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有野心的打工妹(2 / 3)

在劉小梅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身體和精神明顯地好了起來,臉上常常掛滿笑容。這天,劉小梅覺得老人的情緒有些反常,關心詢問了他幾次,他都一言不發。在劉小梅一再的關切聲中,老人終於重重地歎了一口氣,向她吐了實情:“小梅,你都來了三個月了,可我的親兒孫沒有一個來看望過我,你說我咋不寒心?”劉小梅大吃了一驚,她滿以為老人是孤身一人,哪知道他竟有兒孫一大群!怎麼會這樣呢?老人解釋道,都緣於他的一次再婚。老伴去世後,他生活感到孤寂,別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女人,相處了一段時間,他也感到滿意。可剛一跟兒女們攤牌,六個子女都堅決反對老人再婚。老人為了自己的幸福,不顧兒女們的阻攔,毅然決然地和那個女人成了婚。可這個女人是同得甘卻共不得苦的,風和日麗的日子好說,待老人患了重病瘓臥在床上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她卻搜盡家裏的現金卷了細軟悄然離去。這下兒女們像更是找到了理由似的,認為老人是自作自受,誰也不願來過問這又髒又煩人的病老人。做兒女的怎麼能這樣?劉小梅聽後心中不是個味,她盡量找些輕鬆愉快的話來寬慰老人。

老人生日這天,劉小梅起了個大早,把家裏的事安排妥貼後,跟老人打了聲招呼,就出外采買去了。這一天,她耽誤的時間比較長,回到家時連聲對老爺子說“對不起”,她說她等著做生日蛋糕才耽誤了這麼久。不一會,客廳裏電話響了,她興衝衝地跑去接:“哦,是大擔大伯嗎?向爺爺問好?好好好,我會轉達的!”她移開了話筒,向臥室裏的老人大聲招呼,“蘇爺爺,大擔伯來的電話呢,他向你問好,祝你生日快樂!”斜靠在床頭的蘇紅石頓時激動起來,顫顫地答道:“好好好!代我向大擔問好!”接完電話,劉小梅向老人轉述,大擔伯在外地出差,不然他就會來到老人跟前,給老人家祝壽呢!蘇紅石老人臉笑得像一朵花,眼裏噙滿了幸福的淚水。接著二擔、三妲、四擔、五妲、六擔都打來了祝福電話,蘇紅石老人樂得合不攏嘴。這一天,是老人近些年過得最快樂的一個生日。

蘇紅石老人精神很好。劉小梅又每天給老人按摩,配合老人進行功能性鍛煉。一年後,老人竟奇跡般地能下地行走幾步了。劉小梅為了讓老人過得更開心,她就扶著老人到公園裏去散散步,與其他老人聊聊天。老人走不動了,他背起老人就走。路人都用羨慕和稱讚的眼光看著這對親密和諧的爺孫。

蘇紅石老人過得很幸福,四年後,在過完他83歲生日後不久,老人安詳地去了。辦完老人的後事後,劉小梅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正準備去車站乘車回鄉下,屋子裏卻一下湧進來十來個中年男女,攔住了劉小梅不讓她走。劉小梅知道,這些人都是老人的兒女及媳婦女婿,她在老人的追悼會上見過的。這一撥人進來後,毫不客氣地進到各個屋子翻箱倒櫃,猶如老人講過的鬼子進村時的情景。劉小梅不解,老人在世時,她多次在外麵打公用電話,求他們來看望一下老人,可就沒一個人來打照麵。現在老人剛去,他們就蜂擁而至,行動真快呀!搜完屋子,幾個人又圍住了劉小梅,七嘴八舌地追問老人留下的存單的密碼。劉小梅本來對這些人就有看法,現在又沒有了惹老人生氣這個顧忌,也就毫不客氣的針鋒相對:“你們是老人的後人,是應當知道這些家事的呀,怎麼反倒來問我一個外人?”眾人被噎得大眼瞪小眼的。三妲見勢不妙,立即凶狠狠地說:“實話對你說吧,老爺子有一張15萬元的存款單,還有這套住宅,指定的繼承人卻是你,我們弄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為什麼?還不是想方設法勾引老爺子,與老爺子有一腿呀!”二擔乜斜著嘴接過了話,眾人也七嘴八舌地對劉小梅進行了反擊:“就是!不然老爺子咋會將那麼大一筆遺產送給一個小保姆呀?”

劉小梅長這麼大,吃得苦受得累,也受得委曲,但就是受不了這種侮辱人格的汙蔑。她聽到這不堪入耳的話,頓時覺得如遭雷擊,腦子裏嗡嗡直響,渾身發抖,嘴唇哆嗦著:“你們……怎能……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冷靜下來後,劉小梅決定暫時不回家了,她要留下來和蘇家這群不肖子女打一場官司。她先找到了李春妮,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李春妮問她,與老人到底有沒有那襠子事。劉小梅斬釘截鐵地表示,請相信我的人品,絕對沒有那些汙七八糟的事,我隻是把他當作自己的親爺爺。李春妮當即表態,好,我全力支持你,這官司咱們一定要打到底,我不相信咱們打工妹就是那麼好欺負的!

李春妮領著劉小梅找到了當地婦聯。婦聯非常重視這件事,當即為劉小梅申請法律援助,由李律師協助她打這場官司。

李律師向劉小梅了解了相關的情況後,很有把握地說,這埸官司的勝算有百分之九十。他立即著手搜集一些必要的材料和證據。

一個月後,法院開庭審理這場有關名譽權與繼承權的官司。令蘇家子女沒有想到的是,一個農村來的小保姆,竟敢狀告一群有身份有地位的城裏人。法庭辯論的第一個問題是,蘇紅石留在齊雁處的遺囑是否有效。齊雁出庭作證,老人立遺囑時劉小梅並未在場,她和處長都再三地提醒過老人,你有這麼多子女,一定要鄭重考慮好繼承人。老人說,他反複考慮過了,將遺產留給劉小梅是他真實的心願。他病重的時候,沒有一個子女管他的死活,讓他傷透了心;而劉小梅這個非親非故的農家女孩,卻一點也不嫌棄他,把他當作親人。更讓他感動的是,為了寬老人的心,劉小梅經常編造美麗的謊言,說某某兒子、某某女兒打了電話回來向老爺子問安。老人明知道兒女們早把父親置之腦後,可一聽到劉小梅轉述的問候,他心裏高興呀,有這麼一個貼心貼肺的像孫女兒一樣的女孩關心自己,就勝過了一大群親兒孫。他當然應該把遺產留給這樣的好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