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溫給人的感覺是不冷不熱,但空氣溫度隨著高度的上升而遞減,加之秋季溫度的日變化幅度本身就較大,山體溫度受小氣候影響也難以預料,所以秋日登高,溫度變化最為頻繁,這對人體健康本身是有益處的:使人的體溫調節機製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中醫上的“秋凍”也包含了這層意思)。當然,對年老體弱者,不可一味強調這種保健效果,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發生不測。
慢跑
慢跑也是一項很理想的秋季運動項目,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腱美。對於老年乙肝患者來說,跑步能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減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現象;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乙肝康複及延年益壽。近來,科學家還發現,堅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機會比較少。
冷水浴
所謂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間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溫正是在這一範圍內。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顯。首先,它可以加強神經的興奮功能,使得洗浴後精神爽快,頭腦清晰。第二,冷水浴可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稱作是“血管體操”。第三,洗冷水浴還有助於消化功能的增強,對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秋高氣爽,氣溫、水溫與人體體溫較接近,冷水對人體的刺激較小。如果從這時開始洗冷水浴,等身體對冷水的刺激有了一定適應能力之後,就可以向冬季冷水浴過渡。隻要持之以恒,對適應寒冷的能力及預防感冒等疾病大有裨益。
冷水浴鍛煉必須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秋天氣溫逐漸降低,人體對寒冷和冷水也逐漸適應,以至於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覺太冷。冷水浴應循序漸進,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的由短到長。皮膚對冷水敏感的人就不能進行冷水浴;此外,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風濕病、空洞性肺結核、坐骨神經痛以及高熱病人都不可進行冷水淋浴。
進行冷水浴鍛煉,首先活動身體至熱,如出汗應待汗幹或用毛巾擦幹才可入浴;然後雙手快速地摩擦全身,從身體到四肢由上而下,均勻摩擦,用力適度。感覺發熱時,可將冷水先抹在臉、手臂和大腿等處,或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擰幹後擦身體,讓身體逐步適應,然後就可直接用冷水進行衝洗,邊衝邊摩擦。衝洗時間一般為10分鍾(冬天5分鍾)左右,以身體能夠適應為宜。浴後迅速用幹毛巾擦幹,雙手摩擦全身關節部位,以預防關節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