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天之後,當大約走完52400步的帕克穿過倫敦詹姆斯公園終點線時,人山人海的人們向他表示熱烈的歡迎。曾經5次獲得奧運會劃船比賽冠軍的英國奇人斯蒂夫向他頒發了一枚特別獎章。
終點線上,帕克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麵對記者,他說:“我要向世人證明,即使人最重要的脊椎神經已嚴重受損,不能走路,但生活還要繼續,生活是你能做的一切。”
我知道,他的話,是為身體障礙的人們鼓起生活的風帆;我也堅信,他的話,也將給人生遭遇種種變故,飽受創傷心靈帶來明媚的陽光。
跑到球將要達到的地方
10歲就開始參加正式比賽的美國曲棍球運動員格雷茨基,職業生涯中創造了61項美國冰球職業聯盟紀錄,被人們譽為“偉大的冰球手”。在接受《花花公子》雜誌采訪時,格雷茨基這樣形容自己:“從小到大,我一直是小個子。5歲時我就跟11歲的孩子一起打球,他們比我更高、更壯、更快,我必須找出一種跟他們抗衡的方法。14歲時,我的對手是20歲的年輕人;17歲時,我已經開始與成年人交手。我的力量比不上別人,我的射門不夠淩厲,我不是聯盟裏速度最快的球員。”
超人的爆發力,淩厲的射門,飛快的速度,這些優勢,格雷茨基一樣也不具備,但他卻成為美國冰球職業聯盟最優秀的球員,那麼,他是如何成為一名偉大的球手的?他說,其實很簡單,我用眼睛和頭腦完成大部分工作,我總是設法跑到球將要達到的地方,而不是它現在所處的位置。
設法跑到球將要達到的地方,這就是格雷茨基不同於其他運動員的地方,也是他成功的惟一秘訣。
賽場上,球就是焦點,誰都希望能夠控製它,並不失時機地打進對方的球門。每控製一次球,就是獲得了一次成功的機會,一次破門的可能性。牢牢地控製球,是成功的關鍵,每一名運動員都清楚這一點。於是,這樣的場麵一再出現:球場上,雙方球員蜂擁在球的周圍,圍堵、爭搶、吼叫、撕殺,場麵不可謂不壯觀,爭奪不可謂不激烈,一場混戰之後,球卻落到了另外一個點,那裏,往往並沒有球員,於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白白錯失。格雷茨基卻總是能夠恰到好處地出現在那個點,將球斷住,控製在自己的球杆下,並組織一次次迅雷不及掩耳的進攻。
我看過幾場格雷茨基參加的比賽錄像,這個並不強壯的曲棍球手,似乎總是能夠坐收漁翁之利,在處於膠著狀的核心之外,無人留意的什麼地方,輕而易舉地“撿”到球。他的“運氣”真是太好了。
這當然不會是靠運氣。球可能幸運地落到你的麵前一次,就像兔子撞死在農夫麵前的大樹上一樣,但這樣的運氣不會發生第二次。格雷茨基靠他的智慧,他對球的運行軌跡驚人的預見力和判斷力,而一次次輕而易舉地獲得了球。
如果我們將賽場上的球比喻成一次機會的話,那麼,球一定比你的雙腳跑得快;比球跑得更快的,是你的眼睛;比眼睛跑得更快的,隻能是你的大腦,你的思想。你的大腦,可以幫助你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球的落點,抓住它。
在賽場上,有的球員,隻看到了球,所以,他總是在追逐球,永遠跟在球的後麵,氣喘籲籲,疲於奔命;有的球員,他看到了球,還同時看到了球的軌跡,球的趨勢,球的走向,球的未來,於是,他會審時度勢,悄然離開激烈的爭奪圈,而另劈蹊徑,獨自跑到未來,在那兒等著球,球“自動”送上了門。這就是球員和偉大球員的區別。
無論是冰球場,還是籃球場;無論是足球場,還是排球場;無論是賽場,還是現實生活,道理都一樣。你可能不是球員,但生活卻是一個大賽場,為什麼你總是抓不住機遇,為什麼你一次次與近在眼前的成功失之交臂?很可能就是因為,你的眼中隻看到了球,太急功近利,而每一隻球,都會有太多的人在爭奪它。
趕快跑到球將要達到的那個地方去吧,那裏,離成功最近。至於球會飛到哪裏呢?那正是你要靠自己的智慧去獲取的。
盡可能豐富人生
在1987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體操運動員李寧,一人獨得了男子體操的三枚金牌、兩枚銀牌和一枚銅牌,創造了世界體壇的盛世神話。而這位被稱為“體操王子”的金牌運動員,在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之後,又創造了中國品牌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