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折射——中外作家愛情悲歡曲01(2 / 3)

貂嬋,在以男性為主體的“三國”中,是出場的少數幾位女子中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她不僅是一位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更是一位知恩圖報、情深義重的俠士。她導演了大鬧鳳儀亭,再演了呂布持戟刺董卓,終演了呂布殞命白門樓,可謂是環環相扣,一唱三歎,濃墨重彩。有人說,男人是通過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的,而女人是通過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的。貂嬋就是這樣一個女子,憑著美貌和才智征服了亂世英雄呂布,繼而征服了一個末世王朝,打碎了一代奸雄董卓的帝王夢想,加速了漢末軍閥混戰時代的結束。她的才智讓三國時代的天下英雄黯然失色,她的美貌成為三國時代最為耀目、最為動人的亮點。

這場陰謀與愛情,是一部活脫脫的古代版《色·戒》,貂蟬和王佳芝一樣,以青春美貌作誘餌,誘使亂世強人上鉤。但不同的是,貂蟬在這場陰謀與愛情中,對愛與恨、情與欲把握得恰到好處,最終完成了政治陰謀;而王佳芝在狂野的性愛中,迷失了自己,最終輸得一塌糊塗,反送了卿卿性命。愛情對於一個間諜,尤其是一個女間諜來說,真是奢侈品,既是成功的武器,也是殺死自己的刀刃。 關於貂蟬的結局,眾說紛紜,有說是隨失敗的呂布同赴九泉的,還有說是被勝利的曹操擄回了帳中的。但自從呂布白門樓殞命之後,她便從史書上銷聲匿跡了,似乎她的出場就是為了注解那個在曆史上最著名的經典計謀。而野史裏偏偏說:呂布死後,貂蟬被曹操帶回丞相府,在關羽降曹後,被曹操賜給關羽,關羽不為所動,竟要貂蟬保持晚節,逼得貂蟬回房自盡。這“野史”也真太“野”了!為了成全關羽的氣節,竟讓一個弱女子賠上身家性命。

我很同情貂蟬,愛上一個男人,卻又要去毀滅他,該是何等的難啊?

③李隆基和楊玉環

白居易一首《長恨歌》將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描寫得纏綿悱惻,其發出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成為戀人們的愛情誓言。在白詩的極力宣染下,李、楊所謂的“愛情”也被人們推崇為愛情典範,堪稱千古絕唱。其實,他回避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楊玉環本是李隆基兒子李瑁的壽王妃,是李隆基的兒媳。無論他們感情如何,公公娶兒媳總是有悖倫理道德的,想來總叫人不爽。

其實,李隆基也知道他們所謂的“愛情”是為世人所不容的,於是他假模假樣地先讓楊玉環入籍做道士,賜號太真,實是為了改變她兒媳的身份,以得到迎娶至後宮的目的。這樣的“愛情”有什麼高尚可言?本來楊玉環和李瑁恩恩愛愛地生活著,他倆在鹹宜公主舉行婚禮上一見鍾情後,做了近十年的夫妻,卻因為父親的插足,而勞燕分飛。曹雪芹很不屑,在《紅樓夢》中說這是“髒唐臭漢”。

擁有美人未必就擁有了愛情。楊玉環嫁給李隆基正值青春年華,美貌絕倫,而李隆基已經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子。楊玉環在麵對比自己大了三十多歲的前公公時,內心感受如何?我們無從考證。但有一點,令人疑惑,我們所見到的史料都是說李隆基對楊玉環如何如何狂熱的愛,但楊玉環愛李隆基嗎?如果真的像白居易《長恨歌》所說的那樣,就不會出現後來的楊玉環與安祿山的婚外情了。據《資治通鑒》記載:“自是安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上也不疑也。”如此說來,楊玉環之所以嫁給李隆基多半是懾於皇帝的威權,有多少愛情在裏麵,令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