樣的中年婦女,把保姆的工資開到了800元,比其他雇主整整高出了300元。但她同時又直言相告,是去侍候一個高齡的老爺子。這個老爺子是個離休幹部,長年臥病在床,挺難侍候的,此前已經有8個保姆因不能勝任而主動離開了。你若願去,必須有這樣的思想準備:一要不怕吃苦,二要不怕髒累,三要懂得尊敬老人。有了這三點思想準備,你才可能在老爺子家長期幹下去。劉小梅見對方態度這麼誠懇,連說:“我能我能,我全部都能做到。”李春妮直給她遞眼色,意思是告訴她這樣的人家你不能去。8個保姆都呆不下去的家庭,你還要去跳火坑呀?可劉小梅心中自有主張,她有金剛鑽,敢攬瓷器活,就裝著沒看見春妮的暗示似的,仍是態度很堅決地答應了中年婦女。
走在去老爺子家的路上,劉小梅才知道中年婦女並不是老爺子的家人,她叫齊雁,是老爺子單位老幹處的一名辦事員,關心老幹部的生活是她的職責。
劉小梅隨著齊姨來到了老爺子的家。老爺子叫蘇紅石,是抗日戰爭就參加了革命的老八路。進得屋來,劉小梅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奇臭味,其中夾雜有糞臭尿臭黴臭味;滿屋雜物橫陳,沙發上地下都拋著一件件帶著黃色汙漬的衣物。齊姨領著劉小梅繞開雜物一道來到老人床前打招呼,蘇老爺子見狀卻突然莫名其妙地破口大罵了起來:“滾滾滾,都給老子滾得遠遠的!嫌老子髒,老子還嫌你不知好歹呢!”說著就順手抓過床上的衣物往外擲。劉小梅這才明白了先前來的8位保姆為什麼要離去的原因。
劉小梅送走了齊姨後,先到櫥房裏燒來一盆熱水,又從衣櫥裏找出了一套幹淨的內衣內褲,然後來到了老爺子跟前,聲音柔柔地對老人說:“蘇爺爺,來,我給你老人家擦擦身子,換換衣服!”老人氣鼓鼓地不予理會,仍是一個勁地罵人:“滾!你給我滾!”劉小梅並不生氣,仍是笑臉相迎:“蘇爺爺,你仔細看看我是誰?我是新來的小梅呀!我怎麼惹你老生氣了呢?你給我指出來,我才好改正呀!”老人一聽這親切的話語,似乎省悟了似的,眨巴眨巴著雙眼:“你是小梅?新來的?你不嫌我髒?”劉小梅聲音更加溫柔和親切:“怎麼會呢?你是我的爺爺呀!孫女兒咋會嫌爺爺髒呀?”蘇紅石老人不作聲了,眼圈濕潤了,但仍顯露出驚慌難堪和羞愧拒絕的神情。劉小梅見火候差不多了,趕緊揭開他的被子,果真是滿身的屎尿,滿床的汙穢。劉小梅連眉頭也沒皺一下,坦然而又小心地給老人擦幹淨身子,換上衣服,連床上的被臥也一並撤換一新。
劉小梅暫時把一屋子有待她去做的雜亂的“工作”放在了一邊,先著手替老爺子做晚飯。她使出了渾身解數,把飯菜做得香軟可口,可老人卻吃得很少。劉小梅不安地問道:“蘇爺爺,我做的飯菜不合你的口味?”老人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意:“唔,好吃,好吃,好久都沒吃這麼可口的飯菜了!”劉小梅不解:“那你為什麼隻吃那麼一點點呢?”老人像個孩子似的難為情:“人心換人心,我讓你多髒多累呀!”劉小梅明白了,老人是擔心吃得多拉得也多,給她增添了麻煩。多善解人意的老人啊,這樣的老人怎會不好相處呢?她趕緊告訴老人:“蘇爺爺,你盡管吃,身體才是最最要緊的,隻要你身體好了,我幹什麼都成!再說,你要方便了,可以叫我呀,爺爺使喚孫女,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蘇紅石老人直嗯嗯地點頭。
一有空隙,劉小梅就忙著收拾屋子,洗滌衣服,翻曬衣被,隻幾天工夫,就使整個屋子煥然一新。
劉小梅聽見了臥室裏老人哼哼唧唧難受的聲音,她趕緊跑到了老人的跟前:“蘇爺爺,哪裏不舒服?”蘇紅石不作聲,臉脹得通紅,一副痛苦難受的神情。劉小梅著慌了,轉身就要打120叫醫生,蘇紅石趕忙製止:“別、別……我是憋、憋、憋不住了啊!”劉小梅一愣,立即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她趕緊去找便盆,卻沒找到,情急之中找來一個淘汰了的搪瓷小盆,又用自己的身體作支撐,幫著老人斜側著身子在床上把大便解到了瓷盆裏。老人雖然感到難為情,但沒再弄髒衣被,心裏頓時感到輕鬆了下來。劉小梅更是高興,想不到這麼棘手的一件事竟讓她給解決了。
恰巧這難堪的一幕讓前來串門的李春妮看到了,在櫥房裏,李春妮小聲地問劉小梅:“這樣的活罪你都能遭,你圖個啥啊?”劉小梅不以為然地回答:“圖個啥?不圖啥唄!”李春妮閃動著狡黠的眼睛:“鬼精靈,你莫不是有什麼野心吧?”“野心?啊,是有野心,野心大著呢——現在要對你保密!”劉小梅也故作高深莫測地賣著關子。
自那以後,主雇之間的關係有了根本的改變,蘇紅石老人已把劉小梅當成了最可信賴的人,什麼話都願意對她說。老人講得最多的是他在戰爭年代裏英勇打擊敵人的令他引以為豪的種種往事。劉小梅聽得很認真,還不時地點頭稱讚,表現出由衷的敬佩之情。劉小梅也會跟老人擺擺村裏的事,擺下河搬螃蟹,去水塘裏捉魚,進山采蘑菇的種種趣事,老人聽得很有興趣,表示等他病好後他也要隨小梅一道回到鄉下去,重新體味一下童年時的農耕生活。劉小梅拍手高呼:“好呀,我真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呢!”老人休息的時候,劉小梅就抓緊時間看書學習,做習題作筆記,夜間熬到很晚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