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年表

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

二月十六日,袁宗道生於湖北公安縣長安裏長安村(今公安縣孟溪鎮孟溪村)。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

宗道七歲,從塾師咼幫永啟蒙讀書。

隆慶二年戊辰(1568)

十二月初六日,袁宏道出生於長安村。

隆慶三年己巳(1569)

中道《石浦先生傳》:“先生(宗道)生而慧甚,十歲能詩。”

隆慶四年庚午(1570)

五月初七日,袁中道出生於長安村。

隆慶六年壬申(1572)

宗道十三歲,入泮,中道《石浦先生傳》:“十二列校,見鄉先達祠,曰:‘吾終當俎豆其間。’”

萬曆三年乙亥(1575)

宗道十六歲,考中秀才。與夫人曹氏結婚。

宏道八歲,與中道同在輸家莊讀書。

母親龔孺人卒,伯仲三人對此記載不一,計有四說,此據宏道《餘大家葬墓石記》及中道《中郎先生行狀》。

萬曆六年戊寅(1578)

宗道十九歲。

宏道十一歲。

中道九歲。

宏道、中道及姊隨宗道入城。據中道《壽大姊五十序》:“後伯修偕曹嫂入縣讀書,姊與中郎予皆依兄嫂,育於蔗祖母詹姑。”

萬曆七年己卯(1579)

宗道二十歲,舉於鄉。

萬曆十一年癸未(1583)

宗道二十四歲,入京會試,至黃河而返。妻曹氏去世。

宏道十六歲,結文社於城南,自為社長。《明史·袁宏道傳》:“宏道年十六為諸生,即結社城南,為之長。間為詩歌古文,有聲裏中。”

中道十四歲,入城南文社。

萬曆十二年甲申(1584)

宏道作《古荊篇》。

萬曆十三年乙酉(1585)

宏道十八歲,與夫人李安人結婚。宏道作《夏日同龔散木能者、崔晦之、鄒伯學、李子髯攜妓泛舟和尚橋》。

萬曆十四年丙戌(1586)

宗道二十七歲,舉進士第一。宗道作《攜館中兄弟遊東郊即事得東字》。宏道作《江上》等詩。中道《石浦先生傳》:“舉會試第一,年甫二十七耳。先生官翰院,求道愈切。時同年汪儀部可受,同館王公圖、蕭公雲舉、吳公用賓,皆有誌於養生之學,得三教林君艮背行庭之旨,先生勤而行焉。”

萬曆十五丁亥(1587)

宏道作《萬二酉老師有垂老之疾,感而賦此。萬,裏中老儒,餘家父子兄弟祖孫皆從之遊,其人可知,時丁亥九月也》。

萬曆十六年戊子(1588)

宏道二十一歲,舉於鄉,主試者為馮琦。宏道作《送鄒金吾遊白下,時寓武昌》。

萬曆十七年己醜(1589)

宗道三十歲,以冊書事歸裏。宗道作《真定道中》。

宏道二十二歲,應試下第歸。作《雀勞利歌》。

焦竑、陶望齡、黃輝及進士第,宏道與其相識。

伯仲三人相與朝夕商榷,索之華梵諸典。

萬曆十八年庚寅(1590)

宏道二十三歲,作《金屑編》。作《花朝即事》。

萬曆十九年辛卯(1591)

宗道返京,作《過黃河》。

宏道二十四歲,訪李贄。作《江上送別》。中道《吏部驗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狀》:“時聞龍湖李子冥會教外之旨,走西陵,質之李子,大相契合。”

萬曆二十年壬辰(1592)

宗道三十三歲,五月出都,至鄭州遇宏道,同至公安。居縣城石浦河畔。作《寒食有感》。

宏道二十五歲,三月登進士第,未及兩月,告假歸。居縣城,結南平社。社中人為外祖父龔容卿,舅惟學、惟長,宗道、中道。終日論學為樂。作《歸來》。

中道二十三歲,在縣城南平社賦詩論學。

萬曆二十一年癸巳(1593)

宗道三十四歲。作《詠懷效白》。

宏道二十六歲。作《懷龍湖》。

中道二十四歲。

三人同遊楚中,訪李贄。《公安縣誌·袁宏道傳》:“複同太史與小修遊楚中諸勝,再至龍湖晤李老,李老謂‘伯也穩實,仲也英特,皆天下名士也’。然至於人微一路則淳淳望之公(宏道),蓋謂其識力膽力,皆迥絕於世,真天下英靈男子,可以擔荷此事耳。”