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歐洲一體化——和平中孕育的全球最大貿易集團(3 / 3)

1992年2月7日歐共體12國外長和財政部長正式簽訂了該條約。

該條約規定,在歐盟內部要求實現資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實現統一市場,並使經濟政策完美地協調起來。條約規定:最遲於1999年1月18日在歐共體內發行統一貨幣,實行共同的對外與防務政策,擴大歐洲議會的權力。

根據歐元區穩定和增長協議,區內各國都必須將財政赤字控製在GDP的3%以下,並且把降低財政赤字作為目標。同時,各成員國必須將國債/GDP占比保持在60%以下。上述兩條也是其他歐盟國家加入歐元區必須達到的重要標準。

1999年1月1日,11個成員國采納了歐元。它們是: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芬蘭和奧地利。希臘在2000年12月加入歐元區。斯洛伐克在2009年1月1日歐元區建立十周年之際加入歐元區。瑞典、丹麥和英國目前為止都決定暫時不加入歐元區。歐元的硬幣和紙幣已經於2002年1月1日開始流通。歐元區國家各自的硬幣和紙幣已經於2002年的前兩個月退出流通。

(2)《政治聯盟條約》

《政治聯盟條約》由1990年4月由法國總統密特朗與德國總理科爾共同提出。目標是:實行共同的外交、防務。大會政策,進一步擴大歐共體超國家機構的權力,擴大歐洲議會的權力,使其由原來的谘詢和監督機構變成部分的權力機構。

建立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在歐盟最重要的領域內采取的“共同行動”仍需一致通過,但也采用特定多數投票(實施共同行動)的原則。歐洲聯盟的武裝機構——西歐聯盟“將執行歐洲聯盟在防務方麵作出的議定”。條約最終規定製定共同防務政策。

歐洲公民身份:歐洲公民身份的主要內容是,聯盟僑民無論居住在歐共體的哪個成員國,在歐洲選舉和市政選舉中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承認任何公民有在歐洲議會請願的權利。

補充性:采取補充性是為了解決歐共體與其成員國分權的微妙問題。歐共體僅在專屬自己的領域內,“在成員國無法令人滿意地實現考慮采取的行動的目標時”進行幹預。

歐洲議會:在製度方麵,歐洲議會通過投票任命歐共體執委會,任命接受公民訴狀的調停者,並可能成立調查委員會。在立法方麵,擴大合作程序。在歐洲議會與歐洲理事會發生分歧時,通過調解程序共同決策。

執委員:歐共體執委會職能不變,但是由於任命方式改變,它的合法地位增強 。

司法與內政:需要一致通過的政府問合作今後將涉及與“共同利益”有關的問題(避難:移民,簽證、警察)。

協調基金:設立該基金是為了在環境和基礎設施方麵援助最貧困的地區。

新領域:歐共體在恪守補充性原則的同時,可以在一些新領域(教育、公共衛生:職業培訓等)進行幹預:歐洲理事會可以建議成員國通過一些公約。

社會政策:由於英國反對,條約附件中有兩項特別議案涉及此事,簽字國保證推動社會歐洲發展,促進就業,1992年以來,丹麥對《馬約》否決;法國以微弱多數勉強通過,英國推遲全民公決。

(三)深遠影響

經濟上:

強化了歐洲各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增強了歐盟對外的經濟競爭力,提高國際經濟合作水平,使國際經濟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政治上:

增強了歐盟各國在世界中的影響了,強化了世界多樣化趨勢的形成與發展,有利於抑製美國搞單極世界圖謀。

文化上:

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經濟聯係的密切使得歐盟各國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於世界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社會環境上:

人從出生就受其生活的環境影響。在他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中,各種各樣的群體行為方式影響其自身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並使之不斷調整,修正自己的行為盡量與社會趨同。家庭和國家的觀念,是人類社會普遍的、基本的觀念,也是人最早建立起來的觀念。然而一旦這些基本觀念被打破,人將手足無措,失去某種精神支柱,因為這些基本觀念是人維持其社會關係的基礎,是人參與社交、政治的靈魂。所以歐洲一體化無論在觀念,還是行為方式上對其中國家人民的影響都是巨大的,這也是很多民眾始終不願承認歐洲一體化的原因。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依然保持著人類永久的原始的國家觀念,在麵對歐洲一體化時,他們找不到寄托,找不到歸宿,早不到認同感。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相信在打破原有國家觀念的同時,歐洲會建立新的“國家”觀念,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同這種觀念,而逐漸在文化上走向統一。

同時歐洲一體化還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即是關於文化多樣性的問題。在人類發展初期,受各種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影響,人類分居各地,文化交流較少——其實這些都是物種多樣性形成的基本條件——使各地區、各國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傳統。隨著歐洲一體化的發展,各文化的界限逐漸被打破,少數群體很難再堅守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及交通工具的發展,網絡的發達,使得各地區交流溝通增加,人類開始趨同。人類在相互理解包容異族文化的同時,也逐漸失去了自身民族文化的認同。歐洲一體化提出了“在文化多樣性中發展”的口號,為保護各國的語言以及維護各國語言的平等,不惜大量人力物力建立翻譯中心。歐洲統一的觀念以歐洲的同一性和多樣性為基礎,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文化思想淵源和文化認同,同時保持了自己原有文化的延續。

安全上:

強化了歐洲各國經濟聯係,使歐洲各國經濟相互融合和滲透,總體看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但可能同時也可能增加了各國經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