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上的失控。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還處在形成階段,因此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缺乏,很容易受到很多不健康的誘惑,造成道德上出現失控。如有的青少年學會了網絡漫罵;有的喜歡上了黃色網站;有的滑向了網絡犯罪;有的進行了網絡誘騙,等等。有一項針對4000人的調查顯示80%的中學生都上網,其中在網上看色情內容的就占4.5%。這個結果雖然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嚴重,但是 青少年應該明白,自己一旦出現問題就等於整個家庭出現了問題。
(2)時間上的失控。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網蟲”、 有“網癮”現象。青少年年齡小,無法控製自己,上網玩遊戲、上網聊天、上網瀏覽後很容易一發不可收,將大量的精力與時間都消耗在網上。這種現象確實比較嚴重,一些青少年整天沉迷於網吧中,造成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的下降。
(3)學習習慣上的失控。網絡的過度便利性也許就會導致青少年出現學習的惰性,遇到難題首先求助網絡,而不是苦思冥想,他們熱衷於以“下載”方式完成作業。若是養成了這種學習習慣,青少年的內在素質、學習質量必將受到影響。
(4)情感上的失控。青少年處在未成年時期,無法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感,往往是情感超過理性。他們在虛擬網絡中,很容易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出現所謂的“網戀’’行為,引起情感上的失控。其中一項調查顯示,上網的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存在網戀。
(5)性格上的失控。一些青少年長期在網絡世界中沉溺,慢慢地就會將自己從現實世界裏淡出,逐漸就會改變自己的性格。他們對現實世界缺乏精神,感到乏味,而一旦進入網絡世界,馬上精神百倍。情況較為嚴重的青少年甚至不願意和家長溝通,不願與周圍的老師、同學溝通,產生性格上的扭曲。
網絡對孩子教育的正麵影響
(1)網絡是青少年學會溝通的一種平台。網絡給青少年開辟了一個虛擬空間。在虛擬世界中,青少年和別人的交流不會受到現實的約束,可以自由選擇交流對象。在無拘無束中體會到溝通的快樂與簡單。一些在生活中拘謹膽怯的青少年,可以用“網聊”來進行訓練,對溝通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網絡是青少年的一種學習資源。網絡首先為青少年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學習載體與學習資源,讓青少年轉變思維、開闊眼界,並且可以使知識水平得到提高。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與知識爆炸的社會,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之一就是網絡。青少年不明白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網絡上找到解答。借助網絡,青少年獲取了新方法、新知識,有效提升了學習能力。
(3)網絡是青少年創新素質培養的一條途徑。當今社會最需要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培養。網絡可以有效地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素質。青少年在網絡中從事閱讀活動,最新的信息刺激、巨大的知識量,可以讓青少年擁有創新靈感,激發青少年的創新火花。
(4)網絡是青少年獲得娛樂的一條渠道。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青少年需要娛樂。但是,麵對競爭的壓力,青少年在學校中很難獲得足夠的娛樂機會,家長也基本上沒有時間和青少年一起玩耍。網絡就是青少年獲得娛樂的渠道之一。青少年玩網絡遊戲,可以在網絡上閱讀有興趣的讀物。通過網上娛樂活動,青少年從中獲得了愉快和輕鬆,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青少年孤獨與寂寞的心理。
網絡家庭教育的影響
針對目前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來分析,不難得出以下結論:網絡家庭教育較為複雜,並且教育內容相對日常教育而言存在著新的變化,具體來說,網絡家庭教育應該包括以下四點:
(1)網絡道德教育。青少年還沒有成年,其價值觀還未形成、心理尚未成熟,自控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很容易就會迷失在網絡的時空裏。所以,家長必須對孩子進行網絡道德的教育。必須讓青少年明白是非判斷標準,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引導他們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真正做到:不瀏覽不良信息,要善於上網學習;不侮辱欺詐他人,要誠實友好交往;不隨意約會網友,要增強自護意識;不破壞網絡秩序,要維護網絡安全;不沉溺虛擬時空,要有益身心健康。家長應該讓青少年明白在網絡世界裏也必須注意自身修養,遠離不健康的文化,努力成為一個誌存高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