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經常這樣教導我的隊員。”穆裏尼奧說,“他們沒有讓我失望。”
事實上,整個世界都是競技場,每一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投入到比賽中了。比學習成績,比工作成果,比事業成就,比家庭幸福……成功的人,總是那些積極進取,不滿於現狀的人。
吳士宏從一個“毫無生氣甚至滿足不了溫飽的護士職業”(吳士宏語),先後當上IBM華南區的總經理,微軟(中國)總經理,TCL集團常務董事、副總裁,靠的就是一種主動晉升、絕不安於現狀的精神。
據吳士宏回憶,1985年,她為了離開原來毫無生氣甚至滿足不了溫飽的護士職業,憑著一台收音機,花了一年半時間學完了許國璋英語三年的課程。正好此時IBM公司招聘員工,於是吳士宏來到了五星級標準的長城飯店,鼓足勇氣,走進了世界最大的信息產業公司IBM公司的北京辦事處。
IBM公司的麵試十分嚴格,但吳士宏都順利通過了篩選。到了麵試即將結束的時候,主考官問她會不會打字,她條件反射地說:“會!”
“那麼你一分鍾能打多少·”
“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說了一個標準,吳士宏馬上承諾說可以。因為她環視四周,發覺考場裏沒有一台打字機。果然,主考官說下次錄取時再加試打字。
實際上吳士宏從未摸過打字機。麵試結束,吳士宏飛也似地跑回去,向親友借了170元買了一台打字機,沒日沒夜地敲打了一星期,雙手疲乏得連吃飯都拿不住筷子,竟奇跡般地敲出了專業打字員的水平。以後好幾個月她才還清了這筆對她來說不小的債務,而IBM公司卻一直沒有考她的打字水平。
吳士宏就這樣成了這家世界著名企業的一名最普通的員工。
靠著這種不斷進取的意識,吳士宏順利地邁入了IBM公司的大門。
進取精神體現了一種居安思危的發展眼光,它可以讓人擺脫安逸生活的羈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不滿是向上的車輪”。永不滿足才能夠永遠進取。缺乏危機感,安於現狀隻會讓一個人裹足不前。
超越和進取是一種拒絕平庸的生活態度,也是一份挑戰自我的人生宣言,拿破侖有一句名言,“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優秀者也應當積極進取,主動晉升,不要安於自己當前的職位,因此,我們可以說,不想當總裁的員工不是好員工。
有時候,野心是一股鼓勵自己的力量。對權力的向往並不是什麼壞事情,適時地表達自己的野心,激勵自己努力朝著心中的目標前進,必定能夠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極大的收獲。
吐故納新:像狼一樣擁有絕對消化力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隻有學會吐故納新、新陳代謝,最大化地吸收有用的知識,並最終轉化為實用的能力,我們才能做到“日日新,苟苟新”,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於浪尖之上。
“要在歐亞大草原上找到狼的糞便並不容易。由於長久以來,牧民們對狼進行追殺,狼群已經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們從不隨處排泄,隻有在它們認為最安全的地方,才可能發現狼的糞便,然而這種地方一定十分隱蔽,很難被人發現。我從開始對狼糞產生興趣到後來親自找到新鮮的狼糞,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經過牧民的指點,我獨自一人走向草原最深處。據說,那裏是狼活動最頻繁的地方,當時我根本就忘記了危險。
“終於,在一個山坡後麵,我找到了幾段新鮮的和幹枯的狼糞。狼糞一般呈灰白色,形狀和狗的糞便差不多。我曾經多次觀察過狼進食的情景,至今對那些情景記憶猶新。狼在吃獵物時,充分表現了它們強大的生存本能和對食物的珍惜。它們吃光了動物身體的全部,隻有那些咬不動的骨頭才被它們拋棄,而那些拋棄的骨頭上麵沒有一點肉,連蒼蠅都很少光顧。
“我把狼糞用容器裝了回去。在實驗室裏,我驚奇地發現,狼糞裏麵最主要的成分居然是各種動物的毛纖維和一些牙齒,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像石灰粉似的動物骨鈣。狼把獵物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消化了,除了一些實在沒有營養的物質。據我所知,其他動物都不具有像狼一樣強大的消化吸收能力。”
以上是著名的狼學專家古姆·吉德溫教授在著述《狼蹤》中寫下的一段文字。他曾經在歐亞大草原上生活多年,多次近距離的對狼進行觀察和研究。他的這一發現讓世人驚奇。狼在進化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堅韌和頑強著實讓人感慨萬千。麵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和條件,狼時刻麵臨著饑餓的挑戰和折磨,它們必須絕對消化捕獲的任何可以充饑的食物,才不會在困境的考驗中死去。長時間以來的磨煉,讓狼具有了一個強大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