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網絡危害,讓心靈蒙上一層陰影(1)(3 / 3)

網遊是一種娛樂方式,但是不可以成為唯一的娛樂方式。放鬆心情的娛樂方式並不少,比如:打一會兒籃球、彈一段兒鋼琴、看一本兒好書等等。現實生活中,上網玩遊戲幾乎已經成為青少年放學回家後娛樂的主流,必須把握好這個“度”。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方共同配合,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搞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集體活動,青少年就可以在活動中不斷陶冶情操,樹立人生目標,增強學習興趣。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業、學習上,讓網遊在青少年中失去市場。

網遊其實隻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網絡遊戲打開了虛擬世界的大門,通過虛擬物品交易,激活網絡遊戲與生俱來的“社會屬性”,逐步構建起“理想主義的社區”,不斷塑造一個越來越真實的虛擬世界。這極易成為逃避現實、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打擊的少數人的‘‘溫床”。也可以讓在現實生活中毫無作為的人群,可以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裏去尋找到自己的“價值”。網絡終究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盡管可以讓人們浮想聯翩,暫時得到“滿足”,但是不可以忘

記不管怎樣,在現實生活中自己還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勇敢地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不可以將網遊作為精神寄托,應該追求遠大抱負和精神。

相信,每個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都可以更加理智的上網。

生活中的交往比網絡真實

“孩子大了難管呀!”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與感歎。

一天.一對中年夫婦走進了谘詢室,他們向谘詢員講述,自己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哭鬧著非要去見網友,他們為此很是煩惱。

“兒子現在正在上職高,是職高一年級的學生。在初一時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初二的時候,學習成績也基本處於班裏的中上等水平。後來,家裏拆遷,由於原在學校和新家的距離比較遠,上學來回不方便,也不安全,我們就將兒子轉到了離家比較近的一所中學上學。轉學之後,常常會聽到兒子對以前所在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的留戀。為此,我們總是勸說,過一段時間適應了就會好。但是,時間在不斷的推移,我們漸漸發現兒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

向,情緒逐漸變得憂鬱,學習成績也在逐漸下降。結果,他沒有考上高中,隻上了一所職業高中。進入職高以後,兒子變得更加孤僻,而且還很喜歡在家發脾氣。單位同事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建議說讓他學學電腦,多培養一些課外興趣,增加一些就業技能。但有了電腦之後,兒子每天都會上網到深夜。一天,兒子說自己想外出見一個人,對方在外地縣城的一家鄉鎮企業工作,和兒子在網上已經相識好幾個月了,兒子覺得這個女子就是自己的意中人。無論如何都要去見麵。為此,我們和一些親朋好友不知多少人勸他,都起不到作用。說急了,他甚至會用頭撞牆。我們甚至懷疑兒子是否得了什麼病,帶他去醫院看過,醫生說他什麼病都沒有,建議看一下心理醫生。”說到這裏,兩位家長一臉的無奈和焦慮。

“您的兒子今年多大?”谘詢員問。

“剛過15歲……”母親回答道。

“你們覺得,你兒子上網前後有哪些變化嗎?”谘詢員又問。

“生活變得毫無規律,經常熬夜,白天都缺乏精神。”母親回答道。

“好像兒子迷戀上網以後,對我們也不太喜歡亂發脾氣了……當然,最近因鬧著要去見網友,又開始和我們哭鬧。”孩子爸爸補充道。

“你們和那個網友接觸過嗎?比如打電話?”谘詢員問。

“兒子與她倒是經常通電話,都是我兒子打給那個女的,後來我們家的電話費一下增加了好多,上個月,長途話費甚至達到了千元。她媽媽一生氣,就去營業廳將長途電話功能給停了。後來,她媽媽偷著查看了對方的電話,也給那個人打過電話,但是那個人一口外地方言,聽起來年齡好像也不是很大,她說並沒和我兒子談戀愛,隻是很一般的朋友。我也問她,是否知道我兒子要去她那裏,她說知道,也勸過我兒子,但兒子很固執。”

“她對你兒子鬧著要去見她有什麼看法?”谘詢員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