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逆轉聯盟——席卷歐洲的“外交革命”(2 / 3)

1月10日,腓特烈二世給留在柏林的大臣一項秘密指示,“假如我戰死了,一切事務必須絲毫不變的照常進行, 假如我不幸被俘,嚴禁為我個人抱有絲毫顧慮,或者對於我在被俘期間所寫的片紙有絲毫準重。這樣的姿態實際毫無必要,因為,一旦失去他的軍事天才,普魯士等於是失去了一切。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敵軍尚未集結之時,即給予各個擊破。此時法國仍未完成戰備,而英國赴漢諾威的軍團,可能使法國的行動更為緩慢。奧軍在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軍火庫,儲存有大量的武器和糧食,腓特烈決心搶先取得這些寶貴的物資,決定性的擊敗奧軍,然後回師抵抗法軍,他親自率領一支軍隊有薩克森出發,並命令布倫瑞克的斐迪南親王自東日耳曼,施威林元帥從西裏西亞,一起舉兵進入波西米亞,且約定在俯視布拉格的東部丘陵會師。開始進行的很順利,軍火庫不久就落入了他的手中,但這一次奧軍居然沒有後撤,他們在洛林親王查理的統率下迎戰,並疏散了布拉格的一半人口準備在不利的情況下守城。5月6日,6.4萬普軍和6.1萬奧軍在布拉格城下遭遇,展開一場空前的混戰,雙方爭相衝殺,勝負的關鍵,已經不在於人數的多寡,戰略的高低,而是全係於雙方的勇氣,施維利軍團在奧軍的火網下,渡過水深及腰寬的河流和沼澤進擊,他們曾被對方打得一度銳氣盡失,掉頭而逃,幸而73歲的施維林為了使的軍隊重振旗鼓,遂身先士卒,把全身裹在軍旗裏,勇往直前,對著敵人衝鋒,不幸身中五彈,倒地陣亡。士兵由於太敬愛他,所以不顧生死,憤怒的向敵人衝鋒,因而能反敗為勝。布拉格戰役雙方的殺戮十分慘烈,腓特烈這邊損失了400名軍官和一位最卓越的將領,剩下的4.5萬奧軍退守布拉格城堡,準備對抗普軍的包圍。

但腓特烈二世發現,這次圍城困難重重,不久就接到報告,一支4萬人奧地利後備軍團正在向布拉格移動,相對於城中的奧地利常備軍團,腓特烈覺得擊破這支後備軍還是相對容易些。遂留下一部分軍隊封鎖城堡,親率2.2萬精銳東向行軍,6月16日與迎麵而來的奧地利雜牌軍在科林遭遇,科林戰役的奧軍主將是利奧波德。約瑟夫。道恩元帥,他顯示出的統帥能力比之天才的腓特烈還要強一些,戰至傍晚,普軍所有的步騎兵衝鋒都被擊退,而且在對方的強大反擊下,數位將領抗命,更使局麵大為混亂;他終於沉不住氣,對著撤退回來的騎兵大喊:“你們要永遠苟活下去嗎?”他的步兵由於損失慘重,信心喪失,拒絕前進。腓特烈二世大為失望。他的將領幹脆不顧他的願望,丟下受傷和被俘的1.4萬官兵,帶著1.8萬殘軍退回布拉格,把圍城的部隊撤出,急忙向返回薩克森的道路撤退。

三個星期後的7月2日,在軍中不發一言的腓特烈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他終於崩潰了,把自己關在房裏,流了一天的眼淚。他如今懷疑17年前對西裏西亞做出的攻擊,是不是受到複仇女神的誘惑而采取的最下之策。他寫信給自己唯一所愛的女子,他的親妹妹威廉敏娜女伯爵,告訴她自己的絕望:“我親愛的妹妹,由於你一向堅稱自己在從事一項偉大的和平工作,我懇求你幫我,派米波拉先生送50萬銀幣給法王的寵兒篷帕度夫人,也就是以前說的那個裙子陛下,以謀求和平 ,一切都靠你了 ,敬愛的你,不僅德行遠比我完美,也是另外一個我。這辦法行不通,威廉敏娜隻好試試別的方法:她寫信給住在瑞士的伏爾泰,請他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伏爾泰遂將她的提議。轉交給反對法、奧同盟的紅衣主教湯森,湯森照她的話做了,但是失敗了。同盟國已經聞到勝利的氣息,豈會如此罷休。

一支法國軍隊已經進入德境,其將領是蓬巴杜夫人的親信蘇比茲親王,正前往與駐在埃爾福特的帝國議會軍會師,另一隻軍隊由德斯特雷元帥指揮下,攻擊了喬治二世之子坎伯蘭公爵指揮的漢諾威軍隊,7月26日,4.5萬漢諾威軍隊被10萬法軍重創,9月8日,被追擊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坎伯蘭公爵簽署一個屈辱的投降協調,解散他的軍隊,答應不再采取對法敵對行動。緊接著,一支瑞典軍隊登陸波美拉尼亞,一支10萬人的俄軍在小阿普拉克辛元帥率領下,侵入東普魯士,7月30日,在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擊潰一支3萬人的普軍。接二連三的失利,加上他自己在波西米亞的挫敗,幾乎摧毀他擊垮敵人的希望,尤其是對方人數如此之多,而物質和人員補充,配備的如此之好,在放棄道德和基督教神學之餘,他竟打算自殺。

8月24日,他給威廉明娜一封半帶歇斯底裏的信,對死亡發出讚美之詞;“我看出所有的人隻不過是命運之神撥弄的玩偶,他讓一群被輕視的生物,繼續在這裏繁衍,他讓強盜戴上王冠,卻讓哲人鎖上鐐銬,他眼看我們的善行和惡行,戰爭的恐怖和瘟疫橫掃世界,而依然無動於衷,親愛的妹妹,我唯一的庇護所就是死神是環抱。”威廉敏娜鼓勵他道:“我要回顧你布拉格之戰以前,你使敵人陷入何等可憐的境地。那是命運之神,對於雙方所作的突然改變 ,凱撒也一度淪為海盜的奴隸,後來終於成為世界的主人。像你這樣具有偉大天才的人,即使在似乎失去一切的情況下,任然會找到支助之援的;無論如果,希望並沒有棄我而去 。”腓特烈二世重新鼓起勇氣:“至於我,必須在沉船的威脅下,在遭遇暴風雨之際,思想、生活和死亡,都必須像一位王者。”

(2)軍史神話

更多的壞消息傳來,奧軍收複西裏西亞大部,一支由哈迪克中將率領的小分隊突入柏林,而謠傳法軍和瑞典軍都在向此地靠攏,一旦柏林失陷,他的家人,武器和彈藥都將落入敵手,他急速的回援他的首都,途中他得到新的消息,稱法軍和瑞典軍並沒有移動的跡象,而哈迪克的奧軍騎兵隻有3400人,而當地的衛戍部隊不知虛實,竟然不敢抵抗,任由他勒索重金以後而離去(10月16日)。不久傳來另一好消息,不知為什麼,占領東普魯士的俄軍無緣無故撤退了(小阿普拉克辛以為女沙皇病重自動退兵)。現在隻要對付開入薩克森的法軍和帝國聯軍就可以了。

心事重重的腓特烈二世改變行軍路線,領著他的軍隊抵達萊比錫以西的羅斯巴赫附件。在這個地方,他那支僅剩2.1萬人,疲憊不堪的軍隊,終於麵對麵的和4.1萬法國和帝國聯軍遭遇。聯軍雖然擁有優勢,但蘇比茲深知自己的部隊雜亂無章,而帝國軍更是多數是新教徒,對普魯士作戰毫無熱情可言。因此並不打算進行會戰,他計劃用當代最流行的軍事藝術---警戒線戰術,威脅腓特烈的後方交通線,迫使腓特烈不戰而後撤,最終被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落入三路大軍的合圍中而投降。在不斷的變換陣地中,法軍和帝國軍的配合出現了問題,帝國軍薩克森-希爾德豪森的約瑟夫大爵的迂回部隊沒能得到法軍的嚴密掩護,行動出現了脫節。在羅斯巴赫一座屋頂上觀戰的腓特烈二世,當即抓住了戰機,命令塞得利茨的3800騎兵出擊,當即把聯軍右翼衝垮了,在敵軍重整之前,普魯士王弟亨利親王的7個步兵營突入法軍中央,90分鍾之內,羅斯巴赫戰役就結束了(11月5日),聯軍損失7000人而普軍隻有550人,腓特烈二世下令善待俘虜,並邀請被俘的軍官與他同桌進餐,他請求大家原諒菜肴不夠,因為,紳士們,我想不到你們來的這樣快,來的這樣多。

英國和腓特烈二世同意感到高興,對這位新的盟友建立起信心,倫敦街上大放煙火慶祝他的生日,而虔誠的美以美教徒聲稱這位不信教的英雄為唯一的救世主。7月29日已經回到政府的老威廉。皮特是普魯士國王的堅定支持者,他譴責坎伯蘭公爵簽署的停戰協定,他說服國會撥款保衛漢諾威及幫助腓特烈二世,以前國會隻願意撥款16.4萬英鎊在漢諾威建立觀戰部隊,這次在羅斯巴赫大捷的影響和老皮特的鼓動下,決心每年撥款120萬英鎊建立一支參戰部隊,老皮特和腓特烈二世同意公同選擇布倫瑞克公爵的胞弟,普魯士國王的妹婿斐迪南親王作為這支新軍隊的統帥,斐迪南年方36歲,是一位長的英俊,有教養而且英勇的人;他的小提琴也拉的很好,柏尼曾說:“他可能憑這些條件獲得美好的前程,”他現在是普軍內僅此於腓特烈二世的第二號人物。

腓特烈二世沒有多少時間去高興。黎塞留公爵統帥的一支法軍,仍然控製著漢諾威大部。在羅斯巴赫之戰的同一天,4.3萬奧軍包圍了施韋德尼茨,此為普魯士在西裏西亞的補給中心;腓特烈二世在那裏留有4.1萬人防守,由於逃亡和死亡的緣故,已經減少到2.8萬人了;這些軍隊是由貝費恩公爵指揮,他沒能解除圍困,11月11日,要塞投降,落入奧軍手中的有戰俘7000,銀幣33萬和足以供8.8萬軍隊兩月之久的補給品。勝利者和洛林親王和道恩元帥的軍隊會合以後,增加到8.3萬人,繼續向西裏西亞首府推進,11月22日,他們擊潰了貝費恩公爵的殘餘部隊,布雷斯勞陷落,至此,西裏西亞大部分地區重歸哈布斯堡家族。腓特烈二世覺得自己有理由覺得他在羅斯巴赫的勝利已抵不上這次失敗。不過那次勝利,卻使他恢複了勇氣,他的軍隊也恢複了活力。法軍在薩克森的掠奪,在提高士氣方麵對他幫助很大。腓特烈驅使他的士兵在12天裏行軍270公裏,越過泥濘地帶和西裏西亞的殘部會師。12月3日,腓特烈二世的4.3萬人,在通往布雷斯勞的陸上與7.2萬奧軍相遇,在那天下午,腓特烈二世對他的軍官發表演講,已經勾勒出拿破侖軍事演說的輪廓:

先生們,你們不會不知道,正當我們忙於阻擊法軍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時,這裏卻陡降不幸。施魏尼茨陷落了;伯弗恩公爵敗北了;布雷斯勞失守了,我們的糧草彈藥全完了;西裏西亞也大部分淪陷了。說真的,如果不是因為無限信任你們和你們的素質,而你們作為祖國的勇士和兒子,多次顯示過這種素質,我目前的尷尬處境將使我難以應付。

你們之中幾乎沒有人不是戰功顯赫。你們為祖國和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了如指掌,並將永誌不忘。因此,我對這次戰役也十分相信。祖國有權期待你們拿出勇氣,你們不會缺乏勇氣。決戰時刻已經來臨。如果讓奧軍繼續盤跨西裏西亞,我便一事無成。我要曉告諸位:查理親王的兵力雖兩倍於我,但我要衝破戰爭藝術的束縛,哪裏發現敵軍,就在哪裏進攻。問題不在於敵軍的數量,或是他們占據了有利位置。我們依靠勇氣,依靠縝密的計劃就能成功。我必須鋌而走險,否則,一切都會付之東流。我們必須打敗敵軍,否則,就讓我們在敵軍炮火下為國捐軀。我就是這樣看待這一戰役的,我就要這樣行動了。把我的決心傳達給全體官兵吧。讓他們準備接受即將到來的考驗吧。告訴他們,我要求他們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至於你們,我想到你們是普魯士人,難道我會認為你們會辜負這一稱號嗎?如果諸位之中有人怕與我分擔這一切風險,他可以今晚就退伍,而不會受到任何斥責。!

我知道,你們誰也不會背棄我。那我就仰仗諸位的幫助,並相信必然會贏得勝利了。在此次戰役中,一旦下令出擊,如果騎兵不全力以赴衝向敵陣,我就在戰鬥結束後叫他立即下馬,叫他充任留守部隊;如果步兵在戰鬥中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猶豫,膽怯或拿不住軍刀,我就割去他的軍服上的花飾!好啦,先生們,晚安!過不了多久,我們要麼已經打敗敵人,要麼就永遠見不著了。

到這個時候,奧軍所遵循的,還是一種費邊戰術,不與腓特烈的軍隊正麵作戰,但如今由於受到人多勢眾及最近所獲的的幾次勝利的鼓勵,洛林親王決定不理會道恩元帥的忠告,決心在戰場上一雪前恥。兩個敵對王朝的士兵,4.3萬對7.3萬,朝著對方,進入彼此的劍陣和火網之中,這次戰役,拿破侖說,洛伊滕會戰是運動、機動的決斷的傑作。僅此一戰就足以使腓特烈名垂千古,並使他躋身於世界偉大將領的行列。腓特烈在高地上看到,奧軍成倆列長長的橫隊,普軍成縱隊接近,於奧軍陣線成垂直,腓特烈派他的前衛部隊展開在奧軍前方,以隱蔽其部隊朝右轉,朝著奧軍陣線右翼延伸點部位某一點運動,他的縱隊在這裏轉換成橫隊,成45都角挺近,直插至敵人的陣線延伸部,就像古代底比斯名將伊巴密濃達那樣,形成一個典型的斜形戰術,在敵人大部隊完全沒能做出反應前,就擊潰了他們;奧軍有兩萬人在混亂中被俘,這是史無前例的,而腓特烈隻付出了6300人傷亡的代價。戰爭一結束,腓特烈就感謝他的將軍們“今天將使你們的名聲永遠為這個國家的後世子孫所銘記。”這位勝利者,利用這個機會乘勝追擊,第二天,他的部隊就包圍了布雷斯勞,守城的奧軍司令在城內貼出公告,聲明若有任何人提到投降這兩個字,立即格殺勿論。但半個月後他自己卻率1.7萬人投降了。不多久,除了一個小小的要塞外幾乎整個西裏西亞又回到了普魯士的手裏。洛林親王在道恩元帥沉默的責備下,無地自容,隻好返回他的莊園。

貝爾尼等其他幾位法國首腦人物,均一致勸說路易十五與普魯士談判,但蓬巴杜夫人拒絕,並將外長貝爾尼主教撤換,代之以舒瓦瑟爾公爵。但是法國不禁懷疑,自己是犧牲殖民地而替奧地利打仗,所以對戰爭前景灰心至極。黎塞留在漢諾威的表現也是一樣,因此在1758年2月一並遭到撤換。取代他的是克勒忙伯爵,一位保有經過教皇特性保有神職的教士。法軍麵對斐迪南。馮。不倫瑞克親王堅定的壓力下,終於撤出漢諾威;3月,他們放棄明登;不久又放棄了伐裏亞,斐迪南親王繼續向西挺進,6月23日,他以半數兵力打敗了克勒芒公爵在萊茵河克雷菲爾德所布置的主力,克勒芒放棄他的權利,讓給Contades 。這位則聯合從羅斯巴赫敗回來的蘇比茲親王,才擋住斐迪南的如潮攻勢。

(3)受困之狐

4月11日,英國為一連串勝利所鼓舞,答應在10月間給腓特烈67萬英鎊的額外補助,並承諾不片麵談判。當時腓特烈已經無法再他的領地征收更大的稅收了,他開始在薩克森征稅,發行不足的貨幣,雇傭猶太銀行家兌換外幣。在1758年春季重現拉出了一支14萬人的軍隊。4月,他再次帶兵7萬南下,目標直指維也納。但是,在摩拉維亞的奧爾米茨城下他碰到釘子,他包圍了這個要塞,但工兵不足使他無法強攻,運送補給的4000輛大車又完全被道恩元帥重建的一支軍隊所掠獲。徒勞的對峙到7月後,聽到費莫爾指揮的一支新的俄軍部隊會合瑞典人正在橫掃東普魯士,已經打到離柏林隻有幾天路程的地方了。他隻好放棄南下的企圖,帶領1.5萬精銳往北救援,途中會合了兩隻部隊,使全軍達到3.4萬人,足以一戰,8月25日,曹恩道夫戰役他所喜愛的斜行戰術,由於地形的關係而實戰不利,而俄國人在戰鬥中所表現的堅韌和勇敢,也是普魯士人所難以遇到的,弗裏德裏希。威廉。馮。塞德利茨和他屬下的騎兵,為普軍贏得了一天戰爭中對陣廝殺所能贏得的一切榮譽。在傍晚,俄國很有秩序的撤退,死傷和被俘1.8萬,而普軍也有1.2萬損失。

當腓特烈二世正在北方時,道恩在南方穩固的推進,把他的弟弟亨利親王的軍隊包圍在薩克森的德累斯頓,他的攻擊因腓特烈的急速會援而改變了目標,同時,第二隻奧軍開始進入西裏西亞,包圍尼斯,腓特烈9月26日離開德累斯頓,急於解尼斯之圍,但是道恩據有堅不可摧的陣地,攔住了他的去路,腓特烈不願後退,遂在離敵人不遠的地方紮營,等候來自後方的補給四天之久,10月14日早晨5點,他的大營突然遭到了不明攻擊,不久就明白了,乘著濃霧展開奇襲的正是道恩的全部主力,腓特烈二世不顧生死的置身於火網之中,力圖重整陣線,但是他的努力太晚了,以3.7萬對抗8萬人,無論如何也沒有勝率,全靠凱斯元帥和他的部下全員戰死拖住敵軍,他才能殺開一天血路突圍,他在戰場上留下9450具屍體,萬幸的是道恩元帥也顧慮陣型散亂而沒有窮追,他才得以逃脫。

腓特烈二世又考慮到自殺,他的軍隊的數量、素質、訓練都在下降,而對方任何損失都能迅速補充,加上有道恩這樣一位能幹的將領來領導奧軍,很明顯的,除非奇跡出現,否則,普魯士不可能獲勝。而腓特烈卻根本不相信奇跡。霍克齊戰役的第二天,他的妹妹威廉明娜去世,他自童年開始的另一半不複存在。他那天寫了一份“為自殺辯護”的文章,並且說:“一旦我選擇這樣做,我就能結束這場悲劇。”1758年的戰局悄然在厚厚的積雪中結束了。

春季到來,新的法軍開上戰場。1759年4月13日,在貝爾根地方(法蘭克福附近),一支由布羅伊公爵二世指揮得當的法軍,讓布倫瑞克的斐迪南親王首嚐敗績,但是8月1日,在明登戰役中,斐迪南重振聲威,以一支由日耳曼、英國和蘇格蘭人組成的4.3萬部隊,決定性的擊敗了布羅伊元帥和康塔德斯侯爵所統率的6萬法軍,而自身的損失相當輕微,時他能分出1.2萬支援腓特烈二世,以彌補國王在東部戰役的慘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