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公司萬能險為例,年繳1萬元,連續繳費20年。客戶第一年保費中,扣除初始費後,隻有6500元進入個人投資賬戶。在20年的繳費期內,初始費的總額高達10225元,占據了整體保費的5%以上。此外保險公司還將在每年扣取數十元的保障成本。
這意味著,你交給保險公司的錢並不是全部都可以獲得回報。於是,雖然合同中明確約定,保底收益率為1.75%,如果不考慮現實中可能出現的高回報率,你賬戶裏前10年的現金價值相對於所交的保費竟然是負數,要到第11年,你的投資才可能真正產生回報。
而如果你把錢存入銀行,全部的資金都可作為本金獲取收益,這樣一來,最終實際的收益也許還要高於保險。比如,每年向銀行存入1萬元5年定期存款,連續20年重複存入,銀行利率為3.6%,扣除20%利息稅後的實際收益為2.88%。照此計算,同樣投入20萬的資金,20年後連本帶息的收益大約為24萬到25萬。而上述萬能險賬戶20年後的保底現金價值則為23萬。
盡管相對於銀行的固定利率,萬能險賬戶上不封頂的投資回報率為客戶提供了某種美好的預期,但是業內人士表示,以初始費用為7.5%的產品為例,對投資者來說,扣除相關費用後,這個產品的年結算利率至少要達到3.40%,才能得到與5年期定期儲蓄同樣的回報。而一些保險公司目前公布的萬能險年結算利率大致在3%到3.4%之間。
由此可見,如果指望買保險賺大錢,那還不如去買基金、股票或者信托等產品,因為保險公司不是慈善家,既然產品兼具理財與保障功能,你就必須要為獲取“安全感”而支付成本;此外,保險公司在理財層麵的作用更像是理財代理機構,是將募集來的資金集體購買股票、基金、債券以及存款等,這中間的代理費是理所當然要收的。
所以保險理財真正吸引眼球的地方在於保障,在於保障與投資的結合。單一算計收益率的高低或者與其他金融投資產品進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一個利好的消息是,保險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率在2006年將可能進一步走高。一方麵,業內人士預測,2006年,中國的資本市場將迎來紅日當頭,股市、債市都將有較好的表現;另一方麵,保險資金在2005年進入股票市場、債券新領域和境外市場後,將在今年進入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領域。可以預期的是,隨著保險資金手腳的日漸靈活,保險理財產品也將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上呈現更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