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危機就是良機(1)(3 / 3)

小廚工發現這個秘密後,便悄悄地把扔掉的羊油炭灰撿回來,供大家使用,結果每個廚工都洗得又白又淨。後來,國王胡夫發現這個秘密後,便盤問起來。小廚工如實道出了原委。國王胡夫試後讚不絕口。很快,這個發現便在全國推廣開來,並傳到了希臘和羅馬。在這個發現的基礎上,人們研製出了肥皂。

還有一個美國印刷工人,在生產書寫紙時不小心弄錯了配方,生產出一大批不能書寫的廢紙。他被扣工資、罰獎金,最後還遭到解雇。正當他灰心喪氣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提醒他,讓他仔細想一想,能否從失誤中找到有用的東西。於是,他很快認識到,這批紙雖然不能做書寫用紙,但是吸水性能相當好,可用來吸幹器具上的水。於是,他將這批紙切成小塊,取名“吸水紙”,投到市場後,相當搶手。

換一個位置或者換一個環境去看待事物,在這方麵看來是缺點,但經轉移到另一方麵來看,卻是優點。同樣的境況,卻有不同的觀點與結論。其實,當我們經常往不好的方麵去思考的時候,我們將錯失許多成功的機會。相反的,若我們一直往積極的方麵去思考的話,我們就會挖掘出許多令人想不到的機會,於是“危機”便有可能隱藏著另一個機會,不是嗎?

打好手中抓到的牌

人生猶如打牌,無論是好是壞,大多數人的人生不在於抓一副好牌,而在於打好手中的爛牌。

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途,如果把人生比做一場牌局的話,很少有人天生能得到一副好牌——不同一般的家庭背景,超常的智力,充沛的精力,不俗的外表以及命定的幸運。當我們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相貌平平,記憶欠佳,缺乏眼界和財力,沒有貴人扶持。甚至可能更糟……可是拿到一副壞牌就注定我們必輸無疑嗎?

一個嗜賭成性的賭徒在一次債主上門討債時犯下罪,被判無期徒刑。賭徒的妻子獨自撫養兩個兒子成人。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一歲,命運卻大不相同,一個同樣賭癮很重,靠偷竊和搶劫為生,最終被捕入獄;另一個自學成材,娶妻生子,家庭幸福,事業有成。

有人好奇地問這兩個兒子墮落和成功的原因,這回,兩人的答案竟驚人地一致:“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麼辦法?”

有一個囚犯父親,這就是兩個兒子拿到的壞牌,但因為出牌方式不同,所以,兩個兒子在與命運的較量中輸贏就截然不同。

哲學家馮友蘭說:“人生如打牌,所以一人在其一生中所有之成敗,一部分是因其用力之多少,一部分是因其命運之好壞。”其實,一個人的命運又何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當你拿到壞牌時,是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還是竭盡全力,打好手中的壞牌?要知道,決定輸贏的並不是牌的好壞,而是你怎樣去出牌。詩人荷馬是個瞎子,音樂家貝多芬是個聾子,海倫·凱勒又聾又啞又瞎,他們的牌比誰的都糟糕,但他們沒有輸,我們有什麼理由判決自己失敗呢?

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小的時候,有一天和媽媽玩紙牌,連續幾次都抓了很壞的牌,他開始抱怨。媽媽說:不管牌怎樣,你都該繼續玩下去。人生也是如此,發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樣的牌你都必須拿著。你能做的就是盡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結果……從此以後,艾森豪威爾一直把這句話當做座右銘,總是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最終,他成為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

成功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隻有很少的人知道它的關鍵和秘密,大多數的人都如瞎子摸象似的不明其真相,以為外在形象和先天的條件就限製了成功的可能性。有句話很有道理:“失敗者任其失敗,成功者創造成功。”

的確,勝利者天生是主動行動的人,他們將自己視為人生舞台的優秀演員,而非被他人行動牽製的觀眾。即使失敗了,勝利者也寧願選擇一種有聲有色的方式失敗。如果無法避免失敗,就索性轟轟烈烈地大幹一場。

如果手中牌不算太差,一定要爭取贏得勝局;如果手中的牌糟得不能再糟,更要運籌帷幄,扳回一成。況且,牌桌上不止我們一個人,如果能巧妙靈活地發牌,或許我們最終還是能贏。畢竟,沒有人能打敗你,除非你自己願意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